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App[ 应用程序,在本书中特指iPhone、iPad等iOS平台上的应用程序。——译者注]百万富翁(Appillionaires)是一群聪明而富有雄心的梦想家,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卧室和车库里策划移动应用程序的未来。他们使用的工具很便宜,只用一台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和一部iPhone手机,却可以通过在iTunes App商店出售程序一夜致富。他们引领了业余程序员的复兴。自Commodore 64[ 1982年8月推出的一款8位家用电脑,总销量在1250万至1700万台之间,是销量很高的一款个人电脑。 ——译者注]和Atari 2600[ 1977年10月发行的一款非常成功的游戏机。在20世纪80年代,Atari几乎是视频游戏的代名词。 ——译者注]的年代以来,如此之小的团队能够把独立制作的程序销售给如此之大的客户群,这还是第一次。 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会有金钱源源不断地流进App百万富翁的钱包。在他们做着“愤怒的小鸟”美梦的时候,无形的电子流正把资金从分布在80多个国家的App商店转到他们的银行账户中。每月,在App商店里消费的资金高达2.5亿美元。迄今为止,App商店已经售出100多亿份应用程序。据估计,与苹果公司签约加入iOS(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统)阵营的软件出版商至少有7.9万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iPod与iPhone的极大成功,苹果公司的声望如日中天,人们早就预测iPhone应用程序也将大获成功。在App商店于2008年推出之前,《连线》杂志(Wired)就预言:“iPhone软件开发可能点燃自20世纪90年代PC平台达到全盛以来最大的软件淘金热。” 1.1 App中自有黄金屋 “淘金热”一词经常被用来形容App商店。App商店中成功的潜力和失败的风险都很大,从许多方面来看,它已经在开发者中掀起了淘金热。在这里成功固然绚烂,失败也是灾难性的,但是主流媒体却只聚焦于少数成功者,很少关注App商店中失败的投资者,而那些尚在盈利线上苦苦挣扎的开发者也保持着尴尬的沉默。App商店中每天约有540个应用程序提交待审,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理解为什么App百万富翁属于稀有“品种”。 早在20世纪80年代,软件销售的灾难性失败会成为一件公开的丑事。以Atari公司失败的视频游戏《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为例,该游戏除了给公司造成1亿多美元的亏损外,还带来一个尴尬的难题:如何处理350万盒卖不出去的卡带(答案很明显,无非是把它们埋进新墨西哥州的垃圾填埋场) 。然而现在,这样的失败往往悄无声息。有一个App百万富翁,就会有数千个默默无闻的失败的程序开发者。后者也都曾怀揣App超级明星梦,但这些梦想却被现实残忍地击碎。更令人沮丧的是,尽管App商店所做的一切已经使软件开发更为平民化,但最终的成功却更多地取决于某些未知的力量,而不是辛勤的工作。大多数独立开发者为使他们的应用程序获得关注而苦苦挣扎,他们没有大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必须完全依赖程序在App商店中的摆放位置。对许多人来说,唯一真正能成功的机会就是苹果公司在iTunes横幅广告位置给他们一个编辑选荐。 正如iPhone开发人员肖恩·马厄(Sean Maher)所指出的:“你不能把‘获得苹果公司的编辑选荐’写在你的商业计划书中,就好比你不可以把‘中彩票’写在你的个人预算中一样。” App百万富翁不仅身陷相互攻击的阵地战之中,同时还要应对美国传统出版商的先头部队。移动应用程序开发已经成为了一个残酷的行业,数量不断增加的独立开发者为争夺1.8亿多个iPhone和iPad用户的眼球而战,而这些用户平均每人每月下载约5个应用程序。如此激烈的竞争导致App商店也在App百万富翁的战斗中“弹痕累累”。“托儿”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在iTunes上,他们利用写差评的手段来阻击竞争对手的应用程序,同时通过写好评来抬高自己的应用程序。在一次严重的事件中,苹果公司的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甚至把一个叫Molinker的开发者赶出了App商店,因为Molinker通过欺骗评论系统给自己的应用程序刷好评。