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历的人生才能防忽悠_不曾走过,怎会懂得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 有经历的人生才能防忽悠
左思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2-17 13:02:02

有经历的人生才能防忽悠

《不曾走过 怎会懂得》这样的书名是非常打动我的。但是,这样的书名也容易忽悠人。当我读过这本书后,深深感觉到她不但没忽悠我们,还教给了我们防忽悠之道:防止别人忽悠我们、防止我们忽悠我们自己、防止我们自己忽悠别人。
首先,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依赖他人,减少自己的代价,这种爱占便宜的心理极容易被人忽悠。尤其在中国,很多忽悠大师经历过苦难,并不是想着让后人减少弯路,而是认为:自己经历过苦难,后人同样也要经历。而你又不亲自去尝试、经历,也就不会懂得和理解事情的本相,减少弯路,从而被人忽悠。
其次,自己也容易被自己忽悠。比如很多人往往以对某事没兴趣,而加以拒绝,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感不感兴趣。因为很多事只有做过,才知道是否真的有兴趣。小时候,我对古希腊神话有一种偏见,认为裸体是淫秽,所以对古希腊神话没有一丝兴趣。工作后,为了读哲学,曾经用接近一年时间读古希腊神话、悲喜剧,读完后才发现非常享受,从而兴趣勃发。但是,对《圣经》却是时读时断,一直没有激起兴趣。后来,受困于生死问题,用近一年时间阅读《研读版圣经新译本》(环球圣经公会)。读完后,不只是心态产生了巨大变化,阅读哲学书时的障碍明显减小,这比读完古希腊后的感觉更强烈。并且,自己也开始非常有兴致的读《圣经》相关书籍。
最后,别人也会害怕你忽悠他们。比如我一直宣传阅读,别人就说我是在忽悠。每年上课,学生们都会说老师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好多朋友,看到我家里藏了那么多书,都说这有什么用;还有本应该以读书为本的学者们,也会说读那么多书有毛用呀。我最早的回答是“买了这么多,好多没读,不一定读这么多”,这是真忽悠,但是听的人爱听。后来,我又想了一个答案,就是“我读这么多书,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这种忽悠的力度减轻了。今天,读了这本书,我有了另一个答案,即“只有读过,你才能懂得”。我想这是一种不是忽悠的答案。
总之,安娜•昆德兰(Anna Quindlen) 这本书为我们反思惨痛的被忽悠经历提供了思考的视角。尤其是她曾在纽约时报开辟“公言与私论”(Public and Private),1992年获得普利策奖。1998年,其著作《亲情无价》(One True Thing)曾拍为电影,该电影是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对生命的感悟。同样,这本书也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回忆,涉及了生死问题以及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的感悟(自我、朋友、长辈与孩子)。这些只言片语都是我们防忽悠的力器。
一、生死问题(生命在于经历,充满偶然,难以规划)
(1)生命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如果我们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探寻捷径,那么生下来就死,无疑是最快的路程。(P3)
(2)有时年轻人向我发问,真正意义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我经常会告诉她们,也许一个人,要走过很多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后,才会发现,那些对于物质的苛求都是过眼云烟,想要过上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就应该把这些细枝末节抛在脑后,过得轻松一些。(P23-24)
(3)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谁规划出来的,也许启程时你会得到无数的指引,但一直走下去,没有谁能一路相随,你必须做出无数个选择,然后自己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出去。这就是成长。(P84)
(4)我们用一块块小砖头一点点地垒砌自己的人生,最后砌成一排长长的砖石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们观望自己生命的长城时,有一点令我们感到又惊异又后怕:生命的堆砌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很多次,只差那么一点点,它就会被砌成另外一幅样子,我们就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P86)
(5)我们总渴望也总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是现代人的妄想。(P89)
(6)我们年轻时,时常会觉得人生走过来的每一步都平淡无趣,总是巴巴地渴望机会的降临。但某天停下脚步,回顾那些路程,竟发现人生中有一些幸运的转折点,自己走过来了,却未曾察觉。(P92)
(7)我们总能在别人身上望见自己的成长。(P161)
二、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领悟
1、物质是虚无的,本心才是永恒
(1)关于物质,梭罗曾写过一句简洁明晰的至理名言:“精简,一定要精简。”在这个问题上,托克维尔的见解更深刻,观点更加透彻。他说:“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好像觉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似的,总是抓住手里的一切,一样也不放开,却一样也抓不牢,而且还像狗熊掰棒子那样,一旦忙着追逐新的东西,就会把原先拥有的东西丢掉。”(P26-27)
(2)一个人只要不是忙着出生,就是赶着赴死。(鲍勃•迪伦)(P141)
(3)我们走过的路越多,就越能够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点:走得越远,就越可以完善自我。我们并不是在忙着出生,而是在忙着重生。(P146)
(4)享受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永不为晚。(P147)
2、内心的宁静和强大胜过一切
(1)也许回望来时的行程,我们会成熟许多,也最终懂得只有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才能学会聆听朋友的心声,不对对方评判,也不给她盖棺定论,只是把自己的建议向她提出来。(P49)
(2)如果我们想以一种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看待自己,就要明白,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达成心愿,也许并不是因为我们办事聪明、有方法,而只是由于我们很幸运。(P88)
(3)实际上,从嗜酒的生活里走出来后,有时我也会琢磨,自己究竟为什么喜欢喝酒,后来我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我总是过分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每做一件事都会考虑别人会怎么想,而酒精可以使我放松下来,不再反反复复地强迫症似的审视自己。(P93)
