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感知_自然之美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自然之美 > 认知与感知
MOMO/一棵开花的树 自然之美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4-26 12:04:33

认知与感知

春天来了,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在秀各种各样的春花烂漫。如果是自家种的,当然知道花名,路边遇到好看的,只有留影惊艳一番,仍然对它们保持不知道与不了解的状态。我家楼顶也种了很多花,有一株我一直当七里香养的今年终于开了花,这才发现它压根儿就不是七里香,是什么,我到现在也茫然着。

植物与我们的距离也许要近很多,不过也仅限于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如果某天朋友圈里发一些世界奇花异草的图片,简直就是脑洞大开。这些远在天边的从没见过的不知其闺名倒也罢了,上周我和朋友到樱桃沟摘樱桃,一路小花都让我惊诧莫名。我的陌生根本与它们的世界无关,它们开的简朴而热闹。后来遭遇一股侵略性极强的香味来自于一树白色花串。有个朋友很得意地告诉我们她知道这是柚子花。原来柚子花香如此浓烈,空阔的山间全部弥漫着它远远近近的香气。
至于说到动物,可能就只有追溯到自己的,幼年和自己孩子幼年时频繁出入的动物园了。但是那些动物来来回回就只有那么几种,每次去动物园的路线都一成不变。很多笼子是空的,很多只闻臭味,不见其影。

剩下的对大自然动植物的认知就只能源于电视或者书画了。

如果走不进大自然靠近天地间的灵物,那就用别人的眼睛领略它们与我们共存的呼吸。 《自然之美》就是这样一部能让我看到“触摸到”自然之美的一扇窗。

这本书是中国国家地理与一群优秀的自然记录者合作,用6年时间,63次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最终由国内33位最前沿的自然摄影师以影像、图说的方式展示的关于中国的自然、物种的珍藏之书!也是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影像生物调查所(IBE)这样一家专业自然影像机构。他们为了解决中国自然影像缺失、公众对中国自然了解匮乏的问题,秉持着“记录自然之美,传递生命感动”的理念,用“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自然。

与其说“读”这本书,不如说是“看”这本书。触感良好的纸张,像一只有教养的手,一页页一点点撕开我未知的自然世界。

《自然之美》分成八个部分,分别是关于兽类、鸟类、植物、两栖爬行动物、昆虫、水下摄影、特殊摄影技法、栖息地。每张图片附有图片里物类的名字,摄影的相机类型,镜头处理,焦距变换;也会有一小段简洁的文字讲述拍摄这张照片拍摄地,拍摄条件,气候等相关小信息,或是对这种物类的简介。当然也不全是术语类的干巴巴的介绍,也会有一些拍摄者的惊喜,感知,心情。尤其好多濒临绝种的珍稀物种得以偶然遇见留影下来,除了摄影者的运气,也要依赖他们的博学和识辨能力。然后这也成为阅读者的一份运气。

我对这本书的偏爱更多来源于拍摄这些照片的地方多出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对四川的壮丽山河,秀丽风景,山川湖泊有着深厚的情感。我也多次与朋友亲人走过很多山山水水。去年九月去的稻城香格里拉,我在这本书里就多次看到这个地点成为拍摄地。我们当时一行人一路感概自然之美,一路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摄影,如此梦幻莫测的美景岂是手机的像素就能留下,又怎么能是眼睛一眨就可以永久保存在脑海的呢?有一群也许是鹿的小动物结群站在前方,我不敢走得太近,怕惊扰了他们,手机调到最大的放大效果就已经模糊了。我只有徒劳地等它们悠然走开,心底懊丧不已。

翻开每一页,都是一份惊喜,摄影者们趴冰卧雪、攀山钻洞、上天入海,在野外工作了近8000天获取的这些照片,摆着生动的姿态地让我慢慢地对它们认知和感知。好吧,至少下次,或许下下次,当我看到某种花,某种动物,我也能很得意地说出它的名字,而不是笼统地说,哇,花花好美!哇,这个小东东好可爱。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也是给封闭在钢筋丛林里成年人的一份礼物。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