最终,Molinker的1100个应用程序全都从App商店中下架,他本人也身败名裂,成为全世界几千个博客上的笑柄。还有的开发者在发现了针对自己应用程序的“托儿评”后,追踪到给自己写差评的原来是竞争对手公司市场部的负责人,于是便致电质问他们的CEO。 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不可避免的,因为App百万富翁要在挤满了16万个应用程序的环境中杀出重围。在这里,几百万美元的得失就在倏忽之间。掉出App商店排行的前10名,就意味着销量的急剧下降,意味着湮没无闻,无疾而终。这是一个奇特、颠倒和混沌的地方,在这里风险投资者可能在给一个应用程序投入了几百万美元后,发现自己的程序在App商店的榜首位置被一个15岁的小孩抢去,而这个小孩除了一台Mac电脑和一本翻皱了的Objective-C For Dummies之外一无所有。你的公司再大,投资再多,都有可能败给某个在卧室里工作的天才竞争对手。 1.2 App商店轮盘赌 既然App商店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它为什么还会如此受欢迎?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喜欢不确定性带来的神秘的心理诱惑。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充满神秘感且无明确态度的对象往往对我们更具吸引力。一个女孩坐在草坪上,一边摘着花瓣,一边想“他爱我,他不爱我……”。这一场景相当精确地描绘了开发者与苹果公司的关系。一方面,拿着花朵的女孩希望“他”爱她;另一方面,“不知道‘他’是否爱自己”给她带来了很多的乐趣。我们永远不确定财富会在哪里向我们微笑,但人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会被这种刺激所吸引。iOS程序开发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少有别的事业能带来比这更为刺激的感觉。 开发者丹尼尔·马卡姆(Daniel Markham)把iPhone程序开发称为“App商店轮盘赌”,幸运狗熊(Fortunate Bear)软件工作室的安迪·芬尼尔(Andy Finnell)则告诫,不要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App商店上:“因为你赌的是运气,而情况对你很不利。你去赌场玩角子机都会有更多赢的机会。” 的确,就像有很多人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称为“淘金热”一样,也有同样多的声音说它的运作更像一个赌场。 “在iPhone应用程序的市场推广中,我见到的最接近‘商业模式’的事情就是疯狂地做广告,直到应用进入前50名,”AppCubby公司的大卫·巴纳德(David Barnard)说,“一旦进入前50名的榜单,应用程序就会开始自我传播……但这并不是商业模式,更像是在赌场里掷骰子。” 反对的声音则说,人生艰难,本身就很像掷骰子。也许App商店的前10名榜单和销售记录只是给了开发者一个有序系统的假象,最终决定应用程序是否成功的是人的本性和不可预测的群众的随机性。App商店可能看上去像一个有序的系统,但其实只是杂乱的销售现实之上的一个表象。 1.3 App商店的挑战 App商店确实存在一些特别的问题,比如应用程序过多。广受欢迎的iPhone应用程序Twitterific的开发者克雷格·霍肯伯里(Craig Hockenberry)在2008年就抱怨,不断挑战底线的价格战使他的团队无法在真正了不起的应用程序上投入时间和金钱。他说:“我们有很多很好的iPhone应用程序创意,但是很不幸,我们没有将这些更酷(也更复杂的) 的创意付诸实践。相反,我们正忙于开发那些生命力有限但需求广泛的0.99美元的玩意儿。市场因素使得制作手机铃声之类的应用程序最具诱惑。” 但这些年来,0.99美元的价格并未一统天下。应用程序开发商2D男孩(2D Boy)以4.99美元的价格在两个月内售出了12.5万多份iPad游戏《粘粘世界》(World of Goo)。此外,几个销量最好的iPad电子书应用程序的价格也在9美元左右。有时,开发者会通过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销售足够多的应用程序,来获取利润,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低价经常会招来轻率的年轻用户如潮般的谩骂评语,因为他们只是随便试用了一下自己并不需要的程序。给应用程序定价仍然是一门神奇的艺术,这更增加了我们对成功的App百万富翁的好奇与尊敬之情。 