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撰写过一篇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报告,探讨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若干新兴经济大国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中,全球经济增长将会由四个人口众多且有经济雄心的国家来推动,它们分别是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我也用这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造了一个新词,即“BRIC”(金砖四国)。 从那以后,金砖四国这一简单术语基本上决定了我大半生的事业。即便在当时,我已不再把这四个经济体当成传统的新兴市场看待了。十年后的今天,我更加迫切地希望全世界都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金砖四国以及其他后起之秀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 2008年9月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人都在说,金砖四国的传奇故事恐怕要就此结束。我也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担心。信贷危机爆发后,金砖四国的股票市场应声下跌,跌幅超过发达国家,全球贸易似乎要遭受永久性的创伤了。不过,后来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恰恰是金砖四国理论真正成熟的标志。金砖四国不但战胜了世界经济地震,而且发展势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劲。 我的研究报告在当时并没有立即引起轰动,大家对我的观点也不觉得蕴涵了特别深刻的意义。我在分析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写道,当时的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国虽然只占世界GDP的8%,但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在未来十年将会大幅增长。我注意到,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意大利,意大利是七国集团这些超级经济大国中根基深厚的成员。中国将会在未来十年中逐一超过七国集团的多个成员。我预测,再过十年,金砖四国,特别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将会大大加重。世界必须加以重视。 我预测,在当时看似无望实则处于有利条件的巴西,其GDP将在2011年“接近意大利”。实际上,巴西2010年的GDP约为2.1万亿美元,已经赶超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其他三个金砖国家同样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例如,在2011年的头两个月,我们就了解到:中国GDP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廉价航空公司印地高航空(IndiGO)订购了180架空客A320s飞机,规模达到欧洲老牌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的2/3;俄罗斯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 金砖四国的表现全都超出了我在2001年的预期。这些最早的预期在当时某些人看来是耸人听闻的,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似乎已经过于保守了。金砖四国的GDP总量从2001年的3万亿美元左右增长到11万亿~12万亿美元,翻了两番。世界经济自2001年翻了一番,其中有1/3的增量来自金砖四国。短短十年间,金砖四国GDP增长的总和是美国的两倍多,相当于再造一个日本和一个德国,或者相当于再造五个英国。 有观察人士称,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被夸大了,因为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出口确实对中国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2008年信贷危机爆发、美国等国消费需求随之下降后,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对于印度,国内需求一直是其过去十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消费者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将逐渐成为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然,美国信贷推动需求增长确实在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作用,但从2008年以后,美国陷入困境,难以自拔,而金砖经济体却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这就足以说明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分析数据,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金砖四国的个人消费迅猛上涨。2001~2010年,中国国内消费增长了1.5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英国经济的规模。其他三国的消费增长也不相上下,甚至还要高一些。今天,金砖四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将近20%,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还不到10%。金砖四国之间的贸易增速更是远远超过了全球贸易的整体增速。 由于金砖四国的成功,很多其他国家自然而然就会为争当下一个金砖国家而使出浑身解数。我每次看到印度尼西亚的朋友,他们都会三番五次地暗示我,BRIC确实应该改为BRICI,墨西哥决策者也告诉我,BRIC应该改为BRICM,土耳其决策者则希望改为BRICT。 2003年,我在高盛公司的同事多米尼克·威尔逊(Dominic Wilson)和露帕·普鲁修撒曼(Roopa Purushothaman)发布后续研究报告《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通往2050之路》(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将我之前的分析延伸到21世纪中叶。2他们在报告中写道,到2035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2039年,金砖经济体GDP总量将超过七国集团。 这份报告开始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不过在当时,人们大都认为这不切实际。但我们后来的研究表明,一切皆有可能,而且中国的经济产量(即国内生产总值)最早可以在2027年达到美国水平,甚至还会更快一些。从2001年起,中国的GDP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6万亿美元,翻了两番。从经济上讲,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创造了三个新的中国。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很可能在2020年以前超过美国。 2005年,我带领高盛公司团队研究继金砖四国苏醒后的下一批发展中国家。我们提出了“新钻11国”(Next Eleven,简称为N-11)的概念,它们分别是孟加拉国、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和越南。虽然我们认为N-11没有一个能够达到金砖四国任何一国的规模,但我们预测墨西哥和韩国有能力在世界经济中获得同金砖四国一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N-11的概念和金砖四国一样,认可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大大超出我的意料。从投资人到全球决策者,很多人都在使用这一重要框架来分析全球经济变化。由于全球经济瞬息万变且变化巨大,这些框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用。金砖四国与N-11虽然不能说明一切,但实践证明,它们是切合实际且经久不衰的模型,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经济与市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