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像是励志书的传教书?_永不止步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永不止步 > 一本像是励志书的传教书?
在长笛与书之间 永不止步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01 14:08:55

一本像是励志书的传教书?

虽然有很多鼓励的话语,但更多的是感觉像传教。
让我了解到一些基督徒们对基督教的看法和解释。他们如何通过耶稣和上帝来寻求其实获得安慰并托付心灵的寄托。也让我了解到所有宗教都有同样的初衷:因果循环,人间和天堂,帮助人等等...
但在圣经里的一些问题我不明白,也许翻译的问题,也许作者没交代清楚,有些部分我觉得有点偏激例如:‘正是因为上帝爱我们至深,他才派他的儿子从天堂下来,死在十字架上。’
这句话和基督徒所倡导的爱,仁慈,宽恕等等不是互相矛盾吗?
而且我发现到一些基督徒很喜欢传教。其实我自己觉得,教导大家有爱从善是好,但是不需要过分渲染。如果那个人没兴趣或是这是他必经的课程和道路,你又何必急于一时灌输他呢?这反而会让人觉得反感,至少对于我是。
鼓励人们是好的,但不需要不断地提到耶稣上帝有多好多好,祂们的好,明白的人自然会领悟。有时候会让我觉得过分夸耀了。我觉得一个人可以不需要有宗教,但他可以行善,不伤害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只要怀着一个好的心就行了。宗教的本质不都这样吗?
如果一个人无恶不作,不管他是多虔诚的教徒,都是枉然。就好像有些佛教徒倡导别人吃素,但是别人不从或是有人不小心冒犯他,便对别人破口大骂,或歧视别人等等......那,吃素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都没正视问题在哪。我自己就曾经看到过也听到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此外,在书中也发现了另一个矛盾的地方(算是我不解的):‘我放弃了自己所有的计划,这样上帝才能把祂为我安排的道路只给我看。’
→那么,每个人都得听天由命,做个傀儡吗?

我也发现到了佛教和基督教中都有教人放下‘我’。
在基督教的解释中:‘放下自我,让上帝指引祂为我安排我们要成为的人。或者说让更多的上帝住进来取代所谓的‘我’。’
而在佛教中如果能悟出如何放下‘我’是非常崇高而且不容易的。到底何为‘我’,‘我’来自哪里,要如何放下‘我’,怎样才能算不是‘我’?

译者竟然把自闭症译成孤独症~我也是醉了。
翻译整体还行,但就是阅读得出是以英文来翻译成中文的。有些部分还有待改进,例如226页尾的:‘葛培理牧师是我的布道家榜样,在历史上成就卓越,地位显赫,所以我一想到要和他见面,因此心生怯意。’
这语病我就不说了。

最后,书中一直出现的‘事工’到底是什么?是事情?事迹?工事?

我相信,也深深觉得每个宗教本质上都是好的,善的。只不过后人对于其教义的理解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影响,而逐渐有了不同的见解。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