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真相爆炸性汇率制度_金融危机真相爆炸性汇率制度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金融危机真相 > 爆炸性汇率制度

金融危机真相——爆炸性汇率制度

20世纪90年代普遍发生的货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10年来折磨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混乱。然而,汇率危机的起源被大大地误解了,其中最流行的一种错误观念就是投机者应当对此负责。一些观察家指责国际资本流动是导致危机的原因。他们声称,货币"流动过快"对国际金融制度没有好处。无论是投机者假设理论还是资本流动性解释都不合理。 任何货币,即便是能够自由浮动的货币,也可能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而急剧贬值。比如,股市的崩溃、政治危机、自然灾难或者某个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崩溃,都可能导致一种货币的价值骤然跌落。 尽管所有汇率制度,无论是固定的或是浮动的,都会因为整个经济的崩溃而恶化。然而只有固定汇率制度会因为其自身原因而崩塌。在讨论20世纪90年代货币危机问题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些危机中几乎最普遍的汇率制度就是固定汇率制度。 当市场压力强迫一个国家使货币贬值或者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时,汇率制度危机,或者简单地说货币危机,就发生了。这种现象的根源通常在于固定汇率制度通过人为地给货币造成稳定而导致的各种经济扭曲。 这一章和下一章将回顾20世纪90年代所发生的各种固定汇率制度危机,包括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2年和1993年)、墨西哥危机(1994年)和东南亚危机(1997年)。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金融危机真相》其他试读目录

• 金融政策与管制周期
• 金融政策分析
• 反市场情绪的增长
• 关于危机和管制的另一种解释
• 外汇市场妖魔化
• 盲目崇拜
• 触礁
• 超越资本主义?
• 泡沫经济
• 货币供给构成和基础货币
• 内阁转向
• 日本经济的未来
• 爆炸性汇率制度 [当前]
• 固定汇率带来的扭曲
• 货币对冲机制
• 货币投机详解
• 1992年和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
• 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
• 强势美元的后果
• 泰国全线崩溃
• 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
• 马来西亚快速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