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才是豆瓣的耻辱?_水知道答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水知道答案 > 究竟谁才是豆瓣的耻辱?
东方快车 水知道答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6-01 23:06:03

究竟谁才是豆瓣的耻辱?

     我承认我是一个慵懒的人,在豆瓣几年了,没有认真的写过几篇评论。《水知道答案》这本书, 本来也没有让我产生写书评的冲动。但是关于它的评论,却让我有话想说。
      这是一本有争议的书,在网络上我也看到过一些对它的批评和否定的文章。这当然是很正常的。毕竟,书中的观点的确在挑战我们传统的科学知识和唯物主义思想,而且,这本书中的理论存在一个最大的漏洞,就是它的实验的不可重复性。因此, 从科学的角度,对这种理论提出质疑、批判是完全应该的。语气上有攻击、讽刺甚至谩骂,我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一切都应该是就书论书而已,而且,无论怎样的攻击、讽刺甚至谩骂,都只是你的一家之言, 在没有更权威的机构做出绝对有说服力的结论之前,没有人可以说,这本书的结论一定是假的。
      但是我却在豆瓣的评论里看到了这样一篇评论,高地清风的《这打分分布,简直是豆瓣的耻辱》,有些人把自己当成真理的化身,把攻击、讽刺甚至谩骂的矛头直接指向给了这本书好评的读者,这就让人无法接受了。让我们看看这些话吧!“这打分分布,简直是豆瓣的耻辱”;“ 我发现喜欢这本书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总是让人看不懂。”; “看这种蠢书的不是sb就是蠢货,他们不打高分那才出鬼了”; “ 主观上可能未必像骗子那样故意,可实际效果上沦为骗子的帮凶,是不足为奇的。”; “很傻很天真”“ 完全的伪科学啊,还他妈一大帮家伙打高分。一个科学素养低至此的国家中的人民注定被奴役,被压迫”……这所有的话已经完全不是在讨论书本身, 而把枪口直接对准了那些看了这本书后给了它好评的读者,仿佛给这本书打一个高分,是一种愚昧、没有文化、不懂科学、幼稚的表现。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谁比谁傻多少?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读者,无论喜欢也罢,认可也罢,怀疑也罢, 肯定不会从此以后每天对着水说谢谢,也不会把书中的结论当成真理。之所以愿意给它一个高分,有的或许是被书中精美的水结晶图片深深感染, 有的是因为读这本书激发了心里一些善意、爱心等美好的情愫,有的是给那些实验者一种无声的支持,也有的仅仅是对大自然中那无处不在的美给予真诚的赞美。对爱和感激这些人类永恒的价值给予认同。
无论这本书的结论正确与否,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江本胜和他的实验人员为了做好实验,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实验结果,足迹遍布七大洲;为了了解水结晶的具体情况,运用了不同国家的文字、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同类型的图片、不同种类的家电;其间克服了各种困难,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把研究基地从日本推广到瑞士。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记载并有图为证,所以,除非你们能证明他们书中记叙的实验过程的内容是编造的,他们的水结晶照片是伪造的,否则,即使能最终证明他们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我们给予他们的也不应该是谩骂和侮辱吧。至少,那些水结晶照片已经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
      那些根本没有认真看书,就歪曲事实,污蔑书中的实验是“只是拿几台显微镜,自己挑几张图糊弄人”的人, 连基本事实都不尊重,你又有什么资格宣扬科学精神?你应该知道科学精神首先应该以事实为根据吧!
       更可笑的是, 任何自己主观的看法, 既然发表出来引起了争议,就应该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争鸣,伏尔泰有名言:“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而这篇评论的作者,却在自己的评论受到别人的指责时,采取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做法,把别人不同意见的回复删掉,并宣扬“新回帖会继续删”,只留下那些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发言。还美其名曰:“因为不想再在人身攻击的讨论方向上继续下去了。”真是荒诞和可笑,事实上我所有的回复,其他所有和他有不同意见的读者的回复,其发言都是就事论事,何来人身攻击一说?反倒是那些自命为具有科学精神的人,其发言让人对他们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之低下感到可悲。更何况,从这篇文章的题目《这打分分布,简直是豆瓣的耻辱》开始,作者已经开始人身攻击了, 播下一颗恶意的种子, 只会长出充满毒液的果实,现在又来说什么反对人身攻击,简直是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般可笑了。
       对那些真正从科学角度出发,认真对这本书进行质疑和探讨的文章,所有读者无论个人观点如何,都会善意地对待和评价,而那些根本不从文本本身出发,不以事实为依据, 只靠自己的主观臆断就轻易否定别人的研究,最后还要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嘴脸,将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句话污蔑为“豆瓣的耻辱”,我想说, 你们这些文章,才是真正的“豆瓣的耻辱”。

