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观_大学不知道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大学不知道 > 我的大学观
小蘑菇 大学不知道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17 09:01:01

我的大学观

大学是什么?珍贵无比但稍纵即逝的大学时光到底该怎样度过?真正属于大学灵魂的精髓何在?
面对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每个人从大学伊始或许就已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思考,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逐渐丰富,深化着对大学的认识。近来翻看一年以来写下的日记,再次回味往昔岁月中零碎的片段,重新捡拾起散落于字里行间的思索大学的语句,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可到了真正动手去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却总是觉得难于下笔,不知那郁积多时的想法究竟该从何说起。
进入大学以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并非没有过迷茫和困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和激烈冲突,使得突如其来的失落感占据了心灵的疆场。那时的日子,也随之变得阴沉灰暗,不见阳光。那时的我,对于大学,更是充满了不满和抵触的情绪,思考的进程一度被矛盾,挣扎与痛苦,愤怒打断,前行的路途步履维艰。
渐渐地,一些偶然的契机,开始促使我用全新的目光审视当下的处境,同时反省自身存在的缺陷。大学,以一种不同的存在姿态呈现在眼前。
最初开始爱上师大,或许是源于对那一弯湖水,一径垂柳的依恋。午后暖暖的阳光中,旁若无人地躺在草地上,感受着微风的吹拂和小蚂蚁亲切的问候,半睡半醒的朦胧中听三五好友在一边闲聊,真是不亦快哉!也许,多年之后,为生活忙碌奔波的我们,会格外怀念大学中这份从容安宁的心境,这段悠闲自在的时光吧。曾在深秋季节采摘风中摇曳的芦苇,把它们做成书签,装进信封,寄到各地同学的手里;曾在寒风中踏着厚厚的积雪漫步于空无一人的小树林,看一群大概是乌鸦的鸟儿在枝桠上降落又飞起;曾沿着泥泞的小径走到秋水湖畔,远望朝阳映照下的波光粼粼的湖水,凝视道旁那酷似向日葵的盛开的菊芋花的笑脸;曾在夏日的夜晚结伴出行,满怀欣喜地观察潜伏在湖中的大虾和游鱼,还有草丛间躲藏的小小刺猬;曾于课后一次偶然的散步中,惊讶地发现新开辟的半方荷塘中朵朵刚露头的睡莲,还有许多不知何时冒出地面的野花,霎时被这份陌生的美深深感动……就这样,周围的自然景物,成为了每个人记忆中的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在这片土地的各个角落,我们都留下过交错重叠,深深浅浅的足迹。大学,如果离开了生长生活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虫一鱼,恐怕不仅会丢掉完整之感,还会增添由于缺失细节中蕴藏的浓浓情味而导致的遗憾。
在大学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递和技能传授,更多的是一种人格的熏陶,灵魂的滋养。多年以后,那些具体的知识或许早已被淡忘,但在老师一言一行中体现出的鲜明的审美趣味,独特的气质性情,别样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却会铭记于心间,这些老师实际上早已成为了我们终其一生渴慕追随的榜样。在与同学的闲谈中,有关老师的奇闻逸事,经典语录一直是百听不厌的话题。独自一人时,随手翻看杂乱的笔记,静静怀想课堂上那些动人的细节,同样是难得的幸福。不论是老师在课后不忘把板书擦干净,为下节课使用提供方便的习惯;还是老师讲述时那种激情洋溢,不知疲倦的劲头;不论是午后办公室烟气氤氲中与教授的闲聊的融洽氛围;还是课堂上老师们那一句句或幽默诙谐,或发人深省的话语中包含的批判反省的意识,多元创造的理念;所有的这一切都对我产生过极大的触动。
那些由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撞击而迸发星星点点的火花,是一份不可复制的生命体验。专业以外不同的课程,更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个迥异的世界。在课上,时而会有情感共鸣带来的欣喜之情,时而会有严酷现实引发的沉重思考,时而会有沉浸于艺术和美中的专注享受。