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值得好好读读的书!_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值得好好读读的书!
laowen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5-24 15:05:44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值得好好读读的书!

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史上最伟大、最权威、最实用的沟通与社交指南。卡耐基传世经典,洛克菲勒、罗斯福、奥巴马、稻盛和夫、王永庆、马云等世界顶尖人物都阅读、受益并强烈推荐过此书。)卡耐基是励志书的代名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激励了无数青年,不过有个问题,在没有卡耐基的岁月里,中国青年靠什么来激励呢?或者说,堂堂五千年中华文化,激励青年人生奋斗的却要靠卡耐基这样的半世纪前的外国人,是不是有点荒堂。所以,我挺赞成谷园先生提出的“中国式励志”的理念,他的《吃透曾国藩,人生必不凡》和《人生四书》都值得我们来读一下的。类似这本《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类似的书太多了,也说不清哪本书是卡耐基的原著原味了。不过,又来事了,随便转发点吧。《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内容简介: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沟通交流都需要人们克服畏惧、建立自信,这是实现更有效说话的前提。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在各种场合下发表恰当的讲话,博得赞誉,赢得别人的喜欢,获得成功。任何说话技巧在实施之前,必须树立充分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给人一种安全感,使你敢于与他人相处,并在任何非自由场合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旦你的思想表达中充满了激情,那么即使在很小的场合,你也会努力地搜索以前的经验,以此作为谈资。这样你的视野将会变得更加开阔,并对自己的生命产生新的认识。戴尔·卡耐基(Carnegie D.),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励志作家,是美国成人教育之父,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开创的“人际关系训练班”遍布世界各地。他以超人的智慧、严谨的思维。在道德、精冲和行为准则上指导了万千读者,帮助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开创崭新的人生。此外,卡利基还勤于著作。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沟通的艺术》《卡耐基人际关系学》《语言的突破》《演讲与口才》等。其作品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球热销,创造“人类出版史匕的奇迹”。时至今日,卡耐基的著作仍在持续畅销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主动与别人多接触、多沟通,让对方有一个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大秘诀。在仔细阅读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一书后,深感欣喜,这本书里面的章节调理清晰、内容一针见血,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有非常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卡耐基的观点都是基于情商的角度在表述沟通与处世的智慧,而这么书带给我最大的受益之处是学会用情商的角度来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希望有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常常在做法和表现上显得笨拙;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桥梁,有时就因此构建不良。在人际互动交流较少的游牧或农业社会中,这种沟通不良或许对个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但是在人口稠密的大都会、劳力密集的产业、日新月异的服务及信息工业,沟通不良可是成功的致命缺陷。 戴尔·卡耐基出生于1888年11月24日,逝世于1955年11月1日,享年67岁。他一生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夫 戴尔 卡耐基(13张) 人,是法国的一位女伯爵, 1921年与他结婚,十年后离异。他的第二任夫人姚乐丝·卡耐基于1944年和他结婚,是他的门徒和事业的继承人,并给他生一女孩,取名Donna(唐娜)。 1888年11月24日,戴尔·卡耐基诞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一个小市镇。父亲经营一个小小的农场。家里非常穷,吃不饱,穿不暖。由于营养不良,小卡耐基非常瘦小,却长着一对与头部不很相称的大耳朵。 卡耐基上的小学校名很浪漫,叫玫瑰园,却非常简陋,只有一间教室。他在学校可不是一个听话的家伙。因为调皮捣蛋,搞恶作剧,他几次差一点被学校开除。 他那双又宽又大的耳朵是同学们嘲弄的对象。有一次,班上一名叫山姆·怀特的大男孩与卡耐基发生了争吵,卡内基说了几句很刻薄的话,怀特被激怒了,便恐吓道:“总有一天,我要剪断你那双讨厌的大耳朵。”他吓坏了,几个晚上都不敢睡觉,害怕在自己进入梦乡以后被怀特剪掉了耳朵。 当卡耐基成名以后,仍然没有忘记山姆·怀特。他归纳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想别人对你友善,要想与同事和睦地相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那就绝不能去触动别人心灵的伤疤。”卡耐基还发现,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性格。他曾向朋友倾诉:烦恼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来自何处。有一天,我帮母亲摘取樱花的种子时,突然哭泣起来。母亲问:“你为什么哭?”我边哭边答:“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像这种子一样,被活活埋在泥土里。”儿时的我,担惊受怕的事情真的不少:下雷雨时,担心会不会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时担心以后有没有食物充饥;还担心死后会不会下地狱。稍大以后更加胡思乱想:想自己的衣着、举止会不会被女孩子取笑,担心没有女孩子愿意嫁给我。但后来我发现,曾经使我非常担心的那些事情,99%都没有发生。” 卡耐基经典书籍 一个如此没有自信,几乎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忧虑缠绕的小伙子,最终成为给别人自信、让人们乐观的心理激励大师,这中间需要经历多少磨砺,就可想而知了。 卡耐基16岁时,不得不在自家的农场里干更多的活。每天早晨,他骑马进城上学。放学后便急匆匆地骑马赶回家里,挤牛奶、修剪树木、收拾残汤剩饭喂猪…… 在学校里,瘦弱、苍白的卡耐基永远穿着一件破旧而不合身的夹克,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有一次上数学课时,卡耐基被老师叫到黑板前解答问题。他刚走上讲台,就听见身后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下课后才明白同学们笑话他的原因。班上一名捣蛋鬼坐在他背后,在他的破夹克的裂缝处插了一朵玫瑰花,还在旁边贴了一张字条,写着:“我爱你,瑞德·杰克先生。”在英语中,瑞德·杰克与破夹克是谐音词。卡耐基非常难受。回家后他对母亲说:“同学们老是笑话我穿的破衣服,我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妈妈说道:“你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们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不必伤心,今年秋季,我一定给你买套新衣服。”卡耐基在童年时代受到他母亲很大影响。母亲生性乐观,百折不挠。一次大水灾,洪水冲出了河堤,把农场的所有农作物冲得不见踪影。父亲用绝望的声音喊道:“上帝,你为什么老是和我过不去?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而母亲却十分镇静,她哼唱着歌,将家园重新收拾好。母亲对卡耐基寄予厚望,一直鼓励他好好读书,希望他将来做一名传教士,或做一名教员。 1904年,卡耐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密苏里州华伦斯堡州立师范学院,这时,家里已把农场卖掉,迁到学院附近。卡耐基负担不起市镇上的生活费用,就住在家里,每天骑马到学校去上课。他是全校600名学生中五六个住不起市镇的学生之一,他虽然得到全额奖学金,但还必须四处打工,以弥补学费的不足。 卡耐基发现,学院辩论会及演说赛非常吸引人,优胜者的名字不但广为人知,而且还被视为学院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成名和成功的最好机会。 但他没有演说的天赋,参加了12次比赛,屡战屡败。三十年后,卡耐基谈及第一次演说失败时,还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是的,虽然我没有找出旧猎枪和与之相类似的致命东西来,但当时我的确想到过自杀……我那时才认识到自己是很差劲的……”经历失败后,卡耐基发奋振作,重新挑战自我。 1906年,戴尔·卡耐基一篇以《童年的记忆》为题的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尝试,这份讲稿至今还存在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