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关注摄影家严明的同时,总有朋友多次提及并给我推荐阮义忠的作品。对于他的摄影作品,我没有过多深刻的见解,他的文学作品我也是首次阅读。但无论摄影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自身的思想价值观,社会观以及人文修养和对人类的关怀。
1.如欲相见 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
这是木心先生的句子,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包容。这是一种人文修养。在心理学上,人类的情绪主要分为:喜怒哀乐,悲喜占据了一半的成分,在交集处二者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无论见与不见,先生都在那里,持有的自知和宽容态度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
阮义忠的序为《见或不见》,表达的主体是“见”,与书名《想见 看见 听见》遥相呼应。他认为“见是具体的,会反弹、有温度、有形状、有量体,是一种几乎等于烙印的存在。真正的‘见’来自生活本身,而不是阅读他人的经验。”前一句表达了“见”在他心中的分量,后一句传达了一个信息:书中正文的“见”是来自先生生活的本身而非阅读他人的经验,给出的大多数答案都是有一个相对性。像“活着有什么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这种终极问题一样,各有各的答案和评判的标准。
此书文章的跨越时间有相当的长度,长达三十年。在今天看来,文学思想和对人类的关心依旧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在时间的考验中提炼出一个新层次,对当下的摄影和人类社会仍有启示。想到了作家绿妖的《沉默也会歌唱》,十年散文精选在时间的酝酿中显得更加纯粹。
不同年代的写作者都存有所处时代的风格,阮义忠的作品也不例外。在内人的协助下,他文章的逻辑清晰,遣词造句中流露出的语气和体现的态度平和谦虚而朴实,阐述的道理深入浅出。相对比当下写作者卖弄繁华浮夸的形容词和语句,前者的写作显得异常可贵,但个人觉得遗憾的是感叹号使用太多,反而显得感情的强烈很是牵强。
2.现实打破“想见”的幻象
求知欲和好奇心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一个“想”字包含了相当多的幻象以及错综复杂的联系。
在这一辑中,他谈到了家中的情况,成长的经历,摄影的起源和过程,对一些地方的期待,失落与失色的特定以往,与妻子的相遇相识相知。
“想见”富有时代感。读者随着文字、图片和时间也一起回到了过去的台湾,甚至对当时的山脉,村落,铁轨等有了细碎的印象。待这辑完结,有了整体的印象。
他喜欢多次回到一个地方,比如说龟山岛,有自身的成长回忆。比如说北埔、八尺门、和四季,拍摄的目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可毫无疑问的是,摄影作品的留存和第一手资料的文字都是那个时代所发生事件的佐证,是对艰苦人们的关怀和怜悯的精神体现。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喜欢故地重游。城市具有自身的气质和特性。因当地的温度,生态和人文环境,思想的包容度等不同,都会影响来者对它们的印象,让人对此产生留的感情不能泛泛而谈
一个人多次回到同一个地方是有缘由的。有个人的寻找,有对景色的留恋,有对人的遐想等,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寻找说不清的“一些什么”和满足自身的欲望,很少有像阮义忠般的,在自我和人类社会这二者中有一个平衡点。
对于对城市幻象的破灭我也曾有过。曾无比向往一些城市,但在真正抵达的时候却产生一种无力感:也不过是这样了。到了后来,我们都是在这些无力感和快速发展的喧嚣的城市中不断迷失,进而妥协,“靠着谣言判断着未来的方向”,模糊预测自身的未来。
3.看见是时间维度的延伸
在这一辑中阮义忠介绍了五位摄影家,分别是方大曾、吕楠、陈传兴、冯君蓝、庄灵和张志辉。
宇宙辽阔,人类渺小。我们各自生存在方格间,偶尔遇到新鲜的陌生人。彼此欣赏,距离再近些,会突然发现我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高度。我自以为把这个高度差称作为是视野和价值观的差距。
特殊性中有共性,也会有相近的品味。这让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显得更加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先生跟提及到的摄影家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朴实的描述下,再通过或多或少的摄影和文学作品,可以看到他们赤诚的入世之道,表现出来的踏实、谦让和眼界,让人佩服。
阮义忠也对他们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关于小方的,“他的构图完美极了,对瞬间的掌握也无可挑剔!他看事情的方式直入核心,不受旁枝末节的影响。最令人诧异的是,他的表现手法就是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依旧显得十分现代。方大曾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世界摄影家相比,毫无逊色。”
关于吕楠的,“吕楠的作品,构图之严谨远远超过视觉洁癖的要求。他注意任何琐碎细节,把每个人的心灵悸动形之于外;他不会只观察一个人的动作,而是等到所有了的动作、表情以及在环境中的为止都达到与主题一致的和谐。换句话说,他的照片不仅交代时间,而是呈现每个人的情感与精神面貌,具有高度的精神象征。这样的效果,往往在西方古典绘画中才能找到的。”
从评论中看出,他们在长时间里以务实的态度,通过摄影实践把自身和社会相统一起来,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变,和对人文的关怀。
当下的新晋摄影师与过去的摄影师相比,大多数前者的心急功利,一心想要快速的成功。不少的后者用单纯而善良的眼光去看待摄影与自身、社会的关系,多的是一份简单朴实,在他们的作品里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和穿过时空的延伸。
4.听见是心灵的抵达
阮义忠的文章以慷慨的幅度描写了伦纳德•科恩、罗伯特•弗兰克、唐•麦库林、布列松和亚美尼亚。所涉及的领域体现了他的艺术认知和修养。通过精准的描写,人物不再是单纯的面目模糊的姓名,而是辨识度非常高的独特个体。读者可以通过他质朴的描述中,再加上自身的兴趣和勤勉的学习,获得相当的艺术知识和修养。
以前我以为“听”只是直接的听觉享受,但现在理解为是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富有宽容度的作品是与内心的对话,是一次次心灵的抵达。
带有传承传统和披露现状的音乐作品可以让人听出对现实的悲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能“看”见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蓝图。诚实却不失观点的摄影作品让人看出真诚的流露和现实的再现,让人“听”见被摄主体的情绪和真相的呐喊。
每一次的全身心聆听,是灵魂的轻盈舞动。
5.疑问与思考
阮义忠书中也无意讲到了自己对观念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批判,文章的落款时间是2011年,但在现在看来,观念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评定条件依旧是模糊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灰色地带”,这个地带起了黑白之间的过渡作用。灰色地带饱满,充满了极高的可能性。绝对的事物不一定讨喜,但灰色的地带是所有人都可以包容并且需要。灰色两旁的区域各有合理的运行机制,最后在共同的区域内达到了制衡的效果。
这样说来,在艺术领域中的很多方面中都存在模糊的概念和界限。前人以自身的直接经验不断下定义,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创新,到了今天,很多说法都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表述。
还提及到的“尊重被摄主体”问题,他亮出自己的观点,但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这样的“终极问题”的回答和思考,上面也讲过了,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只有模糊的界限让读者在这个地带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