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致用-我的读后感不拖之路_挑战拖延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 > 挑战拖延症 > 读以致用-我的读后感不拖之路
毛盾盾 挑战拖延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30 09:01:39

读以致用-我的读后感不拖之路

    总的来说,我阅读本书之前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所以立了写读后感的目标。但,拖延出现了,没有成为激励,我反而有压力,我要是写不出来怎么办?反而不去读了。随便翻一篇,每天读了多少写多少感想吧,也不用得等到都读完。不那么高标准要求自己,行动反而推进啦。这后几天的读书感日记如下:

2016年1月25日
    今日连读了4篇,觉得这些“患者”们的作者真不容易,又都好厉害。
     书名《挑战拖延症》,我想分着解读下适合谁来读:
    ①挑战拖延——有的伙伴是轻度的,算不得心理学意义上的病症;
    ②挑战拖延症——重度的、真正的得了这病的伙伴,你们并不是孤单一人,从这书里能找到同伴和希望;
   ③挑战症——书中有很多理念、方法、思考,是普适的,能解决的问题并非只能针对拖延症。

    其他想法:
    拖延症除了带来情绪上负性的东西,原来有的人还会蔓延到生理上的折磨、痛苦。
    截止目前共读了10篇了,真是各路方法啊。但倒觉得,这十八般武器到不需要样样学去,方法的适用因人而异,还是不要贪多的好,先行动起来,且不放弃希望,无起色可能这个不适合你。

2016年1月26日
    一颗颗焦灼的心。
    目前,我最喜欢的一篇是阿古的《你好,拖延》。也许是因为在看这篇的时候我没有铅笔,刻意放慢速度,反而在一封封寄给土豆的信中身临其境。也许像喜欢某首歌曲一样,是爱其中能找到自己的投射,才有了共鸣,本文提到的三分钟热度、大学期间对哲学似的大问题的拷问,令我看见过去的自己。
    特别有趣的是,读完阿古的这篇,我生出一种这样的想法:起初我是希望在拖延不是症的时候,系统学习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现在认为我倒是不知不觉中拖延症变好的,所以之前我也得过这症状,书中熟悉的焦虑太像那时的自己。也许拖延症还真是个时代病。
    Ps,喜欢这句“一个敏感有趣的人,同样可以自制。”以前把制定计划按时完成的人看作不浪漫、无趣的,也是自己狭隘啦。

2016年1月27日
    嘻嘻,今天有种索引的形式,每篇读完写点感受。
    (一)读完李参一文,收获3点:
    (1)事情并非一定要从头开始,比如书没有规定一定要从第一章开始读、单词一定从A开始背,嘻嘻,这观念也适用本书不是。本文推荐了“剧本法”。
    (2)止损。谈及正视沉没成本——犹犹豫豫无法解决问题。
    (3)与其不停选择,不如加快行动。这里谈到选择成本,举例了对行动管理工具的纠结。这倒令我想到,《挑战拖延症》一书提供了N种战拖的思路和方法,会不会也会使得有的拖延小伙伴产生选择困难?哈哈,这文恰推荐了2个法子——“凭感觉”、“简单粗暴-抓阄”。另外,同意永锡老师的这个理念“重点不是工具,而是用工具的那个脑袋”,我转换为,重点不是方法,而是那颗战拖肯行动的心。

    (二)读完黄有璨一文:
    读这篇,最新奇的是竟然有的人常拖延却不受其困扰?读完后,总结为是看待拖延的方式和角度不同。黄老师的看法有:①拖延不是病症,是一种人性和倾向,所以不要苛责自己,充满自我不认同、自我否定;②改善拖延症,接受比克服和战胜更重要。推荐的方法是——把战拖当做一场游戏。
    我觉得,这些不受困扰的拖延,也许还算不得拖延症,是普通意义上的拖拉或懒得去做。

    (三)读完灵叶一文:
    不惑之年仍在战斗,多鼓舞人。来自本文的收获有:
    (1)除尘心灵。拖延症也有益处,比如与内心的我对话,遇到更好的自己。
    (2)拖延症抱团取暖的同伴,一念“善”与“恶”。突然遇到同是天涯沦落人,虽不再感孤独,倒也容易形成鸵鸟沙滩;但是同伴更是动力,带动改变。
    (3)从改善睡眠开始。

