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者直到世界尽头也不为王_败者为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败者为王 > 败者直到世界尽头也不为王
横槊赋湿 败者为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9-22 10:09:38

败者直到世界尽头也不为王

        豆瓣读书的《败者为王》是我添加的。这是李宗伟12奥运会之前出的自传。当时我下载了扫描的pdf版,却因没有合适的阅读器,久悬未读。伦敦奥运之后,林丹的《直到世界尽头》发售,读罢,觉得只是一本流水账,忽想起还有李宗伟的自传未看,于是用平板将它看完——惊觉这才是正宗的流水账。这么看来,林丹的自传还真有不少可取之处。

        从08年以来,林李大战一直火热。球友都可以掰着手指头算,从08年奥运会到10年的亚运会,再到11年世锦赛,李无一胜绩。这本《败者为王》,现在回头来看,真是无限唏嘘。在这本书里他展望2012、2013,如今我们已经看到,在“林李大战”中最受赞誉的一场——2011世锦赛惜败之后,2012再败,2013又败,书名如命,果真一语成谶:看球的人都应还记得,12年伦敦奥运最后一分结束后,背对球王坐在地上久久不起身的李宗伟,还有13年世锦赛决胜局末尾,抽筋拉伤后落寞退赛的无奈。

        这真不愿意承认,这只是一本励志的心灵鸡汤。一个农家小子,家境平平,条件艰苦,奋力训练,万众期待,出人头地,高处不胜寒——可是林丹不是这样的吗?或许竞技体育的残酷让人失去了理智。可是我们需要这洋的心灵鸡汤吗?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似乎都是“永不言败”,“胜不骄败不馁”,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麻痹的假象罢了。
        
        要问败者为什么是王?首先要定义什么是败者。

       李在书里认为他小发自内心热爱羽毛球,进而走上羽毛球之路,再在世界大赛中屡获佳绩,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没拿冠军,但是付出了全部,战胜了自己,就不再是败者。其实又何必对“败者”这个词如此讳莫如深呢?谁人无败,林丹从04~06的失败,那样的压力又有谁能承受?如今成了超级大金满贯的林丹也会说“不能总是我赢吧”,或者“他们该会说’这个家伙又回来了’”,这些当然是漂亮的场面话,有了大满贯、金满贯,说这些话自然是另有一番味道。这难道不是古语“成王败寇”的最佳诠释么。承认失败,承认成王败寇,才是走向人生新阶段的起点。林丹早已走过,拿督却正迷途。

        成功与失败,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恰因如此,每一种成功和失败,最需要的就是接受和承认。若在千百般定义成功和失败之后,还拒绝承认和接受,迈出出下一步便无从谈起。若不承认失败,何来下一次为成功而战?此举是否又在模糊失败和成功的定义呢?失败可不可耻绝不是第一位的,承不承认失败确实关键所在。承认失败不丢人。
        李在自传中说,「生命中不能只追求完美,只有能够接受的错误和失败的包容力,才有继续前进的力量」,而林丹在自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却是「不是你今天状态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比赛的」(这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甚至作为人生指南之一),林丹近来也愈来愈多地说,「我要打出我的态度」。如此对比,我以为,高下立判。

        败者直到世界尽头也不为王,败者只是个人,不是王。一味强调“有比胜负更重要的东西”,是对胜负的逃避,更恰是过于看重胜负的表现。我们应该承认不完美,而对于世事的残酷,应该学着接受。对于“成王败寇”这样的事实,身为一个凡人,当然允许害怕,允许愤怒,亦应接受,而非抗拒。这才是个人。李宗伟心中的“王”,是永远压抑着自己的孤独君主,眼中永远是自己。
        
        林李一路走来,高深莫测的球技或许对普通爱好者难有教学帮助,但二人面对成败的态度和说法,却足以令人深思良久。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5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