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有其更深刻的潜在意义。
“不要……”心理暗示比“要……”来的强烈。
要让对方记住你,那就请他帮个忙。
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童年初步形成,并在形成之时,都有类似的心理含义。
此时种下的因就是彼时结出的果。
最珍贵的爱和谅解总是要到最后才能来。
童年受过的苦长大后我们还需要经历一次;
如同我们会吸引同一种类型的人以及被同一种类型的人所吸引;
这种吸引力被叫做感觉,没感觉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与之如何相处的习惯。
超强控制欲=恋尸癖;
一个要打一个愿挨的性质。
恐惧自己的优秀,转而渴望对方优秀,如果对方确实优秀,那么你就欣然接受,如果对方没有那么优秀,你就会产生愤怒,从而结束这段关系。
心理防御机制,病态的自我保护意识;
解决之道还是从娃娃抓起,比童年更早的阶段;
3岁以前,要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是孩子发展勇气和独立探索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不不要苛求孩子的绝对安全,而不放手孩子去探索她的未知世界;
成年人的勇气其实就是来自关系,是潜意识深处相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有一个安全基地。
性是对关系的冲动。
其中对挪威的森林解析,很有意味。
特别是最后一部分的观点。
--------
生活在此岸 天堂在彼岸
中庸属于生活,但它无法抵达彼岸,而生命中迫人心魄的美,多在彼岸。
--------
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绝大多数源自我们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原型。
受虐与施虐都是病态,但一切的形成都是源于孩童时期,可见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何等重要!偏差一点就可能形成可怕的结果。
理智的我=内在的父母
情感的我=内在的小孩
--------
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压抑的性格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是长久的规则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是才发觉的
缺乏母爱,所以拼命谈恋爱
如同缺少关爱的家庭,孩子特别容易早恋
幸福的人也许会对不幸视而不见,缺乏理解,而不幸的人则会对眼前的幸福不敢相信,他们不仅会猜疑,甚至会主动做一些事情,以让自己重新回到不幸的轨道上去
嫉妒是借口,是这个人为了宣泄自己内心郁积很久的仇恨和痛苦情绪的借口。
青春的孤独,致命的幻想
六七岁前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这个关系会让孩子了解什么事爱
变态的杀戮,变态的性
性事对关系的渴望,性的模式则是对关系模式的重复。
家庭,是爱的主要传递者,但也是仇恨的主要传递着。
不合格父母祸害社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