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 时代的呼唤 徐本亮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 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顾问 一个健康、良性的社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第三部门)协调、和谐地发展。就像一只凳子,至少需要三条差不多粗细的腿才会比较稳固。 自1949年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一直奉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掌控从粮食、针线到飞机、大炮等所有物资和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也为国民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等一站全包的福利政策,控制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的商业部门,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肇始于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已占到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然而,相比之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性社会组织,虽然经历了从恢复重建、发育成长到相对快速发展的历史过程,但是总体数量仍旧较少,单个组织的规模不大,影响力较弱,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这种“两强一弱”(即政府强、企业强、社会组织弱)的状况已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瓶颈。 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扩大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弥补政府和企业的不足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巨大作用。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政府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重视,对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公益创业正在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有理想、有爱心、有抱负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走上了公益创业的道路,公益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正在成为时代的选择。 公益创业的概念 公益创业区别于以营利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创业,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众利益而创办组织的活动。 创业者或者叫企业家,该词来自经济术语,是19世纪由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提出来的。他说企业家将经济资源从低生产力、低产出领域转移到高生产力、高产出的领域,也就是说企业家创造了价值。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也曾于20世纪明确表示:企业家的作用在于能改进或革新生产的模式。他们能做到“通过开拓、创新或使用未尝试过的技术,在旧的产品基础上,使用新方法、制造新的产品。他们开发一种原料供给的新来源或以企业重组的方法找出产品的新市场”。在熊彼特的观念中,企业家通过创新而创造价值。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曾将企业家(创业者)定义为“能主动寻求变化,并且将变化当做机会加以利用的人”。 公益创业: 时代的呼唤中国社会创业案例集“公益创业”即“Social Entrepreneur”也译作“社会创业”。广义的公益创业是指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社会主要问题,它既包括创办非营利组织也包括创办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成立的营利组织。狭义的公益创业主要是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营利领域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根据“维基百科”英文版的解释,公益创业是指社会创业者的事业。他总结发现了社会问题,并使用企业家的原则和创新精神进行组织管理和运作,从而改变社会。商业创业者往往通过营利和投资回报率来衡量成果,与其不同的是,社会创业者的成就则来自于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同样,社会创业者也善于发现和把握社会需求。 公益创业的一般流程是:决定成为一个社会创业者→按照需求导向选择公益创业项目→按照目标导向制订公益创业计划→确定和获取公益创业所需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实施公益创业计划→经营管理新创办的机构。 公益创业的方式 目前,在我国,公益创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创办社会组织,另一种是创办社会企业。社会组织,又称“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等,泛指一个社会里由公民志愿自发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形态,以开展公益性活动为主。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实践中,社会组织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根据我国2004年颁布实施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定义,基金会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根据资金来源方式的不同,基金会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前者可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获得资金以从事公益事业。后者不得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公开募捐活动,主要依靠接受特定对象的捐赠资金及其增值从事公益事业。近几年来,我国的基金会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3的2月4日,基金会总数已经超过3000家。其中,公募基金会1322家,非公募基金会1701家,后者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前者。 社会团体是会员制社会组织。学会和行业协会是我国社会团体的两种主要形式。2007年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按照活动领域的不同,将社团分为工商服务业、农村及农村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生态环境、社会服务、法律、宗教、职业及从业者组织、国际及涉外组织、其他等14个领域的社团。总体上讲,社会团体分成公益性社团和互益性社团两类。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我国已有社会团体25.9万个。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如民办幼儿园、民办学校;民办医院、门诊所;民办艺术演出团体、图书馆、博物馆、书画院;民办科研院(所)、科技馆;民办体育场(馆)、中心、俱乐部;民办职介所、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婚介所、法律援助中心等,都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涉及的领域大体有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体育、劳动保障、民政事业、社会中介、法律、出版、信息调查等10大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基金会、社会团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实体性机构。目前,我国已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0多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比较适合社会创业者进行公益创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公益创业的第二种方式是创办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最早起源于英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社会企业是指那些不以营利最大化为目的,为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而成立的企业。社会企业和一般商业企业的区别在于,它们也要商业运作,也要赚取利润,但是所得利润不是分派给股东,而是主要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和事业的发展。