展开全文
有用 11 无用 15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究竟谁才是豆瓣的耻辱?”的回应

墓午 2015-11-21 10:00:06

哈哈,感觉读工科果然和我的想法不同
不过中国为什么被奴役似乎应该由学政治学的人来说说

DiceRoller 2013-06-03 12:39:38

如果是一本一般性的书籍,还不至于遭受到这样的骂名,谁叫他宣称自己是一本“科普”类书籍呢?如果连“科普”书籍都宣扬伪科学并在科普类书籍中评判得到高分的话,那么这就是一种源自于愚蠢的耻辱

桃青青有福气 2012-10-24 15:27:00

多歧为贵,不取苟同。 +1

妖娆棉花 2012-07-05 22:31:56

嗯。当我是白痴好了。无所谓的。
亚里斯多德在没被推翻之前,也一样被人类当做指南针维护过。
现有的科学正被如你们这样严谨的人类如此严重的推崇维护,实在是本世纪乃至本世纪之前所有科学家们的大幸。
只希望将来有一天,不要再发明什么新理论,来将今天的某些科学推翻。
那样的话,置你们于何地呢?自己打自己耳光么?
所以,最好的将来就是再也不要有科学的进步了,就维持眼下的认识已经足够了,适合你们的眼界。

另:本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蹲在这本书上就书论书,搞不明白为啥楼上楼上一系列,非要一直执着的被江本胜障目,确实不知道是谁蛋疼。

地球人的逻辑系统是二元性:[非真即假]
宇莫星人的逻辑系统是四元性:[真,假,是真是假,非真非假]

不需要来辩论这个宇莫星人存不存在,上面两句的关键词是逻辑系统的区别。

总结一下:
楼上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展现了 [非真即假] 这个逻辑二元性。
而本人从一开始就是持的 [是真是假,非真非假] 观点,完全就不是一个逻辑系统的物种,所以,允许你们当我是白痴好了,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
如此。皆大欢喜。

Guo Hang 2012-07-05 19:44:35

1、 亚里斯多德? 2000多年前的人了 那时候还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
2、不一定是错的,但是不能成为科学的一部分。
3、界限不是绝对的,科学界的争议也很多。但是科学界对江本胜几乎是一面倒批判的,如果你发现有哪个科学家支持他的,请明确说出来。

支持这本骗钱烂书的人,不是书托就是脑子一团浆糊的,各种转移话题,各种逻辑混乱,各种无知。来这认真辩论的真是闲的蛋疼

檀木 2012-07-01 18:07:00

我都要哭了,您的逻辑太强大了!

妖娆棉花 2012-06-28 13:32:55

“正经的科学家”。。那么,先偏题一下,在亚里斯多德的某些理论被推翻之前,他算不算正经的科学家?

还有被“被科学界一致承认”这个问题,如果整个科学界在某段历史时期内,比如50年100年,甚至500年,都无法承认某个观点,是不是这个观点就一定是错的?

这个世界不是黑色,就一定要是白色?不是对的,就一定是错的?这就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唯一出路,只能二选一?

