这本书其实很多干货,只不过我是在读大学时看的_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 > 这本书其实很多干货,只不过我是在读大学时看的
mindseeker 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25 00:03:32

这本书其实很多干货,只不过我是在读大学时看的

原来的豆瓣ID注销了,今天突然发现还留了这篇书评的底稿,就顺手贴在这里了。
————————————————————
丁小云有四十岁了吧,我猜?而且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是个女的,真是不可以名取人。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某位参加电视节目的嘉宾发言中提到了“两性专家丁小云”的某个观点,于是百度了一下这个“丁小云”,看了他的博客,然后成了丁的粉丝。
从他的文风及内容来看,丁小云应该属于是毕淑敏+冯唐式的作者,有着毕淑敏的人文关怀心理洞悉,并配合着冯唐稍有点性情的段子式语风,斯文吾甚爱之。O(∩_∩)O~。
昨天收到的他的书《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副标题很长,曰,11天倒数第一搞定清华北大之惊天毒计),里面仍旧有一些段子方面的语词,窃以为这书是要面向高中生的,而国情及我国传统中对于两性问题的掩饰我就不多言了,又考虑到不少高中老师是在校园中耕耘半生的传统式家长,这些敏感的东西会不会成为老先生们的敏感词呢,不可知……接下来,本人将分三个部分来完成这个书评,
一曰,找碴篇,作为对此书的批评,毕竟写书评要装一下,不批评几句怎能显示我的客观和水平?O(∩_∩)O~
二曰,书籍揭秘篇,主要就是给大家解释题目的含义和书籍的主要内容,算是给大家个参考。
三曰,总评,就是站在相对不狂热(不知道算不算理性)的角度来总体评论一下这本书。
我们言归正传,谈谈这本书。
一,找碴篇
丁的这本书是在其淘宝网店及拍拍网上出售的,别无途径可买。而这本书的推广全靠着丁个人在新浪博客、微博,豆瓣上的影响力,其推广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刻薄的讲,作为他的博客粉丝,看到他进来的大部分更新文字全部跟这本书有关,是在是叫我很汗。
首先,这本书也多少有点依仗标题党赚取关注的噱头,你看标题嘛,《少吃一块糖,最好的大学任你上!——11天倒数第一搞定清华北大之惊天毒计》,不仅很长,还抓住了很大的一个群体,高中生可以买给自己,兄长可以买给弟、妹,父母可以买给子女,祖父母可以买给孙子女,老师可以买给学生……这个乍看是写小孩子吃糖的坏处,细看却是“高考指南”的书,是很叫人怀疑的,毕竟只有江湖骗子的大力丸、万金油是能包治百病的,可是,细看过这本书后才知道,这个书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营销手段,眼球经济而已。(当然,这里为丁小云辩解一下,在这个充满潜规则,靠着色相、绯闻、出卖灵魂尊严营销自我的社会中,丁的做法已经贞洁的可以立牌坊了啊)
其次,这本书11万字,32开本,8.8cm×12.3cm,比EMS快递壳的一半面积略小,150页,厚度1.1cm,算是小巧吧,按照我们穷学生习惯的买大白菜的思维衡量这本书屁股标价29.8元的“苗条”的小手册的话,还是有点感觉这个数字像地产商的楼盘价一样“伤天害理”了(当然,淘宝上平邮的价格还是便宜了几块钱的)
二,书籍解密篇
首先说一下这本书的题目,所谓的“糖”是代表诱惑,也是书中所讲的一个老外心理学家的试验道具,“少吃一块糖”的意思就是学会拒绝诱惑,练就自己的忍耐力,我小时候看过一个香港电影《仁者无惧》(或者叫《仁者无敌》?),主人公年幼时同师兄弟一起练功,师父给每人一个苹果,承诺说两个时辰后不吃苹果者可以得到另外的奖励,而只有主人公坚持了两个时辰,得到了奖励,当然,这个有毅力的少年最终成了盖世大侠,丁书的题目也正是此意。而所谓的“11天倒数第一搞定清华北大之惊天毒计”,是说用11天时间来学习具体的如何考上“北大清华”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只学习11天就可以美梦成真。而此书是用小说题材写就,主人公有二,一是“你”,一是“小寒”,“小寒”曾是倒数第一,但是经过努力,两次高考,先后上了清华、北大,而“你”是个“倒霉”的高一校草男,被人玩弄了感情,成绩糟糕,成了班级倒数第一,而两人是好朋友,于是“小寒”花了11天的时间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传授给“你”,题目即此意也。
这里我就顺带说一下这11天传授的主要的学习方法吧,供有疑虑的有卖书冲动者参考。
1, 端正心态,下定决心,“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感谢所有轻视你的人”,“别把清华北大当回事”,
2, “少吃一块糖”,学会远离诱惑,学会忍耐,
3, 想清楚自己要靠北大清华的动机,为了自由,为了前途,为了金钱美女,还是……?
