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拉传》读后感_奥普拉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励志 > 奥普拉传 > 《奥普拉传》读后感
烤老鼠 奥普拉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05 13:04:37

《奥普拉传》读后感

我对于这位美国的传媒女王不是很了解。我只记得她童年时被性侵;因为她的原因美国有一部《奥普拉法》。
我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就借来翻阅一下。
总体上说,自己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此书的作者像是在记流水账似的记录奥普拉的生平。而且整本书除了中间有几张图片之外全是文字,总觉得传记应该多点图片,毕竟是活在现实中的人。
文中提到了宗教和音乐对于奥普拉非常重要。她认为福音音乐、信仰和宗教渴望对愈合创伤有益。
她从小被母亲扔给外婆抚养。她外婆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阅读。甚至在牙牙学语时代,奥普拉的外祖母叫她读书识字,背诵《圣经》里的大段章节内容。
奥普拉并不相信有组织的宗教。她曾经说过,上帝就是“生命力”,就是“自然”,就是“阿拉”。在她的理念中,教堂就在每个人心中。如果每个人发现了与更高级力量之间的关联,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到。
自己对于宗教、信仰不是很懂。我既然生长在中国,肯定或多或少信佛教。很多书中提到宗教和信仰对于人的作用性极大,不过自己不懂但却非常感兴趣。为什么那么多人信基督教?为什么穆斯林要争夺圣城?带着这些疑问,我去图书馆借了《人的宗教》。我翻阅了一下书,书中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要了解一个民族就去看他的信仰。很多人都说现代中国是信仰缺失的年代,人们的眼中只有钱和权,我想的确也是,毕竟现代很多人把东方文化的精髓都丢掉了。西方还有很多人读《圣经》,现代有多少人是读《道德经》、《论语》?《人的宗教》的作者休斯顿•史密斯很推崇孔子和老子,认为道德经是一本看了一遍就永远放不下的书。作为一位外国人居然有这样的体验,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我是从来没有看过,有点羞愧。
曾经网上读到过一段话:看书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对史哲类书籍感兴趣。或许,现在自己对这一类以前都是听到就头疼的书稍微有点兴趣。哲学也是自己上了大学才学过。
奥普拉父亲的第一任妻子要求奥普拉每隔一段时间读完一定数量的书,同时还要求小奥普拉坚持写作,温习数学,并且要记大量的词汇。
她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先后获得过商业教育的学位、心理学硕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以及管理学博士学位。尽管她很穷,她意志坚定,花了十年时间完成其第一学历。
她父亲对她的学习要求甚严,要求她的成绩得“全优”。他对女儿说,仅仅及格或中等偏下的成绩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是没有发挥潜质,没有追求卓越。他还认为,即使她的学习成绩再好,也不会得到奖赏,哪怕是买一支冰淇淋卷筒给她,因为他的要求就是:她要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奥普拉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她都保持这个习惯。她劝大家应该像她那样记日记,收藏点点滴滴的体验,并不是记流水账。它应该是记录重要事情的“感恩的记录”,因为这种叙事类型会聚焦于生命的富足而不是匮乏。感恩的日记记叙会丰富人生。要相信可能性的发生,相信宇宙中赋予我们的富裕和充足,成为个体生命中的一种重要信仰。
她认为每一个人负起责任,共同组成了大家担当的责任。通过自由之路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教育。总而言之,教育能够改变人的一切。这就是奥普拉热衷于教育更深层次的原因。
虽然通向生命旅程的每一驿站都有其停靠的理由,如果我们意志坚定地走下去,会使人生变得更加丰满,但是个体生命一定要开拓自己前行的道路,奥普拉关于“走自己的路”,的忠告告诉我们,我们对自己的幸福负责:要首先爱自己的生命,然后才能爱他人。
当你有机会选择坐着不动或者站起来跳舞的时候,我希望你能翩翩起舞。真正重要的是旅途本身。
她从来没有想过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她强调说,因为从自己母亲维尼塔身上,她看到的是一个坏母亲的榜样。
她说因为她母亲的原因,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当一位母亲。或许她应该尝试一下,给自己一个机会。不过,现在年过60的她已经不可能了。
她发现能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模仿他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从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不管你多么地敬仰或敬佩别人,做自己才最好。
这句话我非常赞同。不论你多么喜欢和欣赏一个人,都不要去模仿他,因为你不是她。画虎不成反类犬。你要做的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奥普拉的成就来自于她自己的不懈努力。对于她,我个人是赞赏的角度,毕竟她对于慈善的努力,对于穷人的关怀,如果不是一位内心充满爱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或许正如圣经中提到:施比受更有福。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