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节选:
“了解一项重大发现的意义及其正在起着的作用,当然是一项既重要而又愉快的事情。然而还有比这更为重要和愉快的,那就是要了解那项重大发现是怎样成功的,发现者做了怎样的努力,是在什么样的计划之下取得的,并在什么动机下制订出这样计划的,等等。请想想看,难道这种发现的途径不值得学习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即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其中蕴藏着的真正科学兴趣,才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才能够开拓出正确的科学道路。我之所以挥动拙笔撰写本书的缘由也就在此。这个问题已不需要再做说明,我想读者是很了解的。
书中介绍了化学发展史上许多重大成果和光辉灿烂的动人事迹,其中尤其是关于莱姆塞的惰性气体的发现、巴斯德和范霍夫创建的立体化学,以及更早期的舍勒发现氧的经过等部分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如果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意义深远的启示和借鉴,笔者则是感到十分荣幸的。
特别是关于莱姆塞的事迹,从他自己所做的详细记录中,可以看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了假说,又怎样地撤销了,为了什么目的而制订了怎样的实验计划,又是怎样失败的等等。即使是一些未能成功的经历,也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这些难得的教训里能够悟出一些难得的教益。”
这4段可以说是作者写书的目的,但在我看来作者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一
作者的意图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研究做科研的人来了解科研。
但是,首先,记叙化学家性格、生活中的秩事(还用了点春秋笔法,只挑好听的说),并不能达到作者的意图,而是使本书近似于科普书。结束语中提到的问题——如研究者怎样做计划、完成计划——是有很价值的,但全书却恰恰在这方面着墨最少。所谓“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的部分,也写的远不够详尽。
二
退一步看,想要通过研究做科研的人来了解科研还遇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一百几十年前的研究方法、对化学的理解,与今天可谓天壤之别。其实哪怕是十年,在较前沿的领域也会有质的变化。百年前研究者留下的资料,只有经过很强的抽象化后得到的结论,才可能对现今的研究有帮助。其他方面,只要稍微具体一些,基本都没有指导意义。
三
更根本的问题是,通过研究做科研的人去了解科学其实是没道理的。
我们所谓了解一位科学家,不外是去了解他的性格、爱好、对事物的感性的看法。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个人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提出的思想。所以爱因斯坦的传记不少,卖的也不错。
可是了解多了就会发现,科学家们作为整体,在为人方面并没有什么显著的特征。这里特征是指性格、对某一领域的看法,而不是“执着”之类的特征(因为这类“特征”过于抽象宽泛,你也可以说变态杀人狂很执着,扫地大妈很执着,不过这词儿用到星座解说中倒很合适)。
例如在对待哲学上,爱因斯坦喜欢哲学,深受休谟影响;而费曼则相反,鄙视哲学;波尔早年广泛阅读哲学,后来又抛弃哲学。再如性格方面,陶哲轩善交流,很多成果都是与人合作得到的;而佩雷尔曼则隐居于莫斯科,拒绝领奖。如果对所有科学家做个统计平均,我想他们的平均值和其他领域的人没有太大差别:科学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个性、爱好方面,他们并不特别。就算有某些特殊之处,你也知道了,这对你没什么帮助。科学家的妻子可能是最了解他的人,但她并不会因此而对科学有深刻的认识。
四
此外我还有另外一个看法:“通过研究做科研的人去了解科学”,以及阅读理论物理方面的科普书,实际不过是自欺的想法,这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得出的。之所以有这两种想法,不过是因为读传记科普容易、读专业书难,这两种想法刚好可以避重就轻。宇宙的奥秘令人神往,但专业知识的艰深晦涩却又使人生畏。读传记科普之类的东西则即让人产生一种幻觉——自己正在探索宇宙的奥秘,起码是正接近宇宙的奥秘;而又不用大费脑筋、刻苦钻研。这些读过很多科普书的人可能自以为有很大收获,时而恍然大悟,以为又进一步的了解了宇宙。可实际上他们什么也不了解,除了霍金或另外某人打的比方之外,他们再说不出其他的东西。
科学,尤其是理论物理,是座结构严密结实的大厦,必须要由数学支撑。打比方、文字叙述这些轻松的表达方式尽管可以帮助理解,但一万个比方也代替不了一个方程式。数学是自然的语言,你不学会他就永远不可能听懂自然的奥秘。
我自己曾经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在科普、科学家传记之类的东西上,但最终恍然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与我想知道的东西根本毫无关系。世上也没有让人一朝顿悟的捷径。三年时间,如果认真学习专业课,恐怕已有相当的积累。所幸一切还远不算是无法挽回。从头开始,还不晚。写这些,也是希望后来人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