4, 高效学习和高考满分作文方法,用“心”学习,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学会总结规律,坚持复习,不谈恋爱;作文上,注意积累,名言名句,新鲜观点,心灵鸡汤读者等等,
5, 劳逸结合,重视锻炼运动,让学习变得有趣,“好玩儿是考进清华北大的不二法门”,
6, 有紧迫感,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7, “一定让你考进清华北大的三大黄金定律”,一是建立错题本,二是建立错题本,三是建立错题本,
8, 善于提问,多和别人交流经验心得,
9, 学会如何减压,
10,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11, 如何在高考时超水平发挥。
书的最后是丁小云在豆瓣上给一些高中生的回信,分别从不同角度回应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中生问题的看法。
当然,如果你看完了我这部分内容,就觉得丁小云讲的方法很一般,没有什么新意,于是就对这本书嗤之以鼻,那么,我希望你耐着性子把我这篇冗长的烂文章看完再下结论。
三,总评
(一)
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过,做和不做的唯一区别就是后者有对前者评说的权利。我们每个人,不管有没有读过这本书,都可以对他进行赞扬或者批评质疑,可是,我们应该知道,写书不是轻松的事情,而我也相信,不管丁小云多么的渊博,他这11万字的内容,肯定也是参考了不少的资料(可惜他没有列出参考书籍),我们是不应该忽视他付出的辛苦的,并且,我从一个认真的读者的角度来说,他的这11万字,是可以给予我们很大启发的。
(二)
我向来痛恨挟持青少年激情为目的的成功学类别书籍,但是,这本书不是江湖骗子们的大力丸,只要仔细比较,书里面讲的学习方法大概有经验的教师全都跟自己的学生讲过,而丁的这本书是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这些方法,并且通过小说体裁来激励高中生的同时进行说教,应该不失为一本案头常备手册。
当然,所谓“知易行难”,方法毕竟是用来指导实际行动的,只懂得方法但缺乏行动,无异于纸上谈兵,再华美的理论也只是空洞的说教,难逃被遗忘的命运。
(三)
不过,一定要理智。
正如我前面说过的一样,这个上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本书不过是一个参考,给自己的学习一个借鉴。最实用的学习方法都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我们都需要有人点播,这本书大概就是一个点播人的角色吧?哲学上常引用一个故事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就更大。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管有些东西是大家共同的学习方法,我们同样不能放松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求同存异是也。这本书讲的应该算是一种共通的方法吧?
同时,不要做不劳而获的晴天白日梦,喊一万句口号远远没有一个实际行动更响亮,学习也是这样,天才很少,大部分人还是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学习方法只不过是告诉你更有效率的登山过海的法子,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的。
(四)
前面讲到了说是用买大白菜思维来衡量这本书,感觉有点贵,玩笑话。不过这里就多扯两句。
丁的网络推广和网上独售很好的杜绝了盗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我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中,大家用斤斤计较买盗版图书省下来的钱去开封菜饕餮,是在是有点叫人无奈。
而丁在推广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常常性情所致慷慨送书,我想,要是哪个迷茫中的高中生因为得了丁小云的赠书而倍受鼓舞并进而通过学习考上了更好的大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丁小云真是功德无量!(于是我突然想到,丁干嘛不选择一些高中,寄到学校的教务处,没准会有学校给学生人手买一本呢O(∩_∩)O~)

末了,总结一下,这本书是个不错的参考书,如果你学习很好,可以当做闲暇读物,文字还是挺有意思的,没准某句话可以帮助你,如果你很迷茫,建议你好好看一下,不一定会帮到你,但是为什么不去试试。即使不是高中生,这本书也有某些参考价值,不过,始终记得一点,不可本本主义,全套照搬,要学会自己思考。
作为一个高考过来人,我只想讲,这一路走来,你会经历许多,成长许多,祝福你!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