社会企业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必须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帮助某类社会弱势群体或构建某个和谐社区为目标;二是运用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三是资产锁定原则,即其经营利润不得分配给股东,而要继续投入项目或社区发展;四是关注个人发展。社会企业在欧美国家发展较快。现在已有英国、意大利、芬兰、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韩国、美国等国专门为社会企业出台法律,有的已经开展了社会企业资格认定。我国从10年前开始谈及社会企业,最近3—4年在一些机构的推动下,社会企业开始起步。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社会企业的专门法律。 社会创业者的特质 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一样,有挑战、有曲折、有风险。公益创业能否成功,创办的机构能否生存和发展,与创业者的素质关系极大。 从创业者的英文词源“Entrepreneur”来看,它含有“进入”、“先”、“领导”等意义,整体的解释可以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烈的人,看到了一个商业机会/社会需求,组织了一批人(团队)来干。作为创业者,是能力很强的人,并拥有一些特定的思维方式,具体总结如下: 由外而内,具有很强的换位思考能力,以需求为导向; 可能性思维,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能力; 主动性思维; 光明思维——把问题当机会。这些特质同时适用于商业领域和公益领域的创业者,但是社会创业者要获得长久的成功,除了拥有上述特征之外,还得有“公益人格”。 关于社会创业者有哪些特点,需要具备哪些素质,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戴维•伯恩斯坦在《如何改变世界》一文中指出:最成功的社会企业家,是那些矢志不渝地要实现一种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目标的人们。据此,他们总是更为系统地寻找机会、估计困难、监测效果和预先规划。他们更关注质量与效率,对于雇员、业务关联者或合作伙伴,更能承担义务和责任。最后,他们更加注重长期的考虑,而非短期的收益。他还总结了成功的社会企业家的六种品质:(1)乐于自我纠正;(2)乐于分享荣誉;(3)乐于自我突破;(4)乐于超越边界;(5)乐于默默无闻地工作;(6)强大的道德推动力。香港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院长李志刚在《社会创业家》杂志撰文,提出了杰出社会企业家的十个特征:热情或激情;坚持,甚至是固执;有远见并能表达出来;积极态度;创新精神;动员能力;营商智慧;关爱的心;授权与栽培;改革启动者。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社会创业者要想获得持续的成功,除了具有公益人格,如爱心、善心、敏锐性、服务意识、成就感外,还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质: 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创业者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使服务对象的生活更幸福。使命感是激励他们公益创业的强大动力,也是公益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创业者有一种机会导向的本能。他们有积极的心态和光明思维,视问题为机会,能主动从变化中寻找机会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坐等机会的到来,而是为创造、发现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善于整合资源社会创业者为了实现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目标,必须果断并不为现有资源所限。他们有能力、能想方设法通过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去实现满足社会需求、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目标。正如香港社会创业论坛主席谢家驹所说:“一个社会创业者善于千方百计地挖掘资源,他懂得很多资源从社会上‘调动’过来使用,包括借用、共享、人家无偿提供、以物换物(如以产品代替租金),特别是专业知识,可以找这方面的义工义务协助,这便大大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愈有创意的社会创业家,愈能发挥‘No Money, No Problem’的效应。” 具有创新性创业就是创新。社会创业者不是仅凭想法、点子去创业,他们能用创新的方法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建立新的业务模式,试验新的途径去解决某个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他们把满足客户的需要、给客户带来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志。 道德高尚、值得信赖戴维•狄兹说过:“公益事业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创业者们正确地解决人们的需求。” 自信心19世纪思想家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成功》杂志上写文章说:“创业者若能抱着无比的信心,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看得起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公益创业是创新。社会创业者开始时可能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会遭到误解和反对,尤其目前在中国做公益创业如同戴着枷锁跳舞,外部环境其实还是很恶劣的。因此,社会创业者的“韧性”和信心非常重要。他们只有坚信自己能成功,才能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在挑战不断的情况下坚持下来才有希望看到成功的曙光。 公益创业的机遇 一、国家日益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对公益创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不断提高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要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自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而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载体,社会组织日益受到重视。已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重要内容,并单独成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也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单独成章。现在,政府的政策已从对社会组织的限制控制逐渐转为鼓励扶持。近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宁夏等地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登记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深圳、广州尝试开放公募权;继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后,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公益孵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府资助等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和扶持公益创业。二、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社会问题亟须解决,为公益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目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大量社会问题,比如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老服务、特殊人群照顾、艾滋病防治、帮困扶贫、抗灾救灾等,光靠政府和企业是无法解决的。彼得•德鲁克指出:“我们社会的各种需要——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贫穷地区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迅速发展的需要、大城市中的各种需要、环境方面的各种需要、教育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各种需要——这些都是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各种机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杰西卡•T.马修斯也指出:“在这个加速变化的时代,非政府组织对新的需求与机会的反应速度比各国政府要迅速。而且,在解决那些缓慢地生成,并通过其对个体影响的累加作用而影响社会的问题时,它们比政府要更加有效。”