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民国_西洋镜:一个德国飞行员镜头下的中国1933—1936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西洋镜:一个德国飞行员镜头下的中国1933—1936 > 再现民国
stella 西洋镜:一个德国飞行员镜头下的中国1933—1936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20 13:02:17

再现民国

这本《西洋镜:一个德国飞行员镜头下的中国1933——1936》堪称中国最早的航拍摄影集,曾首版于1938年,再次出版更是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本书涵括了近200张航拍照片,这些照片是卡斯特1933—1936年在中国执行飞行任务期间,利用卷帘式莱卡小相机拍摄的。附录部分还有12张拍摄于中国的最早的航拍照片,是20世纪初法国军官利用热气球所拍的。尘封八十年的中国航拍图足够珍贵,在航空、地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缅怀一段历史,畅想那时那地发生的故事,别有一番滋味。

格拉夫•楚•卡斯特,1905年出生于柏林,1933年,来到中国,成为首批服务于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中国航空一片空白的时代,格拉夫•楚•卡斯特负责开辟新的航线。后来,1936年,格拉夫•楚•卡斯特返回德国,还曾参与开辟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柏林至喀布尔航线。作为一个飞行员,格拉夫•楚•卡斯特仅在汉莎航空公司,累计飞行里程就达200万公里。格拉夫•楚•卡斯特还曾被联邦德国授予大十字勋章。

1933-1936年间,格拉夫•楚•卡斯特正处于青年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开端,对于未知的国度抱有好奇和探究,或许也不曾想到自己以后会建功立业,甚至成为后世飞行员的典范。

书里的事物让人有种“彼时华夏,一如异国”的感觉,自然景观的变化不大,可能有些植被遭到破坏,没有彼时那么茂盛。人文景观倒真的是不复存在了。比如北京城墙如今不复存在,西安城墙还算完整地存在。书里很多情景也很具时代感,比如“水牛拉飞机”、民国政要合影等。

书里涉及很多航线,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南京—北平、郑州—洛阳、洛阳—西安、西安—兰州等航线。其中关于夏宫,也就是圆明园的影像,足够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痛惜,还有洪水泛滥的景象,当真有国破人亡的触目惊心。还有标注设防的村庄、有人居住的村庄、荒废的村庄的影像也带给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西洋镜,本指旧时西洋(欧美)传入我国的一种逗乐装置,根据光学原理要暗箱操作,其中是绘有西洋图景的绘画,反映了国人对西洋世界的好奇。本书所属的系列图书,大概是指西洋人眼中的中国吧。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