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_钝感力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日本文学 > 钝感力 > 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钝感力——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对健康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够顺畅地流淌。 因此,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后马上就能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是保证血液畅通无阻的重要原因。在上一章中,谈到了即使被斥责也不气馁,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情,很快复原,这是一种才能,本章我再谈一个与之类似的事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个医生,与其说他性格开朗能够迅速复原,不如说他原本对斥责就有些无所谓,在他身上潜藏着一种有益的钝感。 提起医生,多数人可能认为医生的职业性格敏感、细腻,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相反,像医生那种压力很大的职业,需要的正是钝感。 以“唯唯诺诺”对“嘟嘟囔囔” 以前,我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当过多年的整形外科医生。 从医学院毕业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我就是在各式各样前辈们的斥责声中,一边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无奈,一边点点滴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医生应有的医术。 当时,指导我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后起之秀,医术高明,要说他有什么缺点或令人不满的地方,只有一样,就是在手术当中,他总是不断地指责医疗部那些协助他的部下。 然而,他也并不是出于什么恶意或是想要惩戒谁,那只是他的一个毛病,喋喋不休地指责别人,例如“手脚太慢!”“快点儿,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等等,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指责。 说来那些指责就像小言幸兵卫的单口相声一般,甚至还有暗合手术节奏的地方,所以若不放在心上的话,也没有多大的事情。而且,当大血管被切断的时候,教授的抱怨就会戛然而止。所以把他抱怨连天的时候,当作是他心情良好、手术进展顺利的表现,也就对了。 不过,话讲起来虽然简单,可一旦轮到自己被指责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有些沮丧和畏缩的。 总而言之,在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部,是严格按照毕业时间的前后顺序论资排辈的,而且在手术室里要绝对服从上司的命令,所以被上司提点、申斥便是家常便饭了。 虽说大家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和自己喜欢的护士、机械助手等同处一间手术室的时候,如果一直被上司喋喋不休地训斥,在自己喜欢的女孩面前,显示不出一点长处,有时也会难过得想要哭上一场。 因此,每当被安排做教授主刀的手术助手时,一想到第二天会受到多少训斥,心中就会感到十分腻烦。 即便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排在第三、四位的助手,被教授训斥也理所当然,这样一想我也就认命了,可是比我高三届的S医生,也许正因为是教授的第一助手,所以他被教授训斥得最多。 我觉得在各种各样的团体中都有S医生那样的人,他身材修长,略稍有点儿驼背,戴了一副好似蜻蜓一般的圆黑框眼镜,给人一种没什么出息的感觉,一看就是那种容易挨骂的类型。任何上司看到他,大概都会觉得他属于那种易于呵斥的下级。 每当S医生被教授斥责,我都偷偷地在心里表示同情,觉得他是一位十分可怜的医生,可是我发现每当被教授训斥的时候,S医生的回答都很独特,必定为“是,是”、“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 不管教授说些什么,S医生的回答永远一成不变,一次我听着听着,甚至觉得教授的呵斥对S医生本人毫无影响,仿佛在对牛弹琴似的。 反正,无论教授如何训斥,那位S医生都像准备好了似的,一律以“是,是”作答。也许就是这种忠厚的回答,才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也来得十分坦然。想到这里,我发现教授的“嘟嘟囔囔”和S医生的“唯唯诺诺”之间的一唱一和富有节奏,好像捣年糕的人和捣年糕的棒槌一样,配合得非常默契。我甚至觉得正是托S医生那句轻轻的“是,是”的福,教授的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 对健康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够顺畅地流淌。 因此,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后马上就能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是保证血液畅通无阻的重要原因。