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知性力2》 大前研一_知性力II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知性力II > 【读书笔记】《知性力2》 大前研一
云霄龙吟 知性力II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8-06 16:08:49

【读书笔记】《知性力2》 大前研一

大前先生的这本书继续就年轻人如何充电给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开章明义:在“无形的新大陆”时代,上班族充电必备的7项技能:

英文能力

计算机运用能力

逻辑思考能力

情商

网络空间环境的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团队前进的领导能力

财务能力

       闲话少说,直接上笔记,括号里是笔者自己的意见。

 

1、 序言 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由于日本人本性怕与众不同,怕失败、怕变革。然而处于网络时代的世界变化飞速,不自我改革就会被淘汰,所以要先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然后用5年时间学习一个新知识。要让人生的四个属性------职业人、社会人、家庭人、个人都不委屈。(中国教育一样不注重思考,僵化的填鸭式,不知道其他东方国家是否如此)

 

2、 所有的人都需要充电

 

►要想在这个新世界里面有所发展,所有的20-50岁的“白领”们都需要充电。要做到:掌握21实际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有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的能力。(白天求生存,晚上谋发展)

 

►学校和社会都在用旧的知识教育我们,而世界飞速变化,应该将那些有负面影响的知识和技能先清零,然后在学习心得技能。

 

►要像开车一样能够熟练的运用新技能:

 

A、 语言能力

B、 计算机运用能力

C、 逻辑思考能力

D、 EQ

E、 网络空间环境的团队合作能力(比如某些字幕组的工作模式)

F、 网络空间引导团队前进的领导力。因为在网络上,看不见,听不到,这能通过网络语言交流沟通,所以要拥有网络领导力,必须要有如下三点能力:1、逻辑分析能极强的辩士,以理服人;2、善于网络沟通的能力;3、判断力,如处理微妙的网络人际关系。

G、 理财技能。

 

        大前继续批评了日本的僵化填鸭式教育、养老金制度、对比了美日对孩子的价值观的培养的不同等等。观点与上部书基本一样。

 

3、 要成为锐利的商务人士

►网络时代需要的是“T型”或者“木屐型”的人也就是,是那种在具有一般常识性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能在一两个特定的领域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的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特殊领域,拿出别人十倍、百倍的兴趣和精力,进行深入挖掘式学习。(要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笔者七夕还在总结笔记,多么悲惨啊)

 

►在美国硅谷,由于互联网知识更新太快,斯坦福大学的老师们页只能够作为一个咨询者而非教育者。

 

►大前自己的人生就多次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多次的深入挖掘学习,现在回首,很多表面与工作无关的知识都对自己的人生和商业活动起到帮助。(笔者称之为知识的复利)

 

►年轻人不能只按照公司要求去做事情,公司交给我们的都是落后于时代的工作方法。不要担心自己不合群,如果成天混日子,没有特殊本领,到40岁的时候就会被淘汰。(那个时候上有老现有小,压力很大,传说中的中年危机哦。)反过来公司也不应该用老员工来教育新员工。

 

►日本的教育是填鸭式的,只要求记住就OK,所以日本人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是学习是一个反刍的过程,所以大前先生建议回到来路上重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挖掘,如英语、历史都是这样的。

 

►28加减2岁是最佳年龄,因为30以上,思维模式已经僵化,被公司模式化,太年轻又没有养成懂礼节等企业人的常识。(难道再说我?)

 

►大前再次跑题,如果想要长久在一家公司工作,在公司里面要坚持公平无私的立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会不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才是社长在挑选自己接班人的时候最重视的条件,而非能力。“社长是这么说的”是推脱责任的说法,必须养成“我是这么想的”的习惯,公正的说去自己的行啊发,对个人、对企业都有好处,避免官本位思想。(大前总跑题,可能是因为其联想能力太强了,表示理解)

 

►35岁是一个分水岭,如果具备能够成就大事业的能力,在35岁之前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如果不能独立创业,那就要成为企业内部的专家,在一个领域内学习并增长能力,成为这个领域不可替代的“T型”人才,也可以坐“π型”人才(即没有“T型”人才在单项上那么功力深厚),从而取得周围人的认可,也可以在一家公司长期的生存下去)

 

►5年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利用网络学习MBA、CPA、IT技术等,一两年即可学成。这样子努力想“知性白领”努力,就不怕企业裁员了。(我登陆了大前创建的网站,全是日文,唉)

 

►目前企业中,将工作外包、派遣是大势所趋,所以人事等部门可能被外包,(同时,这也是创业的好机会,创建一个外包公司为其他公司服务,然后利用网络在全球招揽生意。比如目前大连的IT民工企业,就是如此。)

 