    (四)读完晴心一文:
    这篇读起来最像老朋友,很多熟悉的语言,进行了新鲜组合,从技术、理念层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嘻嘻,我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在幸福进化俱乐部的平台学习到,之所以说是像老朋友,因为我也是跟着俱乐部的学习,这么走过来的。概括为:
    1.浪费时间的原因:缺乏计划、拖延时间、不速之客、杂乱无章、事必躬亲。
    2.忙茫盲的应对之法:
    (1)茫:从原则出发,而非本能去做事。这里的原则:对未来有价值的事情。
            工具——4L(to Live、Love、Learn、Live a legacy)、Smart
    (2)盲:轻重缓急去做事
            工具——四象限事物清单(我推荐“日事清”APP)、4D
      (3)忙:①列年度、月、周计划。看到了这句“你不去计划,你就会被其他人计划。”
                工具——甘特图
                ②判断高效时间段做什么,谈及效率。她说是自主/非自主时间,有点像可控与否。
                工具——24小时分解表
                 ③排除干扰,专注。如学会授权,不用事必躬亲。
                工具——TRAF。

2016年1月28日
    继续每篇一小感。
    (一)读阳小邪一文
    从“完美”这个主义切入,倒也是,已经反复看若干拖延症患者说到自己的症状有完美主义的因素在。该作者的解决之法关键点是:重新定义完美。完美≠没有一点瑕疵,是包含不顺利和顺利的,类似太极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完美中也有不完美。

    (二)读虫二一文
    作者从完成了论文这样的例子开篇,也是好多病友常拖之事啊。她众多经验,令我记忆深刻是有:
    ①有情况别闷着,要交流。
    ②“人总是倾向于投射自己的不完美,我还羡慕你脸上没有痘呢”。启发多看到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没有的或失去的。

    (三)读大胖一文
    本文围绕“番茄工作法”,读到目前,也被多位人提到的方法或工具。这篇让我更清晰,能系统了解和拿起来用。总结几点如下:
    (1)出发点及原则:关注成果,Focus(专注、聚焦)。很喜欢他举的例子,关于任务的描述,比如“整理房间 vs 房间焕然一新”、“打电话给爸妈 vs 知道爸妈去哪里旅行”。嘿,想起了smart,但是我反观自己的与目标,也有给父母打电话、准备礼物这种,以为写出了成果,其实还是很笼统的。
    (2)要事第一。很更新是关于“要事”的理解有2层含义:①最重要、最有价值的;②最难、最庞大、最不想做的那件事儿。这里的方法提到了:吃青蛙+砸多个番茄。
    (3)25+5的5——休息阶段做什么?番茄法我只尝试过几周,所以,他提到休息时候不建议刷微博、微信,很容易超时但是有同样经历体会的。劳逸结合,是为了节奏感。这点我大概需要用用这个方法后才理解吧,或者可以采访下高雪。
    (4)小步快跑尽量早&尽量少,像蚕一样一点点吃掉目标。
    (5)简化生活。番茄的基本用法:扭启闹钟,干活。然后可逐步增加:记录、回顾、预估等流程。莫期待一口吃成胖子,当感觉工具太复杂,回顾基本。

    (四)读李松蔚一文
    嘿,李老师的视角不同,看得新鲜起劲儿。提炼其中三点:
    (1)拖延的人并不懒。其实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不想做。
    (2)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拖延当成一种太严重的病症,它妨碍到我们变得出色——问题在于,我们真的可以出色吗?而更严肃的问题在于:是什么让我们这么、这么需要变得出色?”
    (3)求证的风险。存在这样的心理:不拖延,等于在求证自己的极限;拖延,也许是成功保护了自己对自己的期许。

(五)读sure一文
    本文立意于“我”与战拖的一群人。她说道,在跟这群人一起做事的时候,发现了反映出的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和做事方式,包括她的完美主义最终指向了爱、关系、自己。
这倒是令我想起了六六大顺小组,随着期待的增加,会不会我们也会因各异的性格产生分歧,分歧的背后体现的其实是我们各自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当然,在一群人中得到了滋养,我立刻想起幸福进化俱乐部。^o^
    其他共鸣点:每个人的气质和特点不同,拖延的成因与解决方式也会不同。

