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裂缝》的开端,我觉得这是《呼啸山庄》或者《蝴蝶梦》。
看到前半,我觉得这是《情人》和《荆棘鸟》。
看到后面,我觉得这像日本侦探小说。
看完了,合上书,想起片段评价称它为同性恋题材小说。
是吗。
特意去查了Sheilar Kohler性别。其实从文笔中能看出,带着主观视角和情绪色彩的细节描写,是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国外小说惯有以大背景场景开始的景色描写,对植物纲目的详细描述,短片闪回似的细节里已经有了暗示与预言。现状与回忆拉开了一个故事的序幕,炎热与伪装都欲盖弥彰,悬疑小说似的开头有种直插主题的快感。已经中年的女孩们带着生活的满目疮痍和共有秘密心照不宣的欲言又止出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已经有种预感:这是一场带着秘密的聚会。
书里自问,是因为校长的召集力吗?
其实这是一出罪案的共犯们,依循着“罪犯一定会回到罪案现场”的犯罪心理学规则,回到了她们的现场。
读者急欲看到她们的目标和猎物,但作者笔锋一转,开始解释书名的意义,以及另一个主角G小姐。
就像《蝴蝶梦》里的丽贝卡一样,G小姐的影像如此强大,背景如此复杂,性格如此鲜明,几乎让人以为,她就是这本书独撑场面的主角。
而要到看完,你才能明白,这本书的主角是谁。
英国近代的寄宿制或教会制学校一直为各种文学作品诟病,这本书里的学校也类似,虽然作者写到当时的南非已独立出新国家新社会,但偏远的地域、简陋的条件、对金主的依赖、环境的封闭都与旧时的学校一脉相承。其中最大的缺陷在于教师队伍。学校的教师统统是“犯了轻罪”的女性,虽然对于轻罪没有详细描述,但在封闭闷热没有理性与规范引导的世界里,所有轻微的阴影最后都会被放大。
尤其当事关欲望。
G小姐从穿着、言谈、思想和举止上都独树一帜。看到最后你也不能确定她的身份到底是如她自己所说,还是像成为她敌人的威利斯太太的话,但在那个尼姑庵似的女性环境里,她来历不明的特权、鲜明的形象、煽动般的激情话语都表达出——她是欲望的主导。游泳队则是她体现控制、影响与独特地位的一个符号。
但从一开始G小姐的宣讲就向读者揭示,G小姐的力量只来自欲望的能量。而当她碰到条件优越、见识广博的费雅玛时,她才真正发现自己一直扮演而想成为的角色。费雅玛轻易折服了她,就像光照亮黑暗。与其说G小姐渴望费雅玛,不如说她想成为费雅玛,就像《青衣》里的筱燕秋渴望成为春来。
当你无法成为一个东西时,你会占有它以满足你的欲望,而它不让你占有时,你会摧毁它以表现你的能力。
何其相似。
在费雅玛来之前,游泳队年轻的姑娘们一直陷入在G小姐以夜谈、诱惑和话语组建起来的特别氛围里。而这12位女孩也各有特色,她们分别代表着忠诚、美丽、理性、柔情等等。随着情节的延续,读者会不时在她们的只言片语中发现尖利的真相闪光,但这些随即都淹没在四周的酷暑、对人性的压抑、G小姐的控制中。她们被G小姐引导着沿着欲望的路径沉降,无数次夜谈和超量运动消耗着她们的能量和头脑,不断被G小姐似是而非的话语魅惑。她们自己当然没有发现自己身上的真相闪光,更没能从这些重重包围中突围而出,成长出更圆满的自我。
于是她们最终错过了能逃离这场悲剧的一条出路。
游泳队女孩对G小姐的崇敬与爱慕并不是欲望那么简单。青春期的女孩子们被限制在这个热带贫瘠的平原上,身体里的骚动和变化只能通过运动宣泄,也没有正确的性知识引导,必然像不断发酵的馒头,最后从面粉变质为一个膨胀、酸味的固体。她们所有的期盼、想象和崇拜都给予了最融合男性与女性特质为一体的生物——G小姐。
书里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描写,女孩子们面对令人陶醉的场景会看到母亲的形象,是在暗示什么?
崇高至上的G小姐,不仅是她们的教练、她们的导师、她们的爱人、她们的欲望,还是她们的父亲母亲。尤其是母亲。她们想膜拜她,成为她,讨她欢心,让她满足。
所以费雅玛说:“我做了你们叫我做的。”
最清高的费雅玛,最公主的费雅玛,最不合群的费雅玛,最美丽的费雅玛,最特别的费雅玛。
她唯一的罪,就是她的特别。
曾有部电影我已忘了名字,是说某大学里的老师为了验证纳粹德国如何能将全国人的理智和激情控制于一,就在学生中进行了一项社会实践,让他们组成一个小型社会,以严格的纪律和集体主义思想作为社会核心。很快那些从小在西方自由主义社会长大的孩子们就形成了一个无比规范和团结的集体高压。而在这样的集体高压中,任何与集体理念不符的个体都将被规范,或被摧毁。
费雅玛是特别的,她的地位、学识、运动都加剧了这种特别与另外12个女孩的差距,而最终让她们反目的是G小姐对费雅玛的痴迷和欲望。费雅玛以往生活的封闭环境让她完全没有在残酷的青春团体中存活的经验。最终,她成为了被集体排斥、孤立乃至摧毁的牺牲品。她在死的前一刻还笃信自己是最好的,而集体并没有接纳这个最好最特别却不感恩的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最优秀的孩子会得到父母最多的关注,另外的孩子会付出更多去博取父母原本应平等给予的情感和关注;当最好的孩子出现不顺从父母的举动时,另外的孩子会表现出比父母更大的攻击性,为了捍卫父母,其实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
何其相似。
G小姐就是裂缝吗?裂缝代表的是本书腰封上写的迷恋、渴望吗?
这本书里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G小姐的经历和私欲?女孩们的残酷无知?学校教育的失误?贫瘠落后的环境?
不仅是G小姐、女孩子们和那个学校,女孩们长大后的“成功”都描写着在那个严酷的历史时代和社会里,没有灵性和理性的生活对人性阴暗面的促生。而女性是最低一层。在只言片语的描写里,读者能看到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亲子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地位的反射。但作者没有一一深挖,而是选择了最显而易见又最深层复杂的因素——欲望。
这里的欲望,都不是单一的欲望,而是多重因素、多人交替影响,最后将人压倒。
黑暗的裂缝深不见底,到最深处的阴影,那里产生暗红的火焰和地狱的景象,是人所无法想象。
将人性沿着裂缝向下的无限可能揭露冰山一角,作者只做陈述,未做定论。
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但丁 神曲 地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