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创业,最早始于1982年,这一年,他高中毕业。 此时,中国正在出现第一批下海热。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为中国打开“谋富”大门的探索后,中国农民首先走上了谋求富裕之路。禁锢着他们手脚的枷锁被打开了,他们开始了各式各样的谋富探求。承包和集市贸易,这是当时几乎处于赤贫状态的中国农民最早的谋富手段。为了获得生产的自主权,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最早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签下了生死契约。 这种冒险很快获得了也正在为中国寻找出路的最高决策者们的认可。承包,很快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在中国农村流行开来,加上连续数年的风调雨顺,农民开始从赤贫状态走向温饱,他们有饭吃了。 几乎是顺理成章地,贸易成为中国农民接下来的一个要求。因为可以支配多余的粮食,农民们希望用它来换取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些进一步改善所需的工业品,当时都被各种各样的票证支配着。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几乎每种工业品都必须凭票供应,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买豆腐要“豆制品票”、买收音机要“工业券”。票证,作为一个旧时代的遗留物,并没有随着农民要求的变化而迅速消失,它还继续着它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大量的集市贸易出现了,农民们通过集市贸易,不但能把自己的粮食和牲畜卖出去,而且得到的远不止“钱”这一个东西,各种票证其实已经开始隐秘地交换,各种可互助的服务也开始交换了。几乎与农民一样赤贫的城市居民急切地希望用自己手里多余的票证,或者是技术上的专长来换取农民手里的农产品,所以80年代初的集市迅速繁荣起来。 与李书福一样也在这个时候创业的希望集团四兄弟,其起步就在于他们的二哥刘永行在集市上的一次探险。1981年的春节,还在四川一个师范学院念书的刘永行用仅有的两块钱为家里买了一只鹅作为肉食过年,他当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但鹅还没杀就跑了,他们过年就没了肉吃。苦恼的刘永行在邻居的劝说下,在集市上开了一个修理铺,几天下来赚了相当于他一年工资的三百块钱。从此刘家四兄弟生出了一个自己创业的念头,因为他们觉得钱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赚。 1982年李书福从学校毕业,这个后来成为当地最为出色的企业家的年轻人显然讳言自己高中毕业的学历。现在他在对外的所有自我介绍中,填写的都是硕士学历,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李书福的经历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他不断求学的过程,但在创业之初他只是高中毕业这一点,同样是确定无疑的。这一年,他19岁。 李书福的这一段经历他自己很少说起,他更多主动向外介绍的,是他后来开照相馆、做冰箱配件的经历。很可能在李书福的内心深处,1982年开始的那一段被台州当地人称为“野照相”的经历,不能算是正式的创业经历。对于这一段经历,李书福只是简单地说当时向父亲要了120元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而知道李书福的创业经历的人则说得更为详细些,当时,李书福是向父亲要了120块钱买了一架照相机,开始在台州街头巷尾为别人拍照赚钱。 很多人都知道,李书福的家乡台州,在当时的浙江是一个十分偏远的山区。除了人多地少之外,也没有多少工业。因为当时的工厂都是由国家投资的,而台州因为与台湾的距离已经很近,在李书福创业的那个年代里,这里已经是海防前线,政府在这里没有多少投资。这决定了当时像李书福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进入当时人们很羡慕的工厂去工作,哪怕他是一个学历在那个时候还算不错的高中毕业生也一样。我们无法判断的仅仅是李书福和他的家庭究竟有没有为这个年轻人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付出过努力。 而同时,也是由于同样的理由,台州这个当时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很早就有了大批经商的农民。他们用各种方式赚着数额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多少有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钱。一个李书福的同乡曾经描述过自己当时的经历,白天还是正常地干着农活,只要有一天空闲,他就会去苏州的国营工厂里批发纽扣到集市上去卖,一个月只要干上三四回这样的买卖,赚的就比两三个月的农活所得还要多。 这样的人当时在台州相当之多。因为台州处于山区,人多地少是客观事实,当农民们被解开了对土地的禁锢后,他们的勤劳使得很多年轻人无须再花太多的精力在土地上,他们父母一辈在地里的劳动完全可以提供全家生活所必需的所有粮食。大量的年轻人需要用其他方式来为家庭做贡献了。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以李书福的性格,他显然不会愿意让家庭花很大的力量让他获得一份收入并不高的稳定工作。这个一向倔犟的企业家曾这样描述他的早年生活,他的性格在他的描述中表露无遗:“小时候,七八岁、八九岁的时候,我赌过钱。比方说赢了一块钱,全放下,变四块了;全放下,变八块;全放下,变十六块;再全放下,变三十二块……有些人赢了一块钱,就收回五毛,再赢了放两毛,再赢了放一毛,他赢的钱明显比我少得多。但是我这种弄法,可能最后一次全没有了,一分也不剩。”而对于毕业以后靠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李书福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担心。后来他这样总结过这种内心冲动背后的支持:“因为我是农村来的。我来自台州,你知道台州在哪里吗?浙江省的台州是一个农村,我从田野中来,你知道田野吗?城市中心是没有田野的,离开城市就有田野,田野里面有泥鳅有青蛙有蛇有鱼,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你说我怕什么,失败了没有关系,回去。我种地、养鱼、养虾,对不对?承包两亩地,一亩地种菜,一亩地种水稻,怕什么呢?有吃有喝。” 这样一个刚刚高中毕业,资本只有120元钱换来的一台“海鸥”牌照相机的小小创业者在1982年的中国是不起眼的。李书福和与他同时代的创业者们都有着被人不屑的经历,和李书福同时创业的年广久在当时被人称为“傻子”,还经历了好几次牢狱之灾。而李书福的行为在当时被人称为“野照相”,尽管他手里拿的照相机是和那些国营照相馆一样的“海鸥”牌,尽管在街头巷尾为人拍照其实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效果也比照相馆里呆板的背景要好得多,可是在那个年代,没有国营的牌子,四处游逛、挣着并不稳定的收入的李书福们,只能得到一个“野照相”的称呼。 但是,称呼李书福的行为为“野照相”的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收入。比起他主要时间还在务农的那个同乡来,所有时间都花在照相上的李书福的收入更为可观。1982年的中国刚刚从短缺经济中走出来,而地处山区、生活穷困使得台州有更多的人从事经商活动,经过四年时间,反而使这里更有了市场发育的条件。这使李书福的照相生意有了更多的主顾,一年下来,他的收入在当时多少有些惊人,他赚到了毕业以后的第一笔钱—2 000元。 如果不是性格使然,也许李书福还会继续他的“野照相”生涯。1982年的2 000元,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明白,当时一个技术人员的月工资不过50多元,并且根本没有现在的奖金和分红之类的概念,工资就是全部收入。这也就是说,李书福当时的收入已经可以抵得上四五个“白领”的收入了。正常情况下,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他应该知足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书福在言谈之中总是在回避这一段历史。其实对于民营创业者来说,早期的艰难和创业过程中的失败,不仅非常常见,更是大成功的保证。李书福拍照,对于他来说似乎不是一个体面的开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起点。这一段经历也许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但却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第一批企业家的来源。柳传志坦承联想卖过走私货,史玉柱说因为还不起巨人大厦卖楼花的钱,他曾经躲过很长时间的债。这些失败的案例,对于他们的形象不但没有打击,反而让人觉得更加诚实可信。相比之下,李书福对这一段历史的回避,就多少有点孩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