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时参加秋叶大叔的一页纸PPT大赛获赠了这本《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算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我很开心。收到之后,就认认真真地读了两遍,我最大的收获是三个关键词:寻找、行动和输出。当然读书是各取所需,想了解更多就去看书吧,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1.寻找
在职场那部分中,作者写到“寻找那些让你热血沸腾的东西”,不要过温吞的生活。上班的人都知道,一旦工作流程熟悉之后,剩下都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如果你不喜欢所做的工作就会觉得很枯燥无味,也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所以要去寻找那些能调动你热情的东西,关注你真正的兴趣所在。如何寻找?萧秋水给出的答案:多看,多听,多试,多想,多问,多走。至于看什么?听什么?怎么试?这些都是你自己要思考的东西,每个人的做法和答案都不一样,谁都替代不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沃尔特·惠特曼的句子,“你问我答案,我在倾听。我回答说:我没有答案,你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
2.行动
做!任何事情实现的前提都是要去做,要有行动。以前我是一个“准备派”+“想象派”,如果要做什么,就先想着该怎么怎么准备,计划做一大堆,想着等自己准备好之后再去做一定可以大放异彩,然后发现要准备的太多太多而自己又犯懒,结果临到场时完全没准备好,最后就是我一直在想象中准备着。当我还在想怎么度过高三时,我已经面临高考了;当我在想如何过好大学生活时,我已经毕业了;当我在想我在工作中要如何如何时,我已经工作快两年了,并且和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
所以,现在就做!不要找任何借口。
萧秋水说自己是个行动派,她想学摄影,就立刻开始,读相关书籍、借相机、看视频、请老师等,她学习摄影也就大概一年的时间,但这本书中大部分照片都是她自己拍的,在我这位业余选手看来水平已经不错了。多鲜活的例子,如果你想做点什么,请行动!
3.输出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结果,所以衡量我们自己是否真的努力了,要看结果,看输出的东西,不要被努力的假象欺骗。别人不会关心你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部电影,上了多少课,只关心你的输出,你能够应用多少东西。我之前也会很注重自己的读书数量,但是当我问自己那些书都讲了什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很难明确回答,只有个模糊的感觉——肯定是有收获的,读了总比不读好吧。其实这就有点站不住脚,也说明我只追求数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没有十分读懂内容。输出是个知识内化的过程,经过这么个消化过程,学习的知识才能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书上介绍的输出方式,比如读书可以输出:读书笔记,书评,介绍好书的PPT,主题阅读可以写研究论文,作为朋友间的谈资……
除了这三点之外,很多其他的观点我也很喜欢,比如“不断进步,是欣赏和包容自己的前提。”不要再自怨自艾,不要再为自己无所成就而沮丧了,立刻行动起来,自己不断进步才会变得自信,才会不那么羡慕嫉妒恨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