Guo Hang 2012-06-28 13:19:23

9楼注意了,我没说常识一定是对的,但是这能说明违背常识的就是对的吗?
举哥白尼和爱因斯坦的例子就更搞笑了,这两是正经的科学家,他们的发现都是有过硬的理论和实验证据做支持的,并且通过论文/专著被科学界一致承认的。
江本胜做到没有?他的证据呢?被什么人什么机构认可的?如果你觉得他的研究是伟大的成果,只是被打压被埋没,那么他应该先想办法得到科学界的承认,而不是忽悠不明真相的大众,否则就只能当民科或者骗子对待。
你说批评此书的网友是“盲目批判”,网友的批判基本就集中在一点上:传播伪科学。请你说说怎么就“盲目”了。

妖娆棉花 2012-06-28 13:18:39

我说话的目的很简单------看见一些人盲目批判这书,其实跟盲目崇拜一样愚蠢。

还有楼上那谁提到科学常识,我只是觉得-----如果科学贫瘠到靠常识来进步,那么科学就真的完蛋了。

袋鼠Ian 2012-06-28 11:36:24

说得就是你这种不可知论的趾高气昂啊。。还有推卸责任的说法。。不然你说说你说话的目的啊。。
至于科学是不是唯一钥匙。。我只知道科学解决了很多帮助了很多。。而且这本书的原理错了而已。。
科学正义你怎么不举文革的例子。。时间地域结果都完暴希腊好么。。

妖娆棉花 2012-06-27 23:11:29

哈哈。多可笑。楼上,难道你没发现你带错帽子了?

“怎么还有人真想从科学的角度来为这本书辩护”,这句话,你是在说我?我横看竖看,都没看见我在哪来,用什么科学立场,来维护过这本书

这个“维护”的帽子是你强加给我的,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谢谢。

再者,谁能明确无误地回答一下,这个世界,只有科学是唯一能解答所有问题的钥匙吗?只有科学是唯一真理吗?真的吗?

苏格拉底在世时,整个雅典人民的正义感科学感,如你们现在的正义感科学感一样,可惜,历史证明了,愚蠢的是雅典人民。

袋鼠Ian 2012-06-27 22:50:41

真讨厌楼上那种不可知论者的趾高气昂。。说那种软绵绵的话根本不需要任何知识和责任。。
至少书中的论证很多是被轻易证实错误的。。动机也被果壳的几位编辑调查了。。你说喜欢图片宣传真善美什么的我都认了。。怎么还有人真想从科学的角度来为这本书辩护。。

妖娆棉花 2012-06-27 01:41:02

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积累的各种偏见。-----爱因斯坦

送给楼上。

科学常识。看到这个词,忍不住乐了。不知道爱因斯坦若看见这句“科学常识”,会乐成什么样子。

《天体运行论》发表之前,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SO,哥白尼肯定没有科学常识,否则日心说如何诞生。

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与时间的幻象,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等概念,SO,爱因斯坦也肯定没有常识,否则又何来相对论。

。。。。。

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凡是明确的,都是可疑的。比如楼上这么明确的科学常识。嘎嘎。

Guo Hang 2012-06-26 20:24:24

谁主张,谁举证。作者忽悠了一堆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东西,拿不出任何有效力的证据,被质疑后还继续忽悠,这种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任何有正常是非观念的人都应该痛打之。


妖娆棉花 2012-06-13 23:24:25

哈。我刚看完了这本书。话说排在你前面的那三篇书评,我就看了个贴名,连点进去看的欲望都没有,直接就点了你这个评了。

因为我知道,他们那三篇毫无看的价值,就跟对牛弹琴一样,纯粹是浪费时间,甭指望牛会懂得欣赏音乐。

刚看完的时候已经写了几句小评。转过来吧。

果然是,上善若水。书里的一句话很有趣:“假如把太阳系比做人体的话,也许地球承担的就是肾脏的功能。”宇宙这么大,人类的知识这么有限,就像二维蚂蚁看不懂三维人类一样,三维人类又如何去判断四维五维等该怎样怎样?看见一些人盲目批判这书,其实跟盲目崇拜一样愚蠢。

再加一句,那些不但盲目批判这书,还盲目批判对这书表示了一点好感的所有读者,简直愚不可及,豆瓣啥时候开始搞一言堂了?