在上一章中,谈到了即使被斥责也不气馁,能够保持开朗的心情,很快复原,这是一种才能,本章我再谈一个与之类似的事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个医生,与其说他性格开朗能够迅速复原,不如说他原本对斥责就有些无所谓,在他身上潜藏着一种有益的钝感。 提起医生,多数人可能认为医生的职业性格敏感、细腻,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相反,像医生那种压力很大的职业,需要的正是钝感。 以“唯唯诺诺”对“嘟嘟囔囔” 以前,我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当过多年的整形外科医生。 从医学院毕业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我就是在各式各样前辈们的斥责声中,一边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无奈,一边点点滴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医生应有的医术。 当时,指导我的主任教授是一位后起之秀,医术高明,要说他有什么缺点或令人不满的地方,只有一样,就是在手术当中,他总是不断地指责医疗部那些协助他的部下。 然而,他也并不是出于什么恶意或是想要惩戒谁,那只是他的一个毛病,喋喋不休地指责别人,例如“手脚太慢!”“快点儿,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儿看呢?”等等,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指责。 说来那些指责就像小言幸兵卫的单口相声一般,甚至还有暗合手术节奏的地方,所以若不放在心上的话,也没有多大的事情。而且,当大血管被切断的时候,教授的抱怨就会戛然而止。所以把他抱怨连天的时候,当作是他心情良好、手术进展顺利的表现,也就对了。 不过,话讲起来虽然简单,可一旦轮到自己被指责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有些沮丧和畏缩的。 总而言之,在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部,是严格按照毕业时间的前后顺序论资排辈的,而且在手术室里要绝对服从上司的命令,所以被上司提点、申斥便是家常便饭了。 虽说大家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和自己喜欢的护士、机械助手等同处一间手术室的时候,如果一直被上司喋喋不休地训斥,在自己喜欢的女孩面前,显示不出一点长处,有时也会难过得想要哭上一场。 因此,每当被安排做教授主刀的手术助手时,一想到第二天会受到多少训斥,心中就会感到十分腻烦。 即便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排在第三、四位的助手,被教授训斥也理所当然,这样一想我也就认命了,可是比我高三届的S医生,也许正因为是教授的第一助手,所以他被教授训斥得最多。 我觉得在各种各样的团体中都有S医生那样的人,他身材修长,略稍有点儿驼背,戴了一副好似蜻蜓一般的圆黑框眼镜,给人一种没什么出息的感觉,一看就是那种容易挨骂的类型。任何上司看到他,大概都会觉得他属于那种易于呵斥的下级。 每当S医生被教授斥责,我都偷偷地在心里表示同情,觉得他是一位十分可怜的医生,可是我发现每当被教授训斥的时候,S医生的回答都很独特,必定为“是,是”、“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 不管教授说些什么,S医生的回答永远一成不变,一次我听着听着,甚至觉得教授的呵斥对S医生本人毫无影响,仿佛在对牛弹琴似的。 反正,无论教授如何训斥,那位S医生都像准备好了似的,一律以“是,是”作答。也许就是这种忠厚的回答,才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也来得十分坦然。想到这里,我发现教授的“嘟嘟囔囔”和S医生的“唯唯诺诺”之间的一唱一和富有节奏,好像捣年糕的人和捣年糕的棒槌一样,配合得非常默契。我甚至觉得正是托S医生那句轻轻的“是,是”的福,教授的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钝感力》其他试读目录

• 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 敏感的O先生
• 钝感的力量
• 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当前]
• 手术进步最快
• 如今仍很健康
• 何为自律神经
• 精神压力的有益与有害
• 浴后一杯酒
• 保持身体的平衡
• 迟钝的五官
• 身体的天气预报
• 损失六万小时
• 随时起床的训练
• 美丽而长寿
• 妈妈桑的一句话
• 因表扬而努力
• 和歌:我创作的缘起
• 不娇惯,常表扬
• 食物中毒
• 希望和大家一样
• 吃些杂菌
• 顽强的生命力
• 没有恋爱学一说
• 不同的生物
• 不屈不挠的追求
• 钝感的肠胃
• 杂乱的房间
• 同居之后
• 无可无不可的小事
• 癌症的成因
• 癌症的遗传
• 如果患了癌症
• 治愈之后
• 单薄的男孩子
• 教科书失灵了
• 弱者的名字是男人
• 女性的身体
• “怕冷”的她
• 分娩的痛苦
• 男人的嫉妒
• 被嫉妒的幸福
• 讽刺达不到目的
• 小小的背叛
• 变为西餐派
• 原谅对方的爱情
• 娇声与香水
• 各种各样的毛病
• 伤口的愈合
• 即使同处一室
• 人体的恒常性
• 适者生存
• 喂奶
• 夜里的哭闹
• 可爱的污渍
• 原谅孩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