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人性的华丽与忧伤_女心理师(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女心理师(上) > 体味人性的华丽与忧伤
遇见年轻 女心理师(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7-19 18:07:42

体味人性的华丽与忧伤

“你会在其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印象是悬念和奇特,深入其内,才会发现所有奇异的事情,都有内在的逻辑和出人意料的解释,人性是如此的丰富斑斓。也许你会哭,我不敢保证。但你一定会笑上几次。微笑,那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
                                              ——毕淑敏《女心理师》自评
体味人性的华丽与忧伤
地铁。手里是刚刚拿到的毕淑敏的《女心理师》,黄色的封面很是扎眼。坐在面前的老大爷忍不住问:“你研究心理学?”无奈,笑了笑说:“小说,小说。”
回到家把自己扔在床上,马上展卷开读。我不得不承认毕淑敏实在是一个太会讲故事的人,每个小故事都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像在看客的心里种下了一只小虫,逗引着人看下去的欲望。
曾经,“心理学”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上大学时出于兴趣买了一本入门级的《心理学是什么》,原以为会生动有趣地把我引入心理学的圣地,可是在阅读过半的时候终于被密密麻麻的心理学测试和实验搞得头大,继而放弃。又有一位姐姐,被接二连三的失败彻底击碎了自信,陷入一种无望无助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忧郁症”。见到姐姐的瞬间,忽然觉得“心理学”和“心理师”离自己如此之近,因为姐姐为了走出阴影,也寻访过心理医生。在我看来,心理师就是用语言来帮别人完成心灵上的救赎。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生活阅历和较高学识修养的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展现给我们的,首先是对人(特别是女性)、对生活的关怀。她的文字像一位睿智温雅的长者,犀利敏锐地剖析着人性,宽容理性地注视着生活。我是一个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小青年,判断一本小说好坏的标准很简单:能吸引我一气读完的就是好书,反之就是不够好。记得上一本让我半天没挪窝、看得欲罢不能的书还是余华的《兄弟》,快一年了,《女心理师》又一次让我体会到了阅读的快感。
《女心理师》具备了当下时髦的畅销书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自杀、背叛、同性恋等等,几乎每一个心理咨询案例都能在作者波澜不惊的讲述中带给读者感官和心灵的双重刺激。往往具备这些元素的作品表面上很诱人,但是内容上却掩饰不住的苍白。时髦的网络语言、莫名其妙的伤感、一些小众人群远离生活却自以为时尚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这种书的主题。对我来说,我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只小甲虫,每天背着沉重的壳四处讨生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听其他的鸟儿哀唱惋叹。我喜欢的书,既不能俗媚,又不能艰涩。《女心理师》之所以让我惊喜,是因为毕淑敏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中间找到了平衡。她以大众读者喜闻乐见的事件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般揭露事件的真相,揭示人性的本质。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作者讲故事的本领实在高超,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本好读好看又能引发一些思考的小说。
有人说过,人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都有一定的“窥隐癖”。报刊上的都市情感专栏永远都有人关注;娱乐周刊上明星的八卦新闻永远是办公室白领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国外,《真人秀》之类的节目永远都吸引着大批观众。相信《女心理师》首先能满足读者的也恰恰是读者内心深处对别人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渴望和探求。除了这部分内容,小说展现给我们的还有女心理师贺顿的蜕变成长史。与我们印象里女心理师家境优越、优雅高知的形象不同,这个贺顿个子矮小面目黧黑,奋斗的道路也是一波三折。最让人赞叹的是作者对多条线索多个人物出众的把握能力,若干个来访者人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心理师贺顿本人的成长故事也穿插其中,却让读者觉得丰富而不凌乱。
贺顿说:“心理师的工作让我沧桑。那么多人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我,感同身受,息息相关。让我得以窥见人生的丰富和奥秘,生死无常,世态炎凉。我实在是走过了太远的路,好像已经三千岁了。心中充满沧桑的年轮,像一个老妖。”也许正因为如此,贺顿才比别人多了无数的机会去洞穿世情,才能更完整地了解生命。每天庸庸碌碌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偶尔停下脚步,去体会一下生命中无处不在的华丽与忧伤呢?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