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编后记 / 张晖_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编后记 / 张晖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 编后记 / 张晖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编后记 / 张晖

陈世骧先生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东亚系的已故教授,是著名的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家。他一生著述甚多,但多以英文发表,中文著作仅《陈世骧文存》(有志文出版社1972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两版,后者较前者略有增补)一种。陈先生是最早向欧美读者介绍中国现代诗的诗人,也是较早向国内读者介绍存在主义的学者。这种沟通中西的胸怀和视野,使得他在中国古典诗的研究上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有关“抒情传统”的论述和对于《诗经》、《楚辞》、《文赋》、杜诗等经典文本的探讨,对美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中国文学研究,产生了至今不衰的深远影响。 本书是陈世骧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共收录论文十八篇,略分四辑。这十八篇论文中,陈先生用中文自行撰写的仅四篇,其馀均由英文翻译而成。译文十四篇中,七篇是旧译,七篇是新译。自1950年代以来,台湾学界就开始陆续从事陈先生英文论文的翻译工作。这些译文早已为海内外学界所熟悉并引用,理应保留。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抒情传统》一文先由杨铭涂先生翻译,不久译文经杨牧先生修订后收入《陈世骧文存》,成为陈世骧先生最有影响力的一篇名文。这次结集,考虑到此文的旧译与英文有些出入,所以商请陈国球教授重新翻译,并易名《论中国抒情传统》。其馀若无旧译者,则采用新译。所有译文,均在文末注明译者和出处,以便读者参考。 本书还收录了两篇对陈世骧先生的专访,相信对理解其学术有些帮助。在陈世骧先生去世后,港台报刊上多有悼念文章。这些文章国内不易获读,今亦辑入两篇,以见其诗人气质和学人风采。 本书的编译始于2006年年初。然而在完成资料收集后,我却因新的学业压力,始终无法从事翻译工作。幸亏得到友人石旻、刘倩、李芳诸博士的支持,才使得本书的编定成为可能。对于她们的盛情厚谊,我十分感激。业师陈国球教授从一开始便支持我编译此书,并向我提供了大量的帮助:除多次提供研究资料外,还请张洪年教授帮助联系到陈世骧先生夫人,最终解决本书的版权问题。陈老师近年来一直从事“抒情传统”学术史的研究,所撰《“抒情传统”以前——陈世骧早期文学论初探》一文深入探讨了陈世骧早年的学术思想。蒙陈老师不弃,答应将大文作为本书的代序。台湾政治大学廖栋梁教授曾帮助提供资料,三联书店接纳此书,并志感铭。 张 晖 于京西寓所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其他试读目录

• 中国文学的文化要义(节录)
• 编后记 / 张晖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