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_她们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她们 > 她们
石上 她们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1-13 15:01:17

她们

   最近一段时间在读赵铁林的纪实摄影文集《她们》。

        这是一本关于妓女的书。

        尽管这一古老的行业几千年来从未中断过。可真正了解过这个群体的又有几人?你所知晓的不过是苏小小冢上的青草,李香君折扇里的人面桃花,赛金花的豪义,小凤仙的痴情......这些被文人们反复漂白的风尘故事,满足了多少士大夫卫道士的意淫梦想。更多的是,你透过玻璃窗瞥见空旷的"理发馆"里的一抹肥腻的胸肉,腥红的嘴唇,惨白的脸......更多的是,你的鄙薄,厌恶,不解,和由此产生却无法说出口的好奇。你只是看着她们,站在高处,你以为。

         赵铁林和他的拍摄对象,在九十年代的海南岛整整生活了十年。这对于一个有着优越身世背景,稳定丰厚经济来源的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我放逐。如果不是怀着一种强烈的精神信念,仅仅出于对财富名声的追逐,一个人很难有如此的坚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活在其中,历经贫困,艰难,死亡,遭受羞辱甚至不幸。而这一切,不过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他在看似腐朽的生活中,捕捉到了“她们”对生的渴望,找到了“她们”作为人存在的基点。这些苦苦挣扎的弱小女子,她们的未来,她们朴素的梦想,甚至她们被认为卑贱的生命,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之下 早已灰飞烟灭。她们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所谓社会进步的牺牲品。我从不认为那些频频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高楼广厦,超级都市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代言。恰恰相反,我一直都觉得我所经过的每一座县城才是当下中国的缩影。崭新,粗旷,红红绿绿,五色杂陈,到处迸发着 蓬勃的欲望和野蛮的生机 。而“她们”正是从这里走出去,又回到这里来。和多得数不清的“看不见的底层”一样,“她们”经历着中国的变革,并为此埋单。赵铁林记录下十个风尘女子的故事。他就写下了一部中国阵痛期的断代史。

        对于“她们”,当下的称谓为:小姐。许多年前我曾天真认为:她们只是40,50中,那些对家庭和情感厌倦的低层次人群的“消费”对象。时至今日,当那些年轻的受过教育的同事们得知你从未找过小姐,反而会招来他们鄙夷和挖苦的眼光。他们大多拥有自己的女友和稳定的情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消费”,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否则要么是你身体有毛病,要么你没那个经济实力。这已经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种消费。从他们口中,我知道“她们”已经不再为生存而挣扎,她们追求的是更多的财富,简直是一路小跑着奔向小康。这和《她们》中的主人公已经有本质的区别。但“她们”的境遇和十几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当我在中戏,在许许多多高等学府的门口,看到未来的女明星们、女栋梁们坐进一台台叫不上名字的豪华跑车扬长而去时,才意识到世道真得变了。《她们》已经成了历史。

        作者赵铁林去年五月已经死了,死于疾病和贫困。他迟来的巨大名声没能挽救他的肉体。我也不看好有谁能真正继承他的衣钵,延续其关怀“看不见的人”的悲悯情怀。也许再也没人来关心这些新的“她们”了。也许现在的“她们”过得很好,根本不需要谁来关心了。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她们”的回应

酱油君 2011-11-20 13:54:32

赵老师一路走好。
你是我最尊敬的摄影师。

silentmost 2011-02-25 13:37:28

宁要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万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