►之后大前介绍了对40、50岁人的充电建议。(笔者没有认真读,毕竟社会变革如此之快,等我到那个时候,这些建议可能就不合时宜了。)

 

4、 上班族必须掌握的三种利器

►要用“终身学习”的心情对待生活。学习企业要去实地的学习。(要不哥干啥要干销售,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可以利用CS卫星播放和远程教育系统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专业。

 

►大前的学习方法是:每年都确定一个课题,然后这一年就一直学习这个新领域的知识,学习的标杆,或者说准绳就是要写书,或者要教给别人,这样子,就能够有一个目标,并且能够考核自己学的是不是到位,因为自己没有理解好的知识,是根本写不出来的,自然也不能够传授给别人。(严重同意,教学相长么)

 

►用熟悉的领域的知识来学习新的领域,比如大前用物理学来理解企业管理。(用汉字拼音学英语也应该算)

 

►大前英语受益匪浅的是位外国游客当导游,真诚的回答外国人各种各样的问题,既促进了自己思考又练习了口语,退休后还可以用英语旅游。

 

►大前对各种资格证书的看法是,取得资格后,然后深入挖掘,关注消费者需求,成为能够应对社会变革的顾问型人才,资格证只是向“T型”、“工型”(比如即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甚至是“非型”人才努力的第一步,是基础,如果有了资格证就认为自己安全了,早晚会被社会淘汰。这里面举了教师、律师、会计师、出租车司机、IT技术员等例子,理念和《知性力1》的没有变化。

 

5、 大前的SAP方式帮你充电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很多东西挤挤都是有的)

 

►S=计划,A=行动,P=业绩评价。(其实大前多此一举,不如PDCA循环深入人心,这些理念都是殊途同归的)

 

►将工作的时间消减到1/3。(有很多人说做不到,但是我很同意稻盛和夫的观点,虽然不知道如何做到,但是你必须这么想,方法可以采用时间日志,现在四处流行时间管理,可以参考)。大前这里介绍的时间管理没啥新鲜的,顺道说了下自己的经验而已。

 

►“逆向推算时间”法,利用DEAD TIME和“关键路径法”压时间。(这个是麦肯锡这种做项目的公司常用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比如双周计划什么的。笔者的公司在和IBM做项目时候,很幸运的切身感受到这方面的东西,感谢领导)

 

►再次强调现在的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了,想要幸福就必须要SAP自己的人生,节省时间拼命奋斗。大前认为,这一点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笔者认为,大前你太墨迹了)

 

►学会放松。比如大前经常远眺人群和街道,观察思考什么东西比较畅销,什么比较流行,然后自己亲自确认。(大前君,这就是你所说的休息么?)

 

►平时太忙的话,可以采用年假的方式,和家人在一起尽情游玩。这样子即可以取得家庭的支持,也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起到调节的作用。(其实这个节省时间,效果还好与平时黏在一起)

 

6、 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这章较给力)

 

►追究问题本质的流程:先设定假说,然后手机事实进行调查,然后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战略。这个过程中会用到“金字塔逻辑结构的构成原理”、问题解决方案、知识管理等工具手段。

 

►关于假设的两点说明:假设可以随意设立;假设要避免主观愿望。

 

►“金字塔结构”。推荐芭芭拉.明托女士的同名著作。(广告)

 

►PSA(问题解决方法)。是指分析问题,形成共识,根据问题点,整理出解决方案。

 

►掌握了逻辑方法的员工的会这样子汇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对问题的进行梳理,发现这个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方法有三个方案,最好的方案是这个。(有这样的下属,你说你得有多爽。)

 

►“知识管理”简单来说就是把个人的知识、经验变成企业的知识、经验。这个要从考核制度等各方面努力。(笔者的公司还做不到。)

 

►MECE逻辑,即“不遗漏,不重叠”所谓的逻辑性思考,实际上就是使用MECE这样的逻辑方法进行思考,其核心内容是:两种事务不相容,所以是没有交集的事务,但是加在一起又必须能够展示全体,即“不遗漏、不重叠”。

 

►PSA(问题解决方法)+金字塔结构=应付一般工作。

 

►PSI(问题解决效果)+MECE(不遗漏、不重叠)+必要条件

 

►经验丰富的顾问可以靠自觉给予意见,但是年轻的顾问必须依靠事实、依靠逻辑分析+沟通建议的手段来把工作做好。(最好是左脑和右脑一起用)

 

►用“演绎法”+“归纳法”把握事实本质,重新研究历史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思考的方法。大前举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例子。

 

►用逻辑性的分析方法重新审视公司、行业,会发现真相。

 

       大前的理论很有启迪,值得一读。至于实用性,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笔者所处的是化工行业,目前的变革还没有大前预料的无边界世界那么快,所以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