有意思的是,在后门外意外听到的由教室里飘来的只言片语,与仅仅赶上尾巴的音乐会的短暂相遇,反倒在我的心里激起了更大的波澜,不止一次地在这样的场合中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课堂、校园内外对不同领域的接触,使我们的视野由狭窄走向开阔,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己的悲欢和得失,而是开始尝试关注自我的认识,信仰的建立,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大学,区别于中学生活的一点,最明显的要数我们有了可以自由选择的大量资源和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一直对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心向往之,更深深赞同“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所观”的人生态度。故而,谈到大学,就不能不提及作为思想宝库和精神家园的图书馆了。师大的临时图书馆,虽然简陋,但置身其中,同样会有坐拥书城的满足感。抚摸翻动一页页书,不时会发现信手的批阅涂抹和煞费苦心的“指点”迷津,真是乐在其中矣。那迷失于另一重世界的神秘经历,豁然大悟时的振奋不已,无声对话后的掩卷深思,是卷卷书籍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馈赠。
在大学里,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更是极大的幸福。即便不能天天相见,小聚时的交谈也足以让人激动万分。虽比不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的书生意气,报国豪情;但对社会现实的种种质疑和追问,来自同龄人的激愤和动情也同样深深震撼了我,让浸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我开始了更广泛的思索。互相之间,不时地交流一下最近读书听课的心得和有趣的经历,或是暂时想不通的困惑,突然面对的难题,霎时就会感到集体活跃的力量,打消掉退缩懒惰的念头。
一年来的大学生涯里,确实不乏值得回忆的难忘片段。但每当读到有关西南联大和老北大故事,老一辈大师关于现代大学理念思考的文章,再去比照现实时,我的心中依旧不免有几许沉重和怅然。
如今的大学,似乎少了几分圣洁的光芒,反倒多出了几分功利的色彩。当下,大学的确是被一些人当成了“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之所。蔡先生“平时放荡怡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概括性描述如今看来仍对现今部分学生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即便没有鲜明的今昔对比,身处大学之中的我们依然时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下大学灵魂和风骨的缺失。象牙塔---这片理想中的本该追求学问与真理的净土,正在被实用主义不断地鲸吞蚕食,独立自由的传统也开始被商品经济的大潮慢慢消解殆尽。有关四六级和各种资格证培训的广告铺天盖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无可否认,现代的大学多了大楼,但物质条件的改善似乎并未带来精神的富足。相反,我们心灵的家园似乎日渐贫瘠荒芜,变得杂草丛生。太多情况下,我们将知识和学问当做可以利用的工具,满足于所谓的掌握和熟习,而全然丧失了内心深处的对陌生世界浓厚的兴趣和孩童般的好奇,丧失了对未知领域强烈的期待感和急迫的渴求之心。读书上课时那种如痴如醉,物我两忘的沉迷状态如今实在难以寻觅,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呆板,单调无趣,枯燥乏味,厌倦痛苦的心灵体验。我们不再有闯入知识迷宫,揭开真理奥秘,进行探险之旅的冲动;更多时候,反而是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心态将文字剖解支离,恰恰忽略了自身思考和创造的使命。于是,课堂成为了复制粘贴的流水作业,或是走马观花的娱乐消遣。当我们沉湎于某个或狭窄逼仄或虚幻热闹的精神空间不能自拔时,本该广阔的思维天地就会被挤压得只剩下可怜的一隅。更为糟糕的是,不少形式主义的任务也在无形中导致了个性的平庸,表格和数字单一生硬的量化标准更是带来了心灵的冷漠麻木,这些不能不引起高度的警惕。抛开对外在环境和教育体制的指责,回到内在世界的反省,有时也会质问自己:你学到的东西,有多少已经化为血肉,和你个人的生命融为一体?有多少真正改变和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往往是无言以对。我更不禁为这样的回答惭愧汗颜。
锻炼强健的体魄,调动内在的智慧,陶冶和谐的性情,接触广阔的世界,培养博大的胸怀,在对人生万象和宇宙万物的思考中,逐步建立能够使自己安身立命的人生信仰,相对稳定的处事信条,这些也许是大学对于个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困惑和疑问没有尽头,我的探索和前行也一直在继续。关于大学观的浅薄的想法的倾诉,却只能就此搁笔了。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