花开的声音 2012-06-13 08:59:50

江本胜欠缺的是一份严谨的实验报告和一组实证研究数据 不然也不会引发这么多的讽刺和谩骂了

关于他的实验方式 说是贴上一张写有字体的纸条 这个我确实就有点怀疑 字体谈何波动 ……

但是总体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 也应当鼓励推广的 当然贴上哲学之类的标签比较适合

这本书的本意也是宣传真善美 只不过是用水的形式来体现 关于它的科学精神是真还是伪 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的
有力气在这里自以为是的批判 你不如先花上十多年的时间去做一个实验来看看啊 亮出你的数据 亮出你的证据 不然你就没有资格在这里自以为是的咆哮!!!

袋鼠Ian 2012-06-11 13:26:35

额。。还抱怨上了。。咳咳。。
我自以为只是理性感性分得很清楚。。人格略分裂。。
例如我希望世界和平。。但是看到那么多人蚕食地球资源就希望来次大屠杀或者世界大战。。
话说。。“除了人之外,这地球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这话好美。。可惜是错的。。例如水没有生命。。
你去搜狐看看孙海英的微博。。人家还觉得不信仰基督教的人。。以及农村人都是没教养没信念。。失败理所当然的人呢。。基督教大部分教义教人向善。。所以我们都应该信仰。。并且攻击其他人么。。
至于技术掌握的问题。。我觉得大部分爱好理工科的人都有追求严谨逻辑真实之类的东西。。这些给我们带来快乐也无可厚非。。
爱和感恩并不一定要从优美的语句、感人的诗篇还有漂亮话里面获得的。。环境工程专业从原理上了解污染源并得出最高效的方案。。这难道不是爱我们自己爱我们身边的生物爱我们的子孙后代么。。
我其实觉得这本书里面的图片还是挺好看的。。不过最后还是举个例子说明我为什么反感这本书。。麦兜妈妈告诉麦兜:“从前有个小孩说谎,第二天他就死了。”道理对了,方式错了。不应该说谎的理由很复杂,但是不是我们不解释,或者草率主观处理的理由。

阿月仔 2012-06-11 00:50:06

嗯,基本上世界就是有ls这类工科生才会产生这么多纷争的。无论科学还是不科学,那都是人说的,除了人之外,这地球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科学实际上是双面刃,把握好度才能获得更好的应用,要都是像你这样,没几年估计地球被搞爆了,大家也别谈什么爱与感恩了,反正在你们眼里,只有眼前你们所谓的科学,你觉得这些技术被你掌握了?还是你被技术掌握了?身在圈里却不知道圈外的无限世界,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好。

袋鼠Ian 2012-06-10 18:28:31

我支持你这种平和中肯的态度。。可惜这本书的确距离科学太远。。作为工科男我是很反感借伪科学来宣传价值取向的做法。。不能因为宣传的是爱就不去反对他。。尤其反感那些“宁可信其有”“他招你惹你了”“你做完再说别人”的言论。。
不过也好。。让我知道世界上的各类人群比例。。

东方快车 2012-06-02 14:02:55

对这本书的观点, 我也有很大的怀疑, 不过,我想在有更权威的认定之前,我们的看法都只能是一家之言。当年蔡元培先生研究《红楼梦》提出八个字:“多歧为贵,不取苟同。”谁也不应该声称关于《红楼梦》的阐释独他正确,更不能压制封杀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哪怕是自己觉得最刺耳的不同见解发表出来,要有平等讨论的态度、容纳分歧争议的学术襟怀;当然,面对聚讼纷纭的学术争议,又要坚持独立思考,不必苟同别人的见解,在争议中从别人的批评里汲取合理的成分,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这才是一个有襟怀的人在讨论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如果自己没有接受别人批评的雅量,不敢面对别人的质疑,那就不要在公共场合去用自己的个人之见去攻击别人。当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用删帖的方式进行回击,真是贻笑大方。

松莉 2012-06-02 11:14:46

我不认同这本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