之所以说App商店与众不同、不可预知,还因为它是一个巨大的创意艺术的分销渠道,但掌控者却只有一个全能的上帝: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决定App商店里允许销售什么、不允许销售什么。虽然批评者比如《纽约时报》的评论员曾经警告说,苹果公司的应用程序审查制度将“打击(开发者)利用晚上和周末开发新应用程序的热情”,然而最终这个警告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使用户对App商店更加放心,为iPhone和iPad带来了更多的宣传效应。 App Store开张以来,对苹果公司政策的抱怨和高调的批评一直没有断过。使批评声达到高潮的事件是,九寸钉乐队(Nine Inch Nails)的特伦特· 雷兹诺(Trent Reznor)提交的应用程序被苹果公司驳回,驳回理由是应用“含有令人不快的内容”。雷兹诺在回应中讥讽道:“谢谢苹果公司把理由描述得这么清楚,可是我们到底要修改些什么,才能符合你们那愚蠢的标准呢?” 来源:2D Boy Ltd.版权所有 《粘粘世界》,这款吸引人的益智游戏已经售出了数百万份 几天后,苹果公司接受了这个应用程序,但拒绝说明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1.4 移动应用的社交圈 尽管存在纠纷与竞争,App百万富翁之间也有友谊。这个圈子里的人富有创造力,也很爱交际,开发者之间也往往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ustwo[ 英国一家数码设计工作室。——译者注]的米尔斯(Mills)自称“失败之王”,他是Twitter上的超级明星,不仅以自己的成功为荣,也以自己的失败为傲。米尔斯就像是行业文化的晴雨表,在他的Twitter上,可以不断看到顶尖开发者的意识流。阅读他的Twitter,能在第一时间了解App百万富翁的心灵骚动。他在Twitter上表达的情绪会随公司应用程序在排行榜上的起落而波动,在同一天里,我们会看到他的推文从热心地建议“去搞对象……别搞软件”变成简单的一句“我认栽了”。 来源:ustwo Ltd和Atomic Antelope Ltd版权所有 Nursery Rhymes with Storytime是米尔斯最成功的独立作品 本书也将介绍一些小型团队,比如由麦克斯·斯莱德(Max Slade)和斯科特·斯莱德(Scott Slade)兄弟俩组成的Johnny Two Shoes,他们独立制作的应用程序《海盗乐园》(Plunderland)大获成功,使他们摆脱了朝九晚五的辛苦,得以开始从事哲学事业,间或享受通宵编程的狂欢。麦克斯说:“现在,我只做我想做的事。”他在《海盗乐园》最火的时候一日进账1.6万美元。 由于大家都渴望获得荣誉,而且整天上网,这个圈子里的关系十分牢固。App百万富翁不少是朋友或者亲戚,有些甚至是夫妻,如本书后面会介绍到的应用程序《港口大亨》(Harbor Master)的开发团队。他们不需要传统的营业场所,办公地点就在车库、卧室或者咖啡馆里,发布则通过电子手段实现。 来源:Johnny Two Shoes Ltd版权所有 麦克斯和斯科特开发的红极一时的海盗题材游戏《海盗乐园》 1.5 危险的诱惑 或许,比App百万富翁本身更令人着迷的是移动应用行业的神秘与诱惑,这成为了对成千上万梦想在App商店一夜暴富的业余程序员和设计人员的一个危险诱惑。我在采访本书中提到的程序开发者时,他们告诉我的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经常有陌生人将他们拦住,向他们倾诉自己关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构想,就好像医生经常在聚会上被人们咨询医疗问题一样。 米尔斯说:“经常有人向我推销关于移动应用程序的想法。昨天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对我说:‘你是做移动应用的,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是不是要申请专利?’(米尔斯叹了口气)我问他:‘你有什么好主意?’他立刻跟我说他要五五分成,我用他的创意制作程序,赚的钱分一半给他。”米尔斯气愤地捶着桌子:“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叫什么事啊?”米尔斯显然被这类事烦透了。 如果一个开发者提到自己从事移动应用业务,很快就会有一群人围上来推销自己的创意,或者询问他在App商店赚了多少钱。从这一层面上来说,App商店越来越像一场淘金热。之所以普遍采用“淘金热”这个词来形容,可能正是因为人们对开发应用程序有着极大的欲望。特里斯坦·塞尔德(Tristan Celder)的公司Zolmo开发了畅销程序《杰米·奥利弗20分钟美食》(Jamie Oliver 20 Minute Meals)。他的想法在开发者中很有代表性,他认为淘金热现在基本上只是一个神话——那些最富有的开发者专属的神话。 