(4)似乎岁月的冲刷掉了我们性格中浮华的表象和修饰,只留下本真的自我。(P93)
(5)最能体现出时间流逝的,就是我们的面容。也许正是由于我们不清楚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所以才那么在乎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从生活中走过为了,我们也就学会了跟随自己的意愿,理解自己的面容。(P96-97)
(6)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百分之八十的女人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而男人们要么觉得自己看上去不错,要么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甚至有些男人对自己的外形评价过高。对于男人来说,大学毕业之后,相貌就显得无足轻重,而职位头衔和银行存款就变得至关重要。想必我们都见过这样的照片:一个已经谢顶的小个子男人,长着一张矮腿猎犬似的脸,怀里却搂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尤物,美得就像古典女神一样。可另一方面,无论女人在事业上获得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她的外貌依旧十分重要。(P99-100)
(7)恐惧心理是我们面临的是大障碍,只有战胜它,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熟。(P132)
(8)所有专制独裁的暴君都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使他们盲从与仇外。(P133)
(9)如果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就必须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P133)
(10)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些神秘莫测的事情,那些事情我们能够感受到,却无法琢磨明白,也不能定义。未来就是其中之一,也其说它不可预测,不如说它难以感知。我们难以想象未来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未来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P181)
三、自我与朋友的关系领悟
(1)我认为,生活的忙碌才是扼杀友谊的罪魁祸首。我们忙得没有时间和朋友们在一起,无法和她们建立起深厚而持久的情谊。(P53)
(2)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得很有道理:“我失去了一些朋友,有的是因为他们已经去世,还有的只是因为不能见面。”(P53)
(3)随着时光的推移,有些朋友离开了我们,也许是由于她们并没有成为我们真正的朋友,只是在某段时期成了我们的熟人,也许是出于某些特殊情况。有些朋友在我们生孩子时离开了我们,可又在她们自己生孩子时回到了我们身边。(P59)
四、与长辈的关系领悟
(1)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常常聚在一块儿聊起人生之路,好像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是如此,年轻时想方设法避开前人走的路,年长后又痛斥晚辈不懂得跟随自己的脚步。(P75)
(2)年幼时,我们千方百计地反对自己的前辈,刻意避开她们走过的道路。年纪大些以后,走过的路多了,经历得多了,再回头看看曾经的所作所为,会觉得有些真的十分可笑。(P78)
(3)时间在走,年龄在长,走过的路多了,懂得的也就多了。其实,年轻人并不是听不进长辈的劝导,长辈们也不是厌恶年轻人的无知,只是很多时候那些年长的人们渴望通过自己的智慧,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也为了掩饰自己的衰老。(P82)
(4)世世代代都是这样一个规律,晚辈起初向长辈学习,而后又摈弃了他们;长辈永远在评判晚辈,给他们盖棺定论。(P82)
(5)最可贵的就是那些没有忘记自己奋斗历程的人,他们永远记得自己拼搏时的艰辛,所以对年轻人十分有耐心。(P171)注:当代中国,很多艰难走过青春的人,也故意让年轻人更加艰难。
(6)他们终于懂得,最能够使自己依然威风凛凛地屹立于世的途径,就是向那些后起之秀伸出援手,在他们向上攀登的时候,拉他们一把。(P171)
五、与孩子的关系的领悟
(1)试想一下,倘若那些孩子觉得自己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间接获得的,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倘若他们没有用自己的双眼去观望、发现这个世界,那么他们怎么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满热情,为自己的想法激动不已呢?(P155-156)
(2)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为人父母并不是一场交易,我们不能指望着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得到爱。孩子爱我们,并愿意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这并不能证明我们是好父母;如果他们羽翼丰满,能够离开我们独立自主地生活,那我们才是好父母。(P160)
(3)让孩子们渐渐学会自己做出决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把生活的自主权一点点交给他们,循序渐进地,每一年交出一部分,直到他们可以完全驾驭自己的生活,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P161)
(4)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用五条标准衡量一个孩子是否已经长大成人:完成学业,搬出父母家,经济上完全独立,结婚,生子。(P174)注:《神童诗》(也称幼学诗)的《四喜》篇:即“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另有一首《四愁》与之相对:即“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面,落第举人心。”
六、人生遗憾和忠告
(1)青春时不懂青春,懂青春时已不再青春。(P100)
(2)照我说的去做,但别像我那样去做。(P104)
(3)一个人曾经走得多么青春焕发,终有一天,她也会走得多么老迈。(P104)
(4)有些道理,我们早该明白。(P105)

安娜.昆德兰.不曾走过 怎会懂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展开全文
有用 2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有经历的人生才能防忽悠”的回应

左思 2016-10-11 11:54:36

非常感谢您的鼓励,祝阅读愉快

Maizie 2016-10-10 19:05:32

看了您的书评 果断的买了《不曾走过,怎会懂得》《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也提供给我新的读书笔记方式,给我一个新的形势和视角,感谢分享。

四戒 2016-03-03 18:14:20

很精辟的解读~赞一个~

左思 2014-03-19 21:18:44

现在暂时找不到电子版

2014-03-19 21:12:28

也想看这本书,请问哪能下载免费电子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