2016年1月29日
    还有最后几篇。
    (一)读藤小蔓一文
    有关“如何避免开会又臭又长”的一点颇有启发:带着想法来开会。强调提前准备,这也是六六大顺小组正在尝试的。还有罗列PK思维导图,用哪种方式呈现会议主题要点。建议是思维导图,罗列容易在头脑风暴时跑掉。另外推荐了IPAD上的i-mindmap软件。
    (二)读水空影一文
    主要针对毕业季拖延为例。主要收获有:
    (1)拖延这种饮鸩止渴的状态,求助是智者的共识、强者的标志。弱者才怕自己在会得到他人的嘲笑和眼中的不完美。
    (2)写完论文四步法:①问自己究竟在怕什么;②想象出最坏结果写下来;③拿出5分钟列份写论文的计划安排;③估计每一项末端的、细节之处,写出所需时间,然后每个时间乘1.5。
    (3)两点:保持清醒,不断切换。觉察自己的状态,负面声音出现时换转,书中有讲切换方式。
    (4) “如果你在拖延一个选择,与其说你没有毙掉任何一个可能,倒不如说,你正在让所有的可能性枯萎、自杀。”方法一:甄别;要点是倒着挑——没有哪个就不行、哪个需求不能满足就活不了。方法二:抓阄。
    (5)“我心里的这位‘工作狂’先生,要求我抓紧一分一秒、不断上进、精益求精,哟啊尽可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三)读老杜一文
    也是喜欢的一篇,总结如下几点:
    (1)调认识:①从思维模式开始:接受不牛的自己;② 从根源上减少需求:之所以很忙碌,是否是需求的太多?这让我想到水空影一文的“工作狂”先生。
    (2)培养模式的3方法:①分解、量化计划;②需找高效时间;③养成小习惯。
    (3)突破心智模式,才能远离此病。
    (4)精力管理上的收获:必需睡够,寻找自己合理的作息。学会主动休闲。
    (5)“很多人寻求解决拖延症,往往是动机不强烈,而动机不强烈的原因正是没有一个根源的目标。”

    (四)读寒塘月色一文
    逻辑好清晰的一篇文章,分析拖延成因很有结构性。分析如下:
    (1)自身因素:
       ①生理因素:提供了一些大家常说的表症的身体原因。
      ②心理原因:在于纠正错误认知(如自责内疚可以促进自己行动),识别盲区(低期望、低价值感、高冲动),完美主义也可以归类于此。
      How:长期的自我反省和人之调整。
    (2)外界因素:
     ①直接诱因:如任务性质、环境诱惑、压力焦虑等。
     ②他人影响:如父母的批评。How:不争辩
    ③社会因素
   ·推荐了以下书籍:《战拖心理学2》《自控力》《self-dicipline in 10 days(十日自律)》。帮助正确识别“利”“害”,本文有举例。对拉,理性自我需要锻炼哦。

    (五)读莳光一文
    当时觉得是干脆利落的一篇文章,提炼几点:
    (1)目的不是打败拖延症,与之和平相处。
    (2)喜欢这种状态的描述:“1.能在大概的期限内完成与工作或者前途相关的首要任务,心态平和不焦虑。2.面对诱惑有抵抗能力。3.生活中有一些兴趣的调和,慢慢建立自己的小系统,生活得有节奏感。”
    (3)how:
        ①道:情绪——发泄出来、改变情境、翻看情绪记录、培养个小爱好、补充正能量。
        ②术器:清单、计划(合理+执行)、记录(晨间日记、事件记录)、回顾。
        ③保证手段:·运动。
                  ·建立自己的原则。“1.此行动能带给我使用价值,次价值是和我的首要任务相关的。2.此行能打开眼界,只针对感兴趣的领域。3.相关人士能倾听我的想法并发表有价值的见解。4.相关人士充分认可我的价值。5.能带给我愉悦的心情,前提是不影响我手中重要任务的时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
            · 良好的生活习惯。
                ·找伙伴、团队,
”每天读书感整理于这里>>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