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湖里出大鳄,小江小河里照样有凶猛动物,早年间虽然交易所还没成立,但依托着几个小小的交易门面,沪深两地的股市照样是风生水起,群鳄纷争,多空大决战、政策、技术照样拼死搏杀,手法更彪悍。 只可惜这第一代的老江湖,到现在没留下几个了,20年股海生涯,不死者几稀?算下来众所周知的只有两个标杆性的人物从那时候一直奋斗到现在,一个散户—中国第一散户杨百万杨怀定,一个大鳄—阚治东。 杨百万历经几轮牛熊,虽然还进出股海,但现如今已经被人评为“靠讲课、卖书、卖软件赚钱,做的股票尽赔钱”;阚治东则历经申银、南方证券,在1996年炒作“陆家嘴”等“两桥一嘴”概念时名动天下、风头无二,最终却因南方证券坐庄“哈飞、哈药”折戟沉沙。留下的尚如此,那些被大浪淘沙淘走的,就更可想而知了。这都是后话,现在暂且不提。 杨怀定的故事,中国散户几近耳熟能详了。1950年生人,一直在上海铁合金厂当工人,工资先是每月36元,后来涨到了每月53元。1988年春节,杨怀定38岁,厂里仓库丢了1吨多铜材,因为杨怀定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所用的原料是铜材,弄得杨怀定一下子成了重点怀疑对象。后来虽然小偷被抓住了,冤情被洗刷了,但杨怀定心里总有点不舒服。1988年3月,他辞职了。 辞职后,杨怀定便投身到了买卖国库券的生意中。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门口的杨怀定,心里开始盘算起来,今天带来了2万元,如果2万元全部买下,一年就有 3 000元利息。而存在银行的利率是5.4%,全年利息1 080元。那多出来的近2 000元,远远超出在工厂的工资。于是他果断地把带去的2万元都买了国库券。 杨怀定以后描述当时的心情是,“买是买了,但是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一看,发现涨到112元了,我赶紧卖了,赚了800元”。一年的工资到手了,杨怀定心放宽了些,又开始突发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国库券买回来,再以112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就可以赚钱了吗?由于当时全国有7个城市都开放了国库券交易,杨怀定决定打听一下其他城市的行情。“那时候国库券行情属于国家机密,但当天的《解放日报》报道了上海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依此类推,各地的党报一定会报当地的行情”。杨怀定立即跑到上海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党报,终于查到安徽合肥当日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 于是连夜去合肥,一个来回,2万元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2.2万多元。跑了几次以后,杨怀定尝到了甜头。之后,杨怀定来回穿梭于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国库券源源不断地搬到上海。一年就赚了100万元,在20世纪80年代,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万元户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时,杨怀定发了,杨怀定这三个字渐渐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杨百万却名动天下。资金量做大以后,他不再亲自到外地跑了,雇了几个人在全国各地跑,他坐在上海用电话遥控。 这些人每到一地,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听当地的国库券行情。杨百万说:“用现在的话讲,我就是买信息。我变成信息中心,知道哪里价格最低。我指挥他们从最低的地方开始依次买进,越买差价越小,最后回到上海卖出。人换班休息,资金不闲着,每天在滚动、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