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否认自己的曲线支持通货膨胀理论,至少在构建这条曲线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发现不过是提炼出了一个人所共知的想法。但是那些希望找寻到一种科学来应对现实世界的种种混乱、神秘和变化莫测的经济学家们,却带着学术上无法言说的信念与喜悦绊倒在了这条曲线上。看起来,某个数字的通货膨胀率似乎总是精确地与某个失业率相对应。因此在逻辑上可以认为,如果政府想要达到某个假定的失业率(多数情况下是降低),就需要进行干预,制造预定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调整税收和利息水平,并增加开支项目。反之,如果政府需要某个假定的通货膨胀率(多数情况下也是降低),也同样可以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同时,由于政策的成本是可以预测的,因此人们就能事先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进而实施计划。 很快,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程度和范围内构建和提炼了各自国家的菲利普斯曲线。在整个西方学校的经济院系,学生们都在学习设计和使用这种曲线。1960年,根据美国的数据的第一条曲线完成。两位执笔者之一是美国经济学通用教材的作者保罗R26;萨缪尔森,之后他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美国,失业率如果在3~4个百分点之间,就可以看做是充分就业,那几个百分点代表人们正在改换工作,或者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在瑞典,失业率要在百分之一或更低的水平,才可以看做充分就业。制作菲利普斯曲线时需要具体考虑每个国家不同的习俗和期望。 美国的目标是将失业率保持在4%或者更低。历史上与此相对应的通货膨胀率是3%或更低。这就是跷跷板的平衡点。1964年,失业率升高至5.2%,无须担忧,通货膨胀同时也降至1.3%,只需通过某种手段提高一点通货膨胀,平衡就可以恢复。这种微调策略使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误以为国家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期,经济周期就要破解,再也无须担心任何危机。 但是到1967年,通货膨胀并没有抑制失业的严重下滑。之后,通货膨胀变得更加厉害,而且完全无法抑制失业。起初,这种经济表现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异常,只是被人们当做一种暂时的变异,并且每过几年,就会出现各种新的解释理由:没有为支持越南战争提供充足的税收,然后,油价的上涨又成为最流行的解释。不过早在1971年,一些凯恩斯主义者就开始怀疑对曲线的信任可能是一种误导;到1975年,当美国的失业率达到8.5%,通胀率达到9.19%时,包括萨缪尔森在内的大多数凯恩斯主义的信徒不得不承认,尽管他们还不知道原因,但大家的确上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当。 抛弃这些曲线令凯恩斯主义者痛苦,因为他们失去的不止是一种技术或工具,他们失去的是对整个凯恩斯理论的信心。某种经济理论如果不能奏效,那它就必然会被质疑;否则,人们就要怀疑那些负责实际运用的经济学家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