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part2:空间是争出来的 大自然最讨厌真空_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part2:空间是争出来的 大自然最讨厌真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普 > 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 part2:空间是争出来的 大自然最讨厌真空

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part2:空间是争出来的 大自然最讨厌真空

我知道大自然讨厌真空状态,因为九年级开学第三个星期的时候,罗榭尔修女是这么说的。大自然这么不喜欢某样东西(在这个例子里,是讨厌“没有东西”)似乎有些诡异,但我觉得罗榭尔修女的话很值得信任。以前我只在电影里看过修女,她们要不是在想办法喂饱贫民,就是在帮助无依无靠的人。不管是哪种情形,看起来都很诚恳而热心。罗榭尔修女和电影里的那些修女有点不太一样。她穿着亮丽的花洋装,拥有小巧、宛如强壮体操选手的结实肌肉,而且每堂课上课前都高声向耶稣祈祷,神色自若得像是一边喝咖啡、一边交换折价券情报一样。不过,她是个修女,我并不怀疑她的为人。 罗榭尔修女解释,“真空”指的就是一无所有。她把手指张开,双手举高,在空中挥来挥去。这个爵士舞动作是用来表示我们四周的空气里充满了氧、氮还有氦原子。罗榭尔修女说,我们早就习惯了这些看不见的气体原子和它们加在我们身上的压力,甚至不再注意到。但如果空气不见了,它每平方厘米大约1.0336公斤的压力也将随之消失,我们就会遇上麻烦。我们的耳膜会破掉、内脏会扩张、身体会肿胀得很不舒服,过没多久,就会在浑身不对劲中死去。 把爵士舞的手势放下后,罗榭尔修女歪着头,用她那一排乱翘的刘海对着我们,这表示“请大家仔细想想大气压力”。 在这所新学校里,我马上注意到一件事:经常需要仔细想想。举例来说,平常上课的日子,我们需要思考《新约圣经》的寓言、《老人与海》的象征,还有,如果我们没在白色制服衬衫里穿胸罩的话,表示什么意思。关于最后那个问题,我的猜测并不正确。显然,不穿胸罩就出门并不是指“我出门的时候,内衣还在烘衣机里没干”,而是宣告“我是个性生活不检点的女孩,将来要过着因梅毒而失明的日子”。 为了提醒我们进行科学思考,罗榭尔修女会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挑起双眉,热切地看着我们,身体还会微微前倾,屏息以待。我比较担心的是她会把气憋住,停止呼吸。要是没人回答,她说不定会昏倒,然后往前栽个跟斗,跌在第一排的人身上。 其他的女孩似乎并不担心,说不定她们知道修女老是这么做。她们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依着看不见的提示在胸前画十字;进教堂时要来个怪怪的小小屈膝礼、起身、坐下;响应“阿门”和“也与你同在”时,动作一致到让人头皮发麻。我一直比其他人慢个两秒钟、十字画错方向、该坐的时候站着,或是喃喃念着“哆蕾咪哆”,看看会不会刚好跟她们念的东西押韵。 这些女孩熟悉天主教的舞步,却不了解人的身体需要换气;或是说,她们并不在乎。我尽量回答问题,其他人却一片死寂地坐着,安心看我们的老师在台上卖力演出。整堂课都是这样进行的——我想尽方法回答娇小老师的问题,还有关于气体分子讲到一半没讲完的话,以免她憋到没气。 为了示范大自然有多讨厌真空,罗榭尔修女拿着一部小型电动水泵,用一根管子和一只塑料水瓶连接在一起,在阵阵嘈杂中讲解。随着水泵慢慢吸出瓶子里的空气,瓶子越缩越小,最后扭曲变形。罗榭尔修女继续她的酷刑,兴高采烈地说明,当我们将瓶内空气移走,外头的空气就挤压瓶身的塑料。瓶内已经没有空气往外推,只受到外部的压力。 科学家说“大自然最讨厌真空”,是因为瓶子外头的空气看起来会不顾一切挤进水瓶内的空间。 罗榭尔修女突然施出空手道的手刀动作,几乎要碰到皱巴巴的水瓶,她用这个动作来表示水瓶外的气压。仔细想想,我真是小看了修女的街头格斗技,应该把她的体形、职业,还有苗头不对时会有超强后援一并列入考虑。接着我又在想:我怎么老是想个不停? 罗榭尔修女打开一包超大棉花糖,这使我全神贯注。如果她点燃本生灯,再拿出一些全麦饼干和巧克力棒的话,我第一个志愿当她助手。我环视整个房间,发现自己位置绝佳,完全没有其他人在关心棉花糖的事。 罗榭尔修女把三颗棉花糖放在像是倒扣的大型玻璃色拉碗下面,又打开轰隆作响的马达。碗顶的小孔塞了个软木塞。