社会组织因自发性、志愿性、草根性、专业性等特点,能够较迅速地了解和较好地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弥补政府失灵和企业失灵,从而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政府职能转变为公益创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有关部门将逐步把一些微观层面、社会服务性质的工作和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通过购买服务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2012年3月19日,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公共服务可适当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提出:“要推进各级政府向社会组织采购社会服务。要把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前期工作、信息化建设等具体事务转移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把指导志愿者注册登记及活动,实施各种类型的等级评定、资质评定、工作评估等委托给社会组织;把基本公共服务外的养老服务、社区便民服务、运营各种类型的民政服务机构、慈善超市和捐助管理站等交给社会组织或市场主体,实现行政职能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2008年,上海市民政局率先在全国采用公益项目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方式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现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公益项目招投标、公益项目创投、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种形式,将政府公共服务和涉及民生的社会服务交给了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成长和发展。四、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公益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非营利部门已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在非营利部门就业人员一般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10%—12%。而我国目前的整体比例只有1%—2%。问题和差距意味着发展的空间。通过公益创业,不但可以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岗位,而且可以为更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和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鼓励公益创业的政策,通过资金、场地、注册辅导、能力建设培训等支持,扶持公益创业,吸引青年人到非营利部门创业、就业。 公益创业的基本原则 一、要有清晰的使命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是任何一个社会创业者都无法回避的。彼得•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是为使命而存在的”。使命是指组织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而存在。使命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它不仅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且还告诉你不该做什么。社会创业者一般来说都是有热情、有理想、有爱心的。但是光有热情、有理想、有爱心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凭借清晰的使命来建立愿景、确定目标和行动方向。要想制订一个有效的使命,社会创业者必须将机会、能力和奉献精神这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创业者手头的资源总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我到底应该专注于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我的主要客户(服务对象)到底是谁?我应该将宝贵的资源投到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 二、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正确选择公益创业项目 今天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繁复庞杂,作为一个社会创业者,不可能什么都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受益人的需要。因此,你必须通过市场调研,进行市场细分,正确界定你的主要服务对象(即受益人),了解他们的需求,知道什么是他们需要的并认为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把这些东西送到客户手里。公益创业同样需要专业化和差异化。社会创业者要以自己独特的优势提供能为客户带来价值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公益创业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公益创业计划。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选择公益创业项目的有效方法,即“三圈原则”。一个理想的公益创业项目应该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你有足够能力做;(2)有支持你成功执行的人或资源;(3)能创造公共价值。一般来说,只有这三个圈相交部分,才是一个理想的公益创业项目。如果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可能就不是一个理想的项目,即使去做,也不一定成功。对社会创业者来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三、要量力而行,从干小事、办实事做起 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一样,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要量力而行,从小到大、稳步发展。社会创业者拿出自己的资金、时间、精力去创业,要力求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创业不同于打工,它对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而能力和素质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社会创业者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在干小事办实事中逐步积累经验,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如果不顾条件和能力,片面求大、求快,可能会欲速而不达。俗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很多成功的社会创业者都是从做一些有社会需求但并不起眼的小项目起步,然后才不断发展壮大的。“天下大事必始于小,天下难事必始于易”,这也是公益创业的客观规律。 四、要有注重成果的心态 彼得•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是为成果而存在的”。众所周知,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利润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相比,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没有“利润”的底线。 正因为这样,社会创业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公正、合乎道义并服务于美好理想的。他们比较重视如何做,而往往忽视为什么做和做的结果。因此,有时即使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也不愿意考虑是否应该把资源用到其他更合理、更有效果的地方。德鲁克基金会主席弗朗西斯•赫赛尔本说,“只有那些能够持续实现可衡量的成果的组织才能走向未来”。约翰•卡菲也指出,“组织存在的唯一无可非议的理由就是它产出了有价值的结果”。因此,社会创业者千万不能满足于有好心、做好事。要避免和克服把活动当项目、把产出当成果的倾向。要在使命的指引下,制订以成果为导向的战略计划,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在能够产生成果的地方。 哈佛大学拉克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极具诱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也并非想象中的困难。但任何一个梦想成功的人,倘若他知道创业同样需要策划、技术以及创业的观念,那么成功已离他不远了。”公益创业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己的伟大事业,有志于公益创业的朋友们,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在公益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