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是关于互联网的思考_交互:实现产品互联网化的逻辑基础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交互设计 > 交互:实现产品互联网化的逻辑基础 > 更多是关于互联网的思考
三个背影 交互:实现产品互联网化的逻辑基础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09 22:07:01

更多是关于互联网的思考

以下是书看到三分之一处的评价。习惯在书店看书,第二次去书店的时候找不到这本书没法继续读,所以就到三分之一为止吧。以下评价应该并不准确,在中段往后确实有更多交互的案例,但是这本书不会特地去买来看。想看交互或者说产品用户互动,还不如去翻翻小米的《参与感》。

——————————————————————————————————————

又是一本容易被书名忽悠的口水书。封皮上赫然印着“交互:互联网化的逻辑基础”,以为要大谈特谈交互的应用与实践,没想到更像是一本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合集。近五十篇关联阅读,夹杂着作者对部分主题的评述,读下来的收获无关交互,而是针对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思考。

1. 互联网没有老人,只有懒人。计算人的网络年龄的时候不是按生理年龄计算的,而是按你玩互联网哪一波的东西来计算的。

2. 投项目要懂得趋势,这个东西三年以后会火起来,有人进来的时候,我就退出了,这样就赚钱了。但还有一种赚钱的方法,现金流好的产品。不是因为有未来,大部分游戏没有未来,一个大得很火的手游,能够玩一年时间是非常罕见的,正常6到10个月很火,火完之后就被人家替代了。所以投手游是挣快钱。

3. 给80后及90后的建议:走出纠结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动。一咬牙、一跺脚,在你行动之后再总结经验与教训,然后你可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风格、路线与选择模式。我们谁也不是救世主,他们只有在自己的行动与反思中才能感受与找到自己的方向,其他人最多只是鼓励与推动的力量。要找到由爱好-专长-反思构成的强大点,这是由尝试-见识-选择的过程创造出来的。要成为自己最有潜能的那个人,所以要在读书中扩展知性的知识,在知识中照见那个最有潜能的自己。多实践实习,多留心总结,在有见识的基础上判断出自己的兴奋点与下一步要聚焦发展的职业点。

4. 浮躁是年轻人的专利,但是除了浮躁你还有啥才是关键。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