他说:“围绕着移动应用有很多炒作,Google和苹果很擅长炒作。某个应用程序如果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本周之星,就会像是一棵摇钱树,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很多创业公司试图通过抬高自己的身价来吸引投资者,所以他们很欢迎炒作。现在,只要看到有人不愿意公布下载量,你就应该怀疑他的真实动机。” 1.6 撰写本书的原因 越深入App百万富翁的世界,越发觉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这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访问的很多App百万富翁都表达了他们对App商店的困惑,尽管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本书意欲解答有关当今科技界最大的疑问:在App商店致富,要付出怎样的代价?然后,我还想发掘App商店另一方面的故事,即那些为成功努力奋斗的人们的故事。 App百万富翁传说的另一面更令人感兴趣:在公众心目中,App商店就像一座宝库,而实际上,人们在App商店上赚到的钱却与宝库的形象存在很大落差。我想发掘第一手的信息,揭示是否真的有那么多App百万富翁梦得以实现;如果事实上很少,那么主流媒体又是怎样成功散播这一“谣言”的呢? 轻松致富的假象是报纸和杂志造成的,他们热衷于报道App商店上的每一个微小成功。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主流甚至是大众文化,人们都听到过神乎其神的传说和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希望自己也能实现这样的美梦。他们穿着“愤怒的小鸟”T恤衫,谈论着畅销应用程序iShoot的开发者住豪宅的八卦故事,在iPad的素描簿(Sketchbook)上策划即将统治世界的游戏。但是,人们常常忘了,几乎没有哪个App百万富翁真的是一夜成名的。 正如米尔斯在跟我谈到《愤怒的小鸟》时说的:“人们说那是一夜成名。说得也对,但那是在经历52次失败之后的一夜成名。” 1.7 市场走向何方 最近,出现了一批新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他们野心更大,资金也更多——其中一些人的资金多得惊人。应用程序Color的开发费用高达4100万美元,震惊了整个业界,这说明了投资者愿意给这座海市蜃楼投很多很多钱。不过,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截至4月份,iPad“社交杂志”应用程序Flipboard的开发者已经设法把投资额增加到了5000万美元,而公司的估价是2亿美元,这数字听起来令人晕眩。Flipboard是一款免费应用,虽然在iPad上排名很高,但是在撰写本书时,它还没为它的公司带去实际收入。(对那些担心应用程序泡沫的人来说)更令人担心的是巨额融资的理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Flipboard的CEO麦克·麦丘(Mike McCue)被问及公司怎么需要那么多钱,他的回答像是在开导支持他的风险投资者。 “我们认为,要开创数十亿美元规模的生意,唯一的途经就是广告业务。而建立广告业务,必须拥有巨大的规模,树立消费者品牌,吸引数千万用户。” 麦丘在2011年春天对科技网站TechCrunch说。 这是移动应用行业越来越频繁使用的话语。CEO们开始附和风险投资者的“做得更大、更快”这一口头禅。风险投资者最喜欢的词就是规模,虽然高科技行业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大批“人傻钱多”的富人,但App商店聚集了自网络兴盛以来从所未见的巨额资金。App百万富翁成功之后,就会被贪婪的风险投资者所包围。与风险投资者会面的时候,你几乎能看见美元符号在这些投资者的眼睛里打转。在对冲基金的武装下,经过MBA课程的洗脑,投资者正在猎寻下一个大好机会。 来源:Color Inc.版权所有 Color的开发花费了41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开发费用最高的iPhone应用程序。在撰写本书时,它在排行榜的位置已经开始下滑,获得的用户平均评价为两颗星 Johnny Two Shoes中的麦克斯·斯莱德仍然记得风险投资者对他的初次“袭击”,在《海盗乐园》取得成功后,他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躲避风险投资者。 “我们拔掉了电话线,因为太多风险投资者打来电话说:‘我们想给你钱,让我们为你提供资金支持吧。