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力致中国读者_演讲力致中国读者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演讲力 > 致中国读者

演讲力——致中国读者

◆致中国读者◆--------------------- 共同的演讲 1971年这本书首次在英国出版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演讲者会面对多样化的听众这个问题。我在福特希尔大学教了25年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同样的文化和道德背景,对我引用的文学、历史和政治文献十分熟悉。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开始变了,我必须在本书的新版本中加入新内容。来我们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从1990年起,总共有 来自70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到我校学习。我无法再指望班上所有人都能理解我们那辈人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事件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例如,在淘金热时期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居者对加州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现在我意识到,假如听到"49人"这个词,我的一些听众和学生脑子里想到的仅仅是旧金山的一支橄榄球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法领会民权运动或者妇女解放等重要事件的意义,因为他们没有研究过这些事件,他们没有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年代生活过。在说到"玻璃屋顶"[玻璃屋顶是指在公司企业和机关团体中限制女性晋升到某一职位以上的障碍。--译注]和"平权措施"[在美国,平权措施是指给少数族裔和女性提供教育、就业方面的特殊照顾的政策。--译注]时,我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明白我要说的是什么。作为教师,我的任务和所有演讲者一样。我必须知道哪些东西是听众不知道的,我必须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表达我的意思。 在本书后续的版本以及我的授课中,我在谈到听众分析的时候,加入了与文化多样化相关的内容。演讲者的第一规则是要从听众所在之处触及听众,而不是从你的希望之处触及他们。如果所有学生或者听众都和我属于同一政党,我会十分高兴。如果他们都喜爱戏剧和诗歌,到过我曾经到过的地方,看过我曾经看过的表演,读过我曾经读过的书,我会欣喜不已。我希望他们都学过地理,玩过高尔夫,是环境保护组织的成员。不过我知道事情不可能总是这样。我会讨论这些事情,传达我自己的热情,不过我得认识到我的经历和他们的经历不一定相同。我得用某种方式将我知道的东西和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中某种类似的东西结合起来。例如,我要如何向一个从没吃过草莓的人形容草莓的味道? 在准备写这篇前言的时候,我读了能读到的所有关于中国文化的文字。我很高兴地发现中国宪法第二章第35条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一条规定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的内容在实质上是相同的。这也许是我们两国拥有的最根本的共同特质,而且也是研究口头交流的最根本要素。如果 一个社会的法制框架中没有包含这样的概念,研究演讲就毫无意义。 正如你看到的,本书提到了文化差异,不过本书也寻求相似性。我拥有的是工业化国家的西方教育背景,受到了更多欧洲哲学家的影响,而不是亚洲哲学家的影响。本书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基础上的,亚里士多德对西方社会的建构有着深厚的影响。并非每个美国人都知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平均而言,美国人对亚里士多德知之甚少,而且很难举出某个例子,说明他们自己的行为受到了哪个早期希腊哲学家的影响。不过,影响确实存在。我猜想在中国也是这样。有多少人能够或者愿意说老子或孔子对他们的思维或行为有重要影响? 在将本书翻译成中文时,我们能找到东西方思维的共同点吗?比如,我们能比较老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吗?两人之间相差300年的历史,分处不同的半球。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控制环境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老子认为应该接纳环境本来的样子以达到心灵的宁静。我们能调和这种差异吗?控制论和接纳论如何对等?如果有对等之处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目标本身--寻找共同点并达到思维和谐的目标。我想两位哲学家都认为对智慧的追求始于对个人自身的了解,人们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要接受客观世界的现实。两个哲学家也都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需要定义和分类。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我们是有办法在东西两个世界展现演讲和劝说艺术的价值的。 在本书以及我的教学中,我着重强调演讲的道德规范以及要保持听众和演讲者之间的诚实关系。学生并不总是愿意听这些。有些学生更愿意学习克服焦虑的诀窍以及如何事半功倍,但这并不是我要教的。首先,"诀窍"并不存在。演讲的力量蕴藏在演讲内容的意义以及组织的条理之中。成功发表演讲意味着演讲者要听自己讲话。不过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信誉证明"--听众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信赖演讲者的话。演讲者必须讲真话。当信任被打破,听众无疑是输家。不过从诚实和自尊上讲,演讲者也是输家。罗马哲学家昆提连说,演讲的质量应该从"口才不错的正直男性"这个角度来衡量。换言之,在评价一篇演讲时,演讲者的品性和演讲的内容或发表情况同样重要。 我的研究领域包括口头沟通的各个方面。演讲也许是演讲艺术中定义最清晰的一个分支。我也推荐想要培养劝说和教学技巧的人来学习这门课程。不过对那些对解决问题和做决策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最佳课程。区别在于,前者是关于最佳解决方案的教授,而后者与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相关。在小组讨论课程中,我的教学依赖学生听取他人想法、权衡其价值并且将好想法融入对所有人都有利的解决方案的能力。目标是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是说服其他人接受领导者的结论。 最近,我们学校在演讲艺术课程中纳入了人际沟通。人际沟通考察的是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动机、感知和预期。该理论认为所有面对面的沟通都是相互影响的,意思是信息是双向流动的。它帮助人们在感情层面和认知层面上相互理解,将控制欲或评价欲放在一旁,形成诚实和接纳的关系。人际沟通并不属于传统演讲的研究范围,它更倾向于行为科学。 虽然演讲是本文的首要主题,不过要想全面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应该接触一些更宽泛的沟通理论。当站上讲台时,演讲者需要感知听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如果不这么做,演讲者是会面临危险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和美国的共同之处是科技。我任教的城市在加利福尼亚,位于硅谷的中心。这里和中国的经济特区,比如深圳,在很多方面很相近。互联网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掌握了数字世界的语言。现在,我们有了沟通方式,那我们要互相说些什么呢?科技进步提供了沟通工具,那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者的睿智和观点就必须尽快与之匹配。 (美)约翰·哈斯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演讲力》其他试读目录

• 王强序
• 致中国读者 [当前]
• 原版序言
• 演讲:历史和理论
• 亚里士多德和修辞艺术
• 让我们为他人所理解
• 沟通模式
• 目录
• 沟通始于听众
• 准备见听众
• 发现共同点
• 倾听和反应
• 演讲的主题、目的和内容
• 组织和大纲
• 信息式演讲
• 思维和推论
• 劝说式演讲
• 演讲者的情绪
• 发表演讲
• 符合道德标准
•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