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如何毁掉外国文学的又一例证_钢琴教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女性 > 钢琴教师 > 翻译是如何毁掉外国文学的又一例证
易璟笙 钢琴教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3-25 23:03:46

翻译是如何毁掉外国文学的又一例证

我阅读的嗜好很怪,如饥饿无比的饕餮,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必定要到最后一页,作为阅读的尾声,断断续续去看一部作品,我认为无法彻底投入身心,沉浸到作者在小说中营造的氛围(当然,那些差劲到不得不让人停顿一会,甚至没法吸引到读者投入的快餐作品除外)。

但是这本《钢琴教师》,我直至今日才看完,从我高中时买来,到我硕士毕业两年,经过了八年时光,才断续地、真正地看完这本书。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
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烂了。

阅读译者后言的时候,看到他自谦为了这部作品,花费了许多力气,一开始从不被获批出版就心仪此作,到借诺奖东风得以面世,最后决定翻译的语言忠于原文。

在近几年的翻译作品中,“忠于原文”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力不从心的译者至高无上的尚方宝剑、无坚不摧的挡箭牌。
句式不畅?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语句平淡?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词藻枯燥?因为我们忠于原文。

嗐,得了罢!这样老调重弹的借口,能持续骗倒多少年的读者?

君不见,法兰西、翡冷翠,这些信达雅具备的词语,比起法国、佛罗伦萨要有多明珠熠熠;多少经典外国小说、诗歌,到现在沿用的,仍是清朝晚期、民国、建国初期的译者版本;甚至我所学的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出国归国,被奉为权威的,始终只有一本从前的《元照英美法对照词典》。

本作的毛病与许多翻译版本一样。句式不畅,节奏混乱,语句平淡。长短句的应用不明显,以及排比、连续句式的运用十分贫瘠。奥地利语是以德语为基础的,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奥地利语、德语、英语。作为略懂德语皮毛的我,知道德语是非常难的,语法、词性、时态的难度,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几倍,但不要认为是德国人的严肃令到德语硬邦邦,连同文学作品都索然无味。不少热情得令人窒息,羞涩不敢直视的诗歌,都是用德语写成。

我看过的奥地利作家的作品很少,女性作家的作品的话,这本更是唯一一本。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此作,是如同暴风雨般快速、宣泄般倾倒的开场。她在对外界的敏感上,与波兰作家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她更为大胆,没有他们略为约束的理性收敛。本作尽管是完全的第三视角,也能通过主人公感受到作者的疯狂、沉浸在故事中的不可自拔与迷乱。被扭曲的人性,一旦受到释放,其疯狂原应让读者尉为心悸,但是在味如嚼蜡的翻译之下,只让人感觉到想快速翻页而阅。

衷心希望译者在进修外语的时候,切勿忘记在中文素养上有所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谷歌翻译,在未来几十年,科技还会继续日新月异。曾有人预言字迹千变万化,手写识别很难达到100%准确,但现在手写识别率已是过去五年前的翻倍,所以,我们谁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机械翻译已能达到正确率90%以上。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我们还会需要翻译得如同机械般生硬的“人”译吗?

翻译,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

展开全文
有用 23 无用 6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翻译是如何毁掉外国文学的又一例证”的回应

Debussy 2016-11-25 09:57:54

何苦找借口

眼泪流回去 2013-04-30 14:03:19

N年前看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自己理解不够读不懂,后来重看再加上你的书评,我才恍然明白,都是翻译害的!现在买外国小说就像赌博,不知道翻译的水平到底如何。相比而言,台湾的翻译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