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笔记,常读常新,对我很有启发_完美大学必修课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完美大学必修课 > 读这本书的笔记,常读常新,对我很有启发
jonathan 完美大学必修课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7-31 21:07:42

读这本书的笔记,常读常新,对我很有启发

完美大学必修课
张锐 部分
大学的实验室精神——对自己积极的探索、改造和实验
Educational plan and resume-oriented 体现了最基本的自我规划的意识。
大一:赢在起跑线上
起跑领先,保持领先,将领跑变成习惯。
认识的人越多,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感越少;对环境的感觉越好,心理状态就越好;越是经常微笑,就越是容易和人相处,让人亲近,同时自己也开心。
朱苏力《这一刻,你们是主角》
既然社团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凝聚一批朋友,借用这个平台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更加积极地来控制这个进程呢?……要做就做最有创造力和附加值的事情。
制度的生命在于鲜活的经验,而不在于抽象的逻辑。
经典不可不读,但不一定要早读、快读。读书应该循序渐进。
加强艺术的素养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大二:一步一个脚印
培养“信息能力”:一个人为了指导自己的行为,搜集、分析、处理和管理大量复杂信息的能力。“人的决定总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当赖以做出决定的信息越充分时,人做出的决定越明智。”
面对选择,第一步是寻找信息。信息的来源其实只有一个:人的经验。列出信息路线图,在寻找的过程中,答案逐步明晰。第二步:信息的筛选与评价。Always keep all the doors open. 永远选择灵活度最大的方案,为将来各种改变打好基础和留下余地。在对比中做出正确的判断。Think ahead, and act ahead.
让自己与现代金融社会接轨,获得全面而平衡的知识结构。
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而要了解外面社会的价值标准。案例:香港企业家陈国钜在艰苦创业期,每当事业有了起色,都前往高级餐厅,观察上流社会的举止谈吐,获得正面的心理暗示。
每次听完演讲后都举手提问。这种训练帮助今后在面对不论什么样背景和等级的人,都可以从容地提出问题。
注意社交礼仪的培养。 靳羽西《魅力何来》
大三:挑战自己
失败往往比成功更能够给人教益。
请果断退出所有存在着不诚实因素的竞争,永远不要对不诚实的因素也许对自己有利抱有侥幸心理。
Non-formal Education (非正式教育),人类成功学习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实践——回顾——总结——新的实践”进行学习的。 Attitude Idea Effort Effect and efficiency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Innovation
作为一个正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体系下的受教育者,我们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判断,明白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是这个教育体系无法给予的,从而主动寻求途径弥补。参与社团、组织学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种拟化的非正式教育模型,参与者在行动之中通过互动来获得知识。
NGO & Project Management
Perspective + Identity + Thinking + Practice = Future (Success)
Be yourself. 只有表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才可能表现得好,才有可能打动面试官。无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你要敢想敢做,机遇才会偏爱你;你要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别人才有可能对你刮目相看;你决定了事情,就要百折不挠的做下去。这就是男子汉气概。
大四:天生我才
硕士生毕竟比本科生有着更成熟的形象和更高的社会认可度,更可能了解到社会中真实运作的一面,而了解中国、能够在中国做成事情,其实才是我们这代人和国际上的同龄人竞争的相对优势所在。……对于出国要有一个比较平和、客观的心态……关键是要具备了解中国、在中国境内把事情做成的能力……“中国背景”的强弱永远会对你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Work hard, play hard” 他山之石:在美国文化中,玩更重要的功能是社交,让交际的圈子处于高度流动的状态中。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关键在于要有积极参与的心态,避免人际关系上的懒惰和消极。也许正是由于你交际圈子的扩大,你会发现意向不大的机会和故事出现在你本来平凡的生活里。
大学生的身份是有时间性的,大学生精神这种心态却是没有时间性的。大学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大学生精神应该是一种总想改变自己的心态,是一种总想尝试新事物的心态。
什么是完美的大学教育呢?完美的大学教育就是努力教育自己;要训练出强健的体魄,培养热爱运动的精神;要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平衡自己的左右脑;尽可能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社群并为之做出贡献,并把这种融入群体作为使命,相信自己的努力通过一个复杂的反馈机制,一定会改变你自己。要教育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人
珍视同学间的情谊。大学时结成的友谊往往会终身保持,也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际关系的基础。
做一个自信、大气、有品位、有抱负的人。

