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在感觉层面实现不辛苦_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 > 帮你在感觉层面实现不辛苦
有容乃大 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0-25 22:10:45

帮你在感觉层面实现不辛苦



我第一次觉得佛学有道理,是在大学时学《佛教哲学》。开堂第一节课,老师就讲苦,众生皆苦,还具体到“五蕴”。后来进入社会,阅人无数,发现无人不苦,不管富贵贫贱,只是苦的形式不同而已。于是,当我看到这本《你原本无需这么辛苦》这个书名,第一感觉是觉得作者在扯淡。不过,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档次,同时作者也确实很有名气。我还是收了一本,仔细一读,觉得作者的方法还是摆脱不了佛学意义上的苦。不过,在现实意义上,确实有助于大众整合资源,告别一种低层次的、无序的辛苦,而实现一种管理学意义上的与感觉层面的不辛苦。

与很多空谈理论的励志书籍不同,这本书算作是教程,是手把手的教读者一些可操作性的技能。在本套课程中,丹妮尔•拉波特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把训练有针对性的划成16堂课,初步设计30天实践(个人以为这个时间有些短,普通读者会长些,毕竟这里有一个模仿力与执行力的差异),让读者首先做到放下顾虑,继而释放激情,然后勇敢地做自己喜欢并擅长之事。其实,作者不辛苦的诀窍也在此:干什么不辛苦呢?相对而言,就是干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就好像喜欢写作的人和不喜欢写作的人,对于写一篇东西的辛苦感觉程度是不一样的。擅长于不擅长也有类似的道理。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可以相对摆脱辛苦,实现自我的身心快乐。而只有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才能轻松、顺利地实现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应该说,从事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以消除感觉上的不辛苦,逻辑上是靠谱的。可是如何才能做到?

作者认为,第一阶段要看清自我。看来“认识你自己”这句这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行的通。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而如何选择道路,作者认为有两条道路可走:别人的路和自己的路。而如何选择,则要看个人的智慧了。第二阶段则要解放自我。解放自我谈何容易?作者给出了一个诀窍:先从容易的部分做起。这和道家思想“为难于其易”也是暗合的。其次,要合理利用恐惧,不要排斥恐惧。巴菲特认为,恐惧和贪婪是人性中的两大弱点。但是巴菲特的成功是利用他人的恐惧,作者则教会你利用自己的恐惧。毕竟,恐惧无可消除,那何不干脆利用呢?作者在书中谈到了很多利用恐惧的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论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成就自我。到了这个阶段,也就基本上可以成功的摆脱辛苦了。

励志书籍,讲道理容易,操作起来却大都因为“陈义过高”而让读者失败。所以近年来的励志书籍,大都向可操作性努力。这本书应该是反映了这一趋势并且很好地做到了较强的可操作性。相信通过认真的训练,我们不一定能不辛苦,但一定可以改正掉身上的一些毛病和观念上的一些误区,多多少少会实现不辛苦。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