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一本书_活着·蜕变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摄影 > 活着·蜕变 > 现实主义的一本书
书生拍案 活着·蜕变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29 08:08:26

现实主义的一本书

现实主义的一本书
那天,我在浏览豆瓣时自言自语:烈日灼心要上映了,估计是部好电影,至少是符合我口味的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然而,实际上,我对于这个词的含义并不十分了解,只是一种直觉的运用,带着一贯的附风庸雅、故作高冷痕迹。
而我今天一早用一个多小时读完的一本书,应该也是我说的现实主义题材,书名《活着 蜕变》。这书是腾讯新闻旗下《活着》栏目的衍生品,200多页的书中,图片占据了七成以上的篇幅。我对腾讯新闻有好印象起源于一次对谈,对谈的一方是已成敏感词的艾虎子,一方是当时的腾讯新闻中心总编李玉宵,从他们的对谈中,我看出李玉宵具有一个媒体人应有的良知与担当。刚搜索知道,李玉宵已从腾讯离职,但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媒体的社会担当、现实关怀,说明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与当年李玉宵留给我的印象是一致的,这是本不错的书,或者说至少是符合我口味的书。
全书一共讲了9个故事。我对2、4、5、6、8这五个故事最感兴趣。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前棒球运动员,专门寻找孤儿和打工子弟来进行棒球训练,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故事。的确,这种运动与这些孩子的身份有点违和,如果按照日常的生活轨迹,这些孩子接触到棒球的机会很少,但同时他们的成长环境又造就了他们刻苦的品性,进而帮助他们取得骄人战绩。第4个故事讲的是河南某高中备战高考的故事,那一张张照片,有我15(打出这个数字时我的心颤抖了)年前高中生活的即视感,温暖亲切。第五个故事讲的是大学生暑期打工,我读来颇感惭愧,再度想起逝去的母亲,蒙昧如我、荒废如昨的大学时光。第六个故事讲的是农民工作家王二屎。王二屎的偶像是韩寒,而韩寒的《一个》杂志帮助了王二屎。第八个故事,讲的是刘霆变刘婷,男人变女人的故事。这让我想到了“完美”的金星,想到了前两天刚读完的《behind the red door-sex in china》——一本用英文写成的社会学好书。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宽容程度的提高,就是对异于主流的个人选择的尊重。这个议题能进入媒体的视野,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如上所述,这本书七成以上的篇幅被图片占据。于是,图片就值得单独列出来说一说。由于经常被老婆批评拍照技术很烂,我前几个月专门研究过相机的操作并且用心实践。我曾多次比较过两种赞叹:一种是牛,一种是真牛。比如听人弹钢琴,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好听,看弹奏者十指如飞,觉得很厉害;但还有一群人,他们练过钢琴,有过手把手的经验,他们的赞叹就更深一层。前一种的赞叹可被形容为“不明觉厉”,后一种则是佩服到“五体投地”。我对本书里的几张配图,佩服到五体投地。
利益可能相关声明:本人所读此书乃出版社所赠,以上所写纯属个人观感,仅供参考。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