来,拿走这些钱吧。钱!钱!’” 斯莱德一边说,一边模仿笑嘻嘻的疯子大把扔钱的样子。关于风险投资者对成功的App Store应用程序的反应,这是我听过的最形象的描述。最终,斯莱德谢绝了所有的风险投资。 本书也揭露了风险投资者和他们所追逐的人群,这些人拼了命要把钱投给早期的创业者,渴望找到有前途的年轻人,比如安德鲁·利姆(Andrew Lim)。利姆跟我一样,以前是记者,后来改行成了软件开发者。 利姆想让风险投资者关注他的新计划。我一开始问他的计划是什么,他说:“我要做下一代Facebook,也就是Facebook二代。”说完他大笑起来。我告诉他,这可能是我听过的最没有说服力的推介。 “我跟不少投资者谈过,每次不是我大笑起来,就是他们大笑起来。”利姆解释道,“这听上去有些疯狂,但也有那么一点点产生影响的可能性。疯狂的人们闯进了移动应用领域,带来了多得不可思议的钱,肯定会导致泡沫破裂。但是,也可能会有二次高潮,那时一切都将变得更为完善。” 1.8 梦想家一族 在本书中,你会见到移动应用开发世界里富有的人、著名的人和古怪的人,比如:来自克罗地亚的两兄弟,他们卖出了1000多万份《涂鸦跳跃》(Doodle Jump);华盛顿特区的夫妻组合,他们开发的售价1.99美元的程序《港口大亨》让他们发了财;《愤怒的小鸟》背后的工作室,他们研发的这款风靡一时的游戏很有可能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还有《口袋上帝》(Pocket God)等其他轰动的应用程序背后的开发者。你将直接听到这些梦想家的叙述,了解关于他们的秘密。在移动应用这一神奇美妙的领域,有卧室里的程序员一夜暴富,也有十来岁的程序员不屑于接受风险投资,还有英才手执iPhone早逝。 在本书中,你也将遇到失败者,感受他们的心碎、失败和灾难。 移动应用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公众对软件程序员的印象,它把一代计算机怪才从社交菜鸟变成了超级英雄。如果你对别人说自己是iPhone程序开发者,人们会立刻对你产生兴趣,甚至问你是不是百万富翁。对比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程序员工作的反应,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像Tapulous[ 美国一家视频游戏软件开发与出版公司,为迪斯尼的全资子公司。——译者注]之类的公司可以打出这样的招聘广告:“我们招聘摇滚明星程序员。”——这里绝无讽刺意味。如果你去参观一个现代的开发工作室,你会看到工作人员确实被视为摇滚明星。对优秀程序员的需求从未如此巨大,你看看创业公司为吸引他们的加入所给予的丰厚津贴,就会对此深有感触。 来源:Chillingo Ltd.版权所有 《割绳子》(Cut the Rope)是iOS上众多的成功案例之一,它在推出仅仅九天后就卖出了100多万份 1.9 小结 优秀的iPhone程序员是稀缺资源,十分抢手。在本书中,你会看到怪才们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App百万富翁激励了新一代的程序员朝着网络泡沫的黄金时代缓缓逼近。在这个黄金时代,技术天才可以昂首走进毕恭毕敬的投资者的大门,给他们带去光荣的承诺。新的工作场景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你骑着儿童塑料三轮车在家庭办公室的阁楼里转圈,而市场营销主管正拿着一把水枪滋你。我们生活在一个疯狂的时代。 以下是本章的要点: 参与App百万富翁游戏的理论成本很低,成为苹果开发者只需要99美元。真正的支出是你投入的时间或支付的工资。 每月消费在App商店上的资金超过了2.5亿美元。这仅仅是个开始,移动应用行业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 即使是成功的开发者,也意识到了创作一个畅销的程序需要运气,不存在必胜的保证。 苹果公司完全控制着App商店上的应用程序。它从技术和道德的角度决定哪些程序可以在App商店销售,App百万富翁必须在它划定的边界内工作。 歇斯底里的风险投资者正在向移动应用领域投入巨额资金,要想为你的宏伟计划寻求投资,现在是最佳时机。不过,切记准备一份后备计划,以防失败,因为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至此,你对App百万富翁的世界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进入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迷人和荒谬的商店——苹果App商店,来展开一段狂野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