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未来和你的每一次选择_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 你的未来和你的每一次选择
胡阿忧 迷失的时候,选择更艰辛的那条路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18 12:01:03

你的未来和你的每一次选择

初看这题目,便觉得有点不通。

想起来《红楼梦》里面好多段讲述“不通”的故事,特别是贾宝玉在春梦里的时候警幻仙姑说的那一句“原来你也不通”,甚是感叹心理学的强大、奇妙和伟大。

想来,人生大多数所获得的成就或结果,都是基于自己的选择而来的。你选择走捷径贪污犯罪,就必然被抓;你选择缓慢成长,必然不会年纪轻轻就耀眼全世界。你若耐不住寂寞,怎能守住一世的芬芳?

关于选择和迷失,我想讲一个关于俞敏洪的众所周知的故事。

俞敏洪考大学考了三次,而且每次最大的问题都是英语分数拖后腿。他第一次失败的时候,难道没有总结出来他英语不好的原因来吗?不是,他完全还没有把英语这个难题想的那么艰难;他选择其他的弥补措施(规避原则);第二次高考,英语分数高吗?当然没有,这个时候他或许开始明白了问题在哪里了吧。他最后的高考成功,是对这三次失败的总结。或者说他选择了其他的策略(直接面对问题),当然,努力不一定成功,第二次依然没有成功。第三次一般人会犹豫了,继续选择直接面对策略,还是选择规避原则(提高其他分数就好了)?他没有迷失,也没有选择最艰辛的那条路;他选择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法。

去了大学,俞敏洪也是一个“弱势群体”:屌丝形象,不论什么方便都比不过同班同学,普通话说的像日语,英语口语说的像江阴话,怎么破?他迷茫的时候选择了什么?如何做出这个选择的?

他选择了读书。

当然,读书对他来说也是困难的。大学的时候他还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小说、历史或名著。对于这样一个读书界的小白,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阅读什么书?成了他的首要问题。他在自传和演讲中多次说到他是跟着王强读书的(王强是中国迄今我所知道的藏书最多的人之一,他的著作《读书毁了我》读的我酣畅淋漓,文化和底蕴或许在读完60000本书之后才会有这样的境界和涵养吧)。这其实是成功者必备的技能:模仿。在你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你看着别人做什么你做什么就好了。

他不知道如何选择读书,更不会懂什么读书、怎么读书,所以别人买什么书他就买什么书,别人读什么书他就读什么书。马克思说“量变产生质变”,俞敏洪读完800本书之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个技能。明白的道理是:要继续读书,坚持读书。他掌握的技能,是他掌握了选择的方法。这是他日后成功的必备条件。

当一个人懂得选择,就说明他的思维开始清晰了。

选择自己选择的,收获的是成功或失败都是人选择的结果;当人在迷失的时候,很可能迷失的选择的智慧和权利;如若迷失的是心灵或双眼,选择什么都是错的。

题目不通,就在这里。

整本书是很多作者的文章,不知为何现在流行以这样的形式出版;类似杂志或连载,不同的人对相似主题发表不同观点;书本的题材完全限制了一个话题的继续研讨,形式大于内容,读起来和看知乎感觉不一样。书中文字不乏读到见解、深入思考,却缺少连贯性和进一步阐释。这让写书评的我感觉到一些为难,不是一个人的思维,书评怎么写十多个人的想法和思维?不如我也写这一篇,充数沽名吧。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