管子一端穿过软木塞,一端通往水泵。她问同学们,如果把碗里的空气抽走,会发生什么事。全班一片沉寂,她屏住呼吸等待回答。和往常一样,我和罗榭尔修女合力演完整出戏。 确定那玻璃碗要比塑料水瓶还坚固,不会变皱或裂开后,我注意到那些棉花糖胀大膨起。棉花糖四周没有空气,也就没什么东西挤压它们。棉花糖会往空无一物的空间扩张。真酷。罗榭尔修女正在兴头上。 她没忘了告诉我们,如果把头伸进航天员的头盔,然后把里面的空气全部抽光,我们的脸就会像这些棉花糖一样肿起来。缺氧之前,我们差不多有90秒的时间可以仔细想想科学的奥妙之处。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可能会觉得舌尖的口水由于压力下降而沸腾。她提醒我们,大叫也没用,因为声音是一种波,必须借由挤压空气才能前进,所以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我绝对、永远不会把我的头伸进航天员的头盔里,再把空气抽光,好看看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变肿。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罗榭尔修女由空气的实验进展到水的实验,我又多学了几样重要的知识。首先,当她拿着实验室里的水管时,别靠得太近,因为她常会手舞足蹈。其次,水和空气的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水包围着某个没水的空间,它会极力进入那个干燥的区域,就像塑料瓶外头的空气努力想进入没有空气的塑料瓶内部。 罗榭尔修女解释,我们用吸管吸东西全都是应用这个原理。感觉上,似乎是我们把冰茶吸进嘴里,但我们只不过是清掉吸管里的一些空气,让冰茶被推入吸管,而推力来自茶水表面的空气。待在杯子里的茶水感受到表面众多空气分子的重量(大气压力),但既然你已经把吸管里的空气吸走,压在冰茶液面的压力一下子高过液面下的茶,姜汁绿茶就这么往上前进,落入你嘴里。 ◎ 和大气压力对赌 提供各位一个可以赚点零用钱的趣味方法。罗榭尔修女并没有教我们这么做,不过相关知识都是从她那学来的。下回,当你在演唱会后台遇上别的乐团,可以叫各团主唱出来比一比,看谁的肺最有力(只要是当主唱的,不管是什么比赛都绝对不会错过,而且他们对自己的肺活量都十分自豪)。提个主意,每个人出二十美元,赌一赌肺活量(如果是坐豪华巴士巡回的团,赌金就要乘十倍;如果只有乐器坐车,而团员搭飞机,那赌金就得乘上一百倍)。告诉大家,谁赢了就可以把钱全都拿走;不过万一没人成功,那就庄家通吃。就在各家主唱开嗓暖身的同一时间,你从包包里拿出两根10米长的塑料管,粗细就跟吸管一样(随身携带塑料管还有很多其他绝妙好处)。然后呢,再跟灯光师借两把梯子,请各团的主唱爬上去,站在同一阶——位置要够高,头部距离底下的啤酒瓶要超过10米。拿出秒表,告诉这些主唱,谁能在规定时间内最先像个古希腊喷泉一样,把含在嘴里的啤酒吐出来,证明自己可以用吸管吸到啤酒,就算获胜。 倒数计时要做得有模有样。接下来就好好欣赏这几位主唱用嘴费劲吸,和超级名模一样吸到腮帮子都凹了下去。看起来谁都没办法用吸管把底下的啤酒吸上来,这时可以说点鼓励的话,祝他们好运,再把赢来的赌金收一收,赶快准备闪人。 你可以带着十足把握进行这项科学示范(说“欺诈”就太难听了),结果也绝对包你满意。因为不管乐团主唱的肺有多强,顶多只能把吸管里的空气吸光,没有别的力量能把啤酒抽上去,只能靠大气压力从另一侧推,所以啤酒能上升多高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刚好差不多是10米左右。你赢定了。 手动抽水泵也是用同样道理运作。抽光水泵里的空气,水就涌出,这是由井或湖面上或香水瓶里的空气施力推动所造成的。就和吸管一样,手动抽水泵并没有抽水。它只不过是把空气分子清光,以至于液体另一端的空气压了下来,赢得推挤比赛的胜利者宝座。 ◎ 生活物理学:大自然会设法把空缺补满 当我觉得生活塞得太满,于是开始清理衣柜、清理行事历时,同时也必须留意“大自然讨厌真空”这回事。我很清楚,大自然马上会设法把空隙填满,而且不这么做不行;也因为我知道大自然的这项特性,所以一开始就要压制它,清空或补满都必须由我来控制。如果星期五晚上空出来了,却没有用其他事情补上,大自然就会忍不住插手。它不挑,随便什么都好。我会被选进业余的马球队,赛后都得大口狂饮啤酒,或被说服提供外来鸟类临时收容服务。这两种活动我都没意见,可是我的酒量没那么好,而且看到鸟就会吓得魂飞魄散(我三岁的时候看了几段希区柯克拍的《鸟》,真是大错特错)。 