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一般是被排除在教育之外的。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孩子脱离恶,走向善。于是,但凡出现恶,都被当成洪水猛兽来解读,来对付。
在我们的教育框架里,撒谎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要诚实;偷窃是不可容忍的,因为要正直;打架斗殴是严厉禁止的,因为要团结……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世界是必须积极阳光正面的,那些阴影负面的东西都是必须要消除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一个人在伤心的哭泣的时候,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大概是告诉他“不要哭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哭的人听完是什么感觉呢?四个字:无关痛痒。
河合先生写《孩子与恶》,并非是为了鼓吹这种恶,而是希望从这些所谓的阴暗面之中解读出有价值的信号。比如,“恶”可能是孩子希望摆脱“安泰的世界”而走向自立的第一步,因为要自立,就要反抗和摧毁之前保护自己的外壳。比如,“偷窃”的冲动可能是内在冲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时的一种表达,案例中的人物田边圣子后来将心中偷窃的冲动转化成了创作的动力。
作者还列举了我最喜欢的作家黑塞的一部作品《德米安》中主人公辛克莱的的彷徨少年时期,来阐释恶的二义性:
“在《德米安》里,少年也是感觉到恶的世界的魅力,慢慢地被吸引过去。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恶的世界隐匿着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活力,不是吗?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世界,但,有它诱人的地方,令人着迷。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世界。相比较,善的世界充满着和平,无疑是好世界。但它总归是静态的,缺乏活力,甚至乏味、僵化。”
当然,作者并非是要美化“恶”,而是希望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等教育者,在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恶”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分析“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的诉求又是什么?这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
末尾附上谷川俊太郎为这本书写的一首诗歌(大致传达了本书的核心思想):
我没有偷过东西
可我偷了别人的心
连偷了别人的心这回事都没有察觉到
我不给房间上锁
可我给自己的心上锁
连心上有这把锁也没感觉到
不可以撒谎
我就微笑着沉默
自己真的在想什么,跟谁也不会说
我是个乖孩子,所以
我是个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