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培育他独立自主_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培育他独立自主
那时花开2010 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08 16:08:53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培育他独立自主

我的女儿3周岁了,每天早上起床就自己换衣服、刷牙、吃早餐,然后穿好鞋子在门口等我把她送到幼儿园,有时候我还没忙完,她会把1岁多的弟弟带到门口,给他穿鞋子。我看着她笨拙地拿起弟弟的鞋子,一开始怎么穿都穿不进去,还埋怨弟弟不配合,然后费了好大力气终于穿进去了,姐弟俩开心地笑了起来,心里很感动。我拍了一张姐姐给弟弟穿鞋子的照片放到朋友圈,引起不少的关注。大多数人说很感动,有人说我幸福死啦要享福啦,有人说都是因为我太懒了,姐姐才这么小就要照顾弟弟。

      前面的回复都是“谢谢”,对于最后一条评价,我没有理会。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无私”的妈妈,一边既当爹又当妈地把爸爸的权利和义务都剥夺了,一边累死累活地把儿女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然后把剩余的精力用来吐槽爸爸不作为,孩子不独立,自己忙里忙外累成狗多么伟大多么厉害。每当有人跟我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说一句:“你活该都是自己选择的。”

      在我们家,没有什么事就应该是爸爸做的或者妈妈做的。表面上是男主外女主内,我是全职妈妈在家相夫教子,但是如果我太累了,完全可以跟爸爸交待一下,把俩熊孩子丢给他,然后放心地去休息,因为我知道地球没了我依然会转。我不在的时候,喝奶、喂食、换尿裤、洗澡,孩子他爸一样都不会出问题。

      但是在我们结婚之后生孩子之前,我们也并不是天生就会经营家庭照顾小孩的。也许是我比较注重学习吧,结婚了我买了关于经营婚姻的书,生孩子了我买了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每次我有烦恼的时候,我更愿意从书中来汲取知识,化为己用。孩子的爸爸忙生意没空读书,但是我经常会跟他谈论这个问题,我既鼓励他尽责做好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也鼓励他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所以我不在场的时候他也可以轻松带娃。

      有人说我不爱孩子,说我偷懒,实际上他们要是看到我的生活就不会这样妄下评论了。我知道自己来喂孩子吃饭他们会吃得更多更快,而且不会弄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很麻烦,我也知道自己来给孩子穿衣服鞋袜会省下不少时间,而且不用一遍遍地告诉他们穿错了穿反了要重新来一次,但是毛主席也说过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了他们去到幼儿园不用排队等老师喂食,午睡后能够自己穿好衣服,我宁愿放手让他们去学习,然后在他们吃完饭后打扫卫生拖地板,穿好衣服后把一地的衣服重新叠好放进衣柜里。虽然一开始孩子也是会撒娇耍赖不肯自己做,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还是在1岁的时候就会自己去扔用过的纸尿裤,2岁就学会自己吃饭,3岁的女儿已经能够自己穿衣服和做简单易行的家务,甚至一直要求帮忙洗菜,倒垃圾。我们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要尽早教会他们独立自主地面对生活。

      在葛安妮、葛碧建夫妇的《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这本书里,作者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准备好去面对生活、面对各种现实,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能使孩子最终自主自立,获得成功。父母和老师应教导孩子、陪伴孩子,让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处处迁就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因为这样孩子并不会从他人那里和生活中学到什么,到最后还是郁郁寡欢,搞不懂为什么自己的生活到头来竟会这样艰难。

      父母跟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内心想法对父母至关重要,童年的经历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在今天,关于早教、培养神童的书籍琳琅满目,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未来决定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争着报多几个培训班,学多几项技能,但是很少有人想过给孩子一个好性格,教育他们拥有卓越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排忧解难的智慧,其实为人父母最珍贵的财富,莫过于培育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而如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用心的父母才会懂,这一切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这本书聚焦于家庭教育的独特功能,它是读者了解“积极心理治疗”的入门书籍,同时让父母们深入浅出地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是葛氏夫妇献给中国家长的特别礼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帮助这一代父母以适合现代儿童生活的方式教育下一代的书。

      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身体力行,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和孩子友好相处,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的同时,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健康、更快乐!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