不管是谈恋爱、生涯规划,或者生活当中需要花点心思的其他什么事情都一样,千万别出现真空状态,要在大自然动手之前,自己把空间填满。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新空间立刻被填满,需要有时间决定究竟自己想要什么,那就要做好准备,因为大自然会努力扳回一城。你当然有可能整理出一块净土,不过要花费不少心思。许多念佛的、坐禅的、练瑜伽的这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腾空间。也许表面上看似安详平和、处事低调无所争,但他们可是和自然打肉搏战的高手。就像罗榭尔修女对付塑料空瓶那样,当大自然不断试图压垮他们时,他们还要对抗如潮水般涌来的诱惑、猜疑和欲望。如果大自然对你想保留的空间施加压力,不妨试试我的办法:想象罗榭尔修女拿着吸尘器的吸头,靠在你心脏、脑袋或是什么需要清空的地方。闭上眼睛,什么都别想,就让吸尘器噗、噗、噗、噗吸得清洁溜溜。 * 物理练习 一、海平面的大气压力是每平方厘米1.0336公斤,这样的压力把水推进空管子里时,高度可达10米。那么,为什么用吸管只能让水升高大约6米? 解答:我们的嘴没法制造出完美的真空。 就算吸到脸颊发酸,还是没办法把空气里的每一个原子全部抽离吸管。因此,在吸管这边还是有些力量可以对抗压在液体表面上的大气压力,所以没办法上升10米,而是大约6米的高度。由于人们喜欢把饮料拿在手上,所以用吸管喝倒是不成问题。 你可以自己算一算。你应该还记得以前学过水的密度。当时你很认真,并没有分心去注意前面那个家伙的脖子长得很奇怪。水的密度大概是每立方米1000公斤。等式的一边是水的重量,另一边则是大气压力往下推的重量,解出高度: 1000公斤/米3×水的高度=10336公斤/米2 水的高度=10336÷1000米 水的高度=10.336米 二、棉花糖在真空中膨胀,此时重量有没有改变?这样热量会更高吗? 解答:膨胀的棉花糖其重量和所含热量仍然跟原来一模一样,因为棉花糖的质量并没有增减。只是质量分布的方式不同。 三、如果你能用吸管吸水的高度是5.4米,再用密度比水大的水果冰沙来试,这时候能不能用吸管把冰沙吸得更高?或是跟水一样高? 解答:由于在饮料表面各点的大气压力都是一样的,因此无法得到额外的助力。至于你的嘴,也一样会在饮料表面与吸管之间造成同样的压力差。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吸管内的液体重量。既然水果冰沙比水重,就没办法像你用吸管吸水的时候那么高。 四、还有谁在用“最讨厌”这个词? 解答:科学老师、吸血鬼、鼓吹内战的人。 * 试着做做看! 从前面和乐团主唱打赌的经验,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一根10米长的吸管吸饮料是不可能办到的,那么我们来研究研究可用多长的吸管来喝饮料,还有大气压力的作用吧! 你需要的是:两根长7.5米的吸管、两杯调酒、一队好胜又青春健美的高中或大学啦啦队。 找一处沙滩(为了确保你和海平面一样高,而且落地时较软),把装着调酒的杯子放在沙地上。再找一群强壮得不得了,而且平衡感超级棒的啦啦队员,请他们叠成金字塔,你则高高坐在最上层。试试看从那个高度用吸管喝酒。 接着,把吸管剪去30厘米,然后变换阵式,让你坐的位置同样降低30厘米。反复操作,直到你能把调酒吸起来为止。把能吸到调酒的最大吸管长度记录下来,接着,带着那杯调酒和啦啦队员来到喜马拉雅山的山脚,同样从头做一遍。在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你能用吸管喝到饮料的最大高度是多少?比较短,还是比较长? 解答:在沙滩上,大气压力全都压在液体的表面,根据把空气抽出吸管的能力好坏,当你把吸管里的空气吸出去的时候,调酒可在吸管里上升3到6米高。 高海拔的喜马拉雅山区大气压力较低,压在液面上的压力就比较少,所以即使你把吸管里的空气抽出来的能力一样,你能用吸管喝到饮料的最大长度会比在海滩用的要短;这是因为把调酒推进吸管的压力减少了。 记得招待啦啦队员做喜马拉雅玫瑰盐去角质按摩。他们还真有耐心肯听从你的怪异要求。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其他试读目录

• 引言
• part2:空间是争出来的 大自然最讨厌真空 [当前]
• part15:人生的混乱在所难免 热力学第二定律
• part17: 一飞冲天需要累积能量 物质的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