做事先做人。“内圣外王”。
培养专业主义精神:做事认真,对自己的工作有责任感和荣誉感。
        

任宇中 部分
 大学教育是自助式的教育。Self-education awareness
大一:赢在起跑线上
在新环境树立信心的建议:A.要有倾诉的对象,不要怕把自己的失落感告诉别人;B. 多和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交流;C. 改变生活的细节,培养自信心;D. 主动认识新朋友。E. 不要怕碰钉子。
确定了对本专业的认同后,所谓“进入角色”的任务就完成。
作为文科学生,要经常关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养成读报的习惯。
大二:一步一个脚印
生活总是公平的,没有必要抱怨什么,真正的问题是,那些失去了的东西,怎么样努力才能补偿回来。
年长的人总是有比自己成熟的地方,虚心求教,必有收获。
在制度面前,首先要做的是适应它,不适应的话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必须找到一两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身体的活力。
成功社团的关键词:归属感;实干;责任感;团队合作;创新;竞争意识
尽量学会和各个阶层的人交往、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甚至寻找面向公众发表演讲的机会。
“讲话”是需要学习和模仿的,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一方面要听内容,一方面也要揣摩形式。
一定不要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偶然”。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放弃之前请一定再多坚持一分钟。
人是政治的动物,人必须学会合作、交流、分享。
胆子越大,做事越要细致;越是风生水起,越要气沉丹田。
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关系”是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自古成功在尝试”。
大三:挑战自己
失败的人可能大一就萎靡不振了,而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到大三才奠定胜局。
在很多关键的时刻,我们应该做出一个大胆而且有想象力的决定,挑战自己能力的极限,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脱胎换骨般的进步。
本科生学术积累有限,不必回避老问题。而在资料收集方面总是后来居上的,你可以比前人更仔细、更全面,也可以尝试从一些新的角度,用一些新的模式去说明问题。这样的文章对本科生而言不失为一种训练自己的方式。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要想找出人家的漏洞太容易了,难的是建设一个新的东西出来。
珍视老师的点拨。想尽一切办法寻求本领域最好的老师的指导。
一个人要想变得更有智能,必须读点艰涩的西方哲学原著。可以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通盘认识。
肯定会有迷茫困惑的时候。这个时候,多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才是对你最重要的,是获得智力和内心的满足,还是获得社会的公认和物质的成功。这些标准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关键在于自己的权衡取舍。坚定不移固然可贵,摇摆不定也不要害怕,多和同道、不同道的人交流,但是不要让他们替你做决定。听从你内心的意见,自己做决定,只要努力过好现在的每一刻,就不会计较明天能获得些什么。
在一个团队,你的收获和你对别人的帮助是成正比的。
批判是知识分子的天职,但除了愤世嫉俗之外,你更应有一种建设性的态度。
大四:天生我才
在大四这一年,必须直面的事情还很多,可以抓住的机会也还很多。
跨学校、跨专业保研:更早确立目标和搜集信息,大三下最好去相关教务处打听认门;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突出科研能力和外语水平,最好有推荐信;最好单独写信给目标院系的院长,简单介绍情况,陈述研究计划;潜心准备保送生考试。读研究生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
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讲究诚信,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
经典的意义不在于实用,但读经典肯定有用。
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的语言也成了精英们的普通话。坚守本学科的传统和特色必不可少,但经济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严密的思维逻辑也应该是共通的。
梁小民的入门读物《经济学是什么》、《宏观/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财经》
大学四年的意义: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与各种背景各种性格的任务交流、竞争、冲突、合作,从中我获得大量从前未知的信息,并逐渐适应这个环境,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
中国背景:了解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吗?懂得中国人的心态和习惯吗?能够毫无障碍地与社会上各色人等交流吗?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吗?
大学四年必须踏踏实实地进步,平心静气,不要急,不要虚浮,不要欺骗,把每件事情都想深想透。否则在距离目标最近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功亏一篑。
谨慎就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把现有制度中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利用到极致。环境确实会限制人,但任何的环境,也都可能成就人。
许知远:中国社会今天表现出的思想上的保守与沉闷,是因为我们,尤其是知识精英,放弃对自身力量的信仰。 “功不唐捐”。信仰自己的力量和选择的方向。只要我努力了,在朝好的方向奋斗,我就是能够自立于天地的精英。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读这本书的笔记,常读常新,对我很有启发”的回应

冬至新八 2013-06-09 22:30:15

我发现的太迟了 还是我的大学太诱人了

华丽的分界线 2012-03-22 18:40:13

读书吧~在于自己的认识!

jonathan 2010-07-31 21:22:13

两个人是两种风格,但都有共通的部分。读者可以自己去体会。
个人觉得这本书可能对重点大学(或者至少本一)的大学生更有参考价值,毕竟成长环境与成长模式不同,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同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