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命题,是看完《洋镜头里的老北京》这本书后不禁作出的假设。这本书是一个在北京开设德国照相馆的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逊,于1933年到1946年拍摄这个城市各行各业的人物与方方面面的社会风情的一个影像集合。这一时期,可能是这片王土最失落的一段历史,八百年中第一次失去了这个国家首都的地位,而回到了旧的称谓北平。但是,辩证法的角度上看,放下了都城光环的20年,却可能是北平最快乐和惬意的时光,所以,黑白老照片上的城市若延续至今,这种假设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暂且恢复旧有之称呼北平,穿越一把平行宇宙:
首先最显著的是,圆环套圆环的大饼城可能摊不起来。摊到四环,可能就到外环了,而现在的二环,原来用金元砖明清瓦修的城墙,门楼和护城河形态很可能会依旧,四九城也不会在四九年后被装修敲掉,即使是除四旧,也不会除得那么干净,可以对比一下如今的南京和西京,你就知道拆迁工作量之大了。而且,城墙上的弹痕累累,无不讲述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的烧杀抢掠,简直就是生动现成的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省去了为帝国时代城墙捶胸顿足的清华梁先生,可以稍稍放松些,我们或许可以在改革开放时候还能聆听到大师的教诲。
在城市的Y轴上,现实中世界上最大的广场的所在地,遵循着视线先收后放的原则,可能是会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化长廊,或者是历史商业街,中轴线或比今天尺度小些,自前门延伸到钟鼓楼。X轴上,长安街上,虽然挂着“中国”大牌子的单位少了,但是依然是最繁华的主干道。曾经作为整个城市背景的灰色四合院,倒是不见得会比现实中多保留多少,毕竟降低了首都历史风貌整体控制的力度,加上城墙内六个海这样的稀缺景观资源的卖点,精明的开发商们会让中轴线以西产生很多大型高容积率的高端生活社区,广告词可能是:阜内SOHO,让你站在阜成门边看北海。当然梁先生和林先生此时可能要为保留灰色背景而忙碌。不过,鸟蛋,鸟窝和裤衩门,还有还是效果图中的国家美术馆,国学中心,会存在于另一个首都城市中,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即使没有国家级的科学院,工程院和国立中央大学等众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本部,清华,北大,燕京和辅仁协和等高校的名望和优势,依旧可以撑起北平“中国的波士顿”的称谓,这里依然是中国头脑风暴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不过,北平市的全国高考分数线可能要比现实高一些,这样津市与冀省的考生,心理会平衡点,但是齐鲁省依旧会会最先放开户籍,吸引外地考生。外地生源的学生数量也会有所提高。当然,高校集中的海淀区的学区房价还是会很高,毕竟还比邻西部玉泉山颐和园的优质景观资源。
现代化对于每一个有特色的城市,都是一种诱惑,但是穿梭于剩下的原汁原味的,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域胡同之中,北平的市井氛围浓郁依旧,遛鸟的,卖金鱼的,捣腾古玩的街巷依旧红火,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德云社里仍然笑声不断,戏院里依然歌舞升平。不过老北京与外地人,关系会更融洽,在这个城市生活的门槛和成本,也都会有所降低。
空气质量不会改善多少,因为即使书里的年代,西北风就开始从戈壁上向东运送沙尘,不过如果测试PM2.5,化学物质的含量可能会低些,毕竟一年一次和五年一次的大会,摊到哪个城市,都是一笔巨大的花销,都不容易。
联想到此为止,言多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