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个没完!_4点起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4点起床 > 扯个没完!
燕子 4点起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2-29 09:12:06

扯个没完!

作者开篇向大家推荐一种将工作效率翻倍的工作方法──"四点起床"工作法。

为什么非要4点起床?这样就能将一天分成三块,上午8小时,下午8小时,晚上睡眠8小时;也就是早4:00-午12:00完成别人交付的工作,午12:00-晚8:00开始铺垫新工作,可以用在兴趣爱好上,更可以投资到学习上。晚8:00-早4:00睡觉,没错,晚上8:00就要睡觉了,这还不是最扯的。

怎样做到4点起床?利用体内生物钟,也就是“体感时钟”。怎么利用生物钟?想方设法早些睡觉,睡8小时后自然醒,再辅以如下方法:

只要睡觉前拉开窗帘,就能让阳光把你叫醒。但这始终没有打消我的疑虑:作者4点起床,乌漆抹黑的,哪来的阳光?这还不是最扯的。

利用鸟叫声唤醒起床,作者窗边树上的小鸟吱吱地叫,自然而然就醒了。要是窗外没有小鸟,那就自己养一只嘛!这是作者的建议,但这还不是最扯的。

千万别用闹钟。上闹钟就意味着在酣睡之时被刺耳的响声吵醒,硬逼着自己的大脑转动起来,潜意识会被搅得一团糟。就算要用,也要把闹钟铃声设定成鸟叫。

一定要睡足8小时吗?睡眠质量不该用时间标准去衡量,而应该根据“熟睡了多久,醒的时候是否神清气爽”来判断。

这样睡不用睡足8小时。用三小时为大脑休息充电。紧闭的眼皮底下,眼球在来回运动,脑子还是醒着的就是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是大脑进行休息的时间。健康的成年人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不断切换。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也就是睡着之后的三个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睡眠(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熟睡),之后则是浅层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这是原理,说白了也就是熟睡后的第一个节点是3小时后,下个节点是4.5小时,之后是6小时,最后是7.5小时,如果在这些节点起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熬夜前的三小时睡眠既是作者的“健康熬夜法”,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诀窍。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是两种让人精力充沛的荷尔蒙。肾上腺从黎明开始分泌这两种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七点左右。大脑的营养源是葡萄糖,只要稍微早起一些,就能好好吃早,午,晚饭,大脑在饭后一小时最灵活,在四小时后降到谷底。也就是说脑子变聪明的时间段是早上七点左右和饭后一小时,这段时间工作会事倍功半。

对上班族来说,关键不在于”早起“,而是重新审视“早晨的灵活用法”,让工作方法焕然一新。

早起一些坐上空车的人,能充分利用通勤时间。通勤地铁就是一间”移动书房”,这样就能看书看报,听录音学外语,也可以用这段时间预习工作,为一天的工作作准备。

只要坚持第一个到公司,就会发现人脉自然而然就宽了。如果能提早一小时去上班,那些同样早起的人就会接近你,而这些人大多是部长级别,甚至是其他部门的负责人。──作者的经验之谈

在每天工作之前,先把大家聚集起来进行准备工作,让大家明确“接下来要开始工作了”,这就是“早会”。利用早会进行充分交流,小组全体成员再次确认当天工作重点,之后再确认各自的工作安排。这样一来,小组成员就能明白自己在组里发挥什么作用,也能明白每个组员在工作上的关联性。万一工作出了漏洞,大家就能齐心协力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团队合作,也是日本企业真正的优势所在。

一大早在记事本上整理好一天的安排,整理好之后贴在办公桌上。安排工作应该先定好工作的截至日期,之后再倒过来安排工作的每一步。重要的是让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列出这些信息之后,再根据重要程度编号,之后再根据工作是否顺利完成以及工作的进度逐一打钩。

工作大体分三类:重要事项,紧急事项和日常事项。重要的工作应该一大早着手进行。紧急即危机,只能来一个解决一个,平日里应该优先完成的总是“重要工作”。能拖的工作事前定好日子,大家一起动手就行。

如何排列优先级?掌握客观事实,区分重要度,区别对待客户。书中举的例子是调出各家公司的销售额,再根据销售额将客户分为ABC等。对于A,要一大早拜访;对于B,对方打电话来才过去;对于C,即使打来电话也要打发他们走。说白了就是时间和资源有限,要用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而区分重要事项的原因就在这。

优先级也可以用在汇报工作上,汇报坏消息正是紧急又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小心汇报的优先顺序。写报告时,要尽量将要点归纳在第一页上。从结论写起,至于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最多只能列三条,原因也要从最重要的开始写起。有了这3点,就能把握住事件的大致轮廓。

早起还能干什么?
参加晨间学习会;通过杂志,报纸,电视,网络,交流活动等各种媒体进行学习;还可以早起运动、开辟副业。

1.读报也讲技巧。看报纸用扫视就够了,没必要浏览所有信息,只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信息,而是采用质疑式的阅读方法,深层次挖掘新闻报道的价值,才能更接近事实真相,也能学到成功与失败的细节,将其他行业的经验用到工作中。

2.看书也讲技巧。看书并非接受作者的意见,而是寻找书本的弱点,与作者展开一场战斗。“深有同感””所言极是”的内容没必要去看,反对意见才能催生新观点。在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书。出门商谈、吃饭、出差、出行随身携带文库本书籍,厚重的书本放在办公室,自家则放些小说和娱乐书籍,作者总是同时阅读五本以上的书。看了自己喜欢的书,再看与工作有关的书比较好。

3.最适合在早上看电视,听广播学外语了。在学英语的时候,如果脑子里能有些关于其他外语的知识,掌握语言的速度会变快许多,同时学六国语言记起来比较快。

4.早起运动有助于缓解工作疲劳,甚至有解除压力的功效。

5.如果曾在贸易公司任职,或是在外资企业上过班,那就可以试试翻译这份工作。在商场摸爬滚打十年以上的人才,都具备写书的资格与能力,在工作中汲取经验,每天的工作就成了写作材料和案例分析,再通过出书的方式把想法传递给读者。

不得不提的是书中的内容被作者东拉拉,西扯扯,逻辑混乱。上面这些是我根据书中有用的内容重新编排了顺序,尽量让它有逻辑些。

上面是我认为的书中精华,我也是被书名所吸引而看了这本书,如果对这本书没有浓厚的兴趣,没必要阅读。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