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敏感的O先生_钝感力敏感的O先生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日本文学 > 钝感力 > 敏感的O先生

钝感力——敏感的O先生

这样的钝感力,不仅是在公司的上下级关系中显示作用。一般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就不用说了,而在朋友关系乃至男女关系中,钝感力也相当重要。 下面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距今约有四十年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作家,加入了已故的有马赖义先生创办的一个名为“石之会”的文艺沙龙。 这个文学沙龙聚集了一批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曾经获得过主流文学新人奖,或曾为直木文学奖或芥川文学奖候选人,但最终落选的尚未功成名就的作家。若是依照相扑级别来算,则属于刚刚上榜的一级力士的那一档。 该沙龙有近三十名成员,每月一次的聚会通常在二十人左右,大家聚在有马先生的府邸,一边就着有马夫人亲自烹制的料理喝酒,一边随心所欲地交流彼此的创作心得,之后大家都作鸟兽散,所以是一个十分轻松的沙龙。 后来,这个沙龙之中产生了五六位获得直木文学奖或芥川文学奖的功成名就的作家,此外,还有一位我认为最有才华的名叫O的男作家也是沙龙的成员之一。他那时就已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了,只要读了他的作品,其才华便一目了然。 然而,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刚刚入行的作家,所以不可能有多少稿约。多数人都是按照编辑们“写出好的作品来了,请拿给我们”的吩咐,创作一完,就送往出版社。对于这些“毛遂自荐的稿件”,编辑每次几乎都是“那么,我读一下”这句话,然后就杳无音信了。我们等得不耐烦了,就主动打电话问编辑,得到的回答还是老一套,不是“这篇稿子还不能马上刊登”,就是“这里、那里需要修改”。尤其是当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遭遇退稿的时候,那种打击之大,常会令人变得非常消沉。 当然我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在那种时刻,只能靠说“那个编辑根本不懂小说”、“发现不了我的才能,真是一个糟糕的家伙”等等来安慰自己,同时跑到新宿便宜的酒吧,埋头喝起闷酒。 说实话,花了两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费尽心血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这样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不靠自说自话或借酒消愁,根本无法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就这样埋头喝上它三天三夜,酒醒之后摆脱了郁闷。“好啦,我要重整旗鼓”,这种愿望再次涌向心头。 说起来,那位天赋不错的O先生,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 “那个对小说一窍不通的臭编辑……”我那时以为他也会如此装模作样地抱怨一番,然后借酒消愁一阵子,不久便又会重新燃起创作的欲望。 然而,O先生高于他人的才华,以及极强的自尊心,使他受到的伤害更深,于是便没有那么容易振作起来。 我和他曾有一些交往,可就算我打电话招呼他:“你在忙什么呢?”他也只是无精打采地回答一句“哦……”,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你不用在意那些”,我劝解道。“嗯……”他仍然只是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我这才明白了他所受打击之大。 新人作家的遭遇,我想现在依然一样,当时像我们这种无名作家,几乎没有编辑会主动打电话过来。因此偶尔接到编辑打电话来的时候,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夸大其词,“眼下,我正在着手写一部全新的作品。”“这次的作品,我觉得有相当的卖点啊!”试图以此显示我们的积极进取,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但是,O先生却从不这样,他的回答肯定是翻来覆去、死气沉沉的几句。说实话,我去他的住处看他,他不是挠头就是叹气,一副阴郁暗淡的神情,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 那时我深深体会到没有比那种多少有些才华,但自尊心过强的家伙,更令人担忧的了。 正是由于以上情况,就算编辑打电话过去,也得不到想要的信息;由于创作没有进展,编辑便难以再打电话询问,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此一来,O作家慢慢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几年后,在文坛的主流杂志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他在文坛上消失了。 这样的钝感力,不仅是在公司的上下级关系中显示作用。一般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就不用说了,而在朋友关系乃至男女关系中,钝感力也相当重要。 下面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距今约有四十年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作家,加入了已故的有马赖义先生创办的一个名为“石之会”的文艺沙龙。 这个文学沙龙聚集了一批年龄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曾经获得过主流文学新人奖,或曾为直木文学奖或芥川文学奖候选人,但最终落选的尚未功成名就的作家。若是依照相扑级别来算,则属于刚刚上榜的一级力士的那一档。 该沙龙有近三十名成员,每月一次的聚会通常在二十人左右,大家聚在有马先生的府邸,一边就着有马夫人亲自烹制的料理喝酒,一边随心所欲地交流彼此的创作心得,之后大家都作鸟兽散,所以是一个十分轻松的沙龙。 后来,这个沙龙之中产生了五六位获得直木文学奖或芥川文学奖的功成名就的作家,此外,还有一位我认为最有才华的名叫O的男作家也是沙龙的成员之一。他那时就已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小说了,只要读了他的作品,其才华便一目了然。 然而,因为当时大家都是刚刚入行的作家,所以不可能有多少稿约。多数人都是按照编辑们“写出好的作品来了,请拿给我们”的吩咐,创作一完,就送往出版社。对于这些“毛遂自荐的稿件”,编辑每次几乎都是“那么,我读一下”这句话,然后就杳无音信了。我们等得不耐烦了,就主动打电话问编辑,得到的回答还是老一套,不是“这篇稿子还不能马上刊登”,就是“这里、那里需要修改”。尤其是当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作品遭遇退稿的时候,那种打击之大,常会令人变得非常消沉。 当然我也有过同样的遭遇,在那种时刻,只能靠说“那个编辑根本不懂小说”、“发现不了我的才能,真是一个糟糕的家伙”等等来安慰自己,同时跑到新宿便宜的酒吧,埋头喝起闷酒。 说实话,花了两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费尽心血创作出来的作品,就这样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不靠自说自话或借酒消愁,根本无法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就这样埋头喝上它三天三夜,酒醒之后摆脱了郁闷。“好啦,我要重整旗鼓”,这种愿望再次涌向心头。 说起来,那位天赋不错的O先生,也有过被退稿的经历。 “那个对小说一窍不通的臭编辑……”我那时以为他也会如此装模作样地抱怨一番,然后借酒消愁一阵子,不久便又会重新燃起创作的欲望。 然而,O先生高于他人的才华,以及极强的自尊心,使他受到的伤害更深,于是便没有那么容易振作起来。 我和他曾有一些交往,可就算我打电话招呼他:“你在忙什么呢?”他也只是无精打采地回答一句“哦……”,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你不用在意那些”,我劝解道。“嗯……”他仍然只是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我这才明白了他所受打击之大。 新人作家的遭遇,我想现在依然一样,当时像我们这种无名作家,几乎没有编辑会主动打电话过来。因此偶尔接到编辑打电话来的时候,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夸大其词,“眼下,我正在着手写一部全新的作品。”“这次的作品,我觉得有相当的卖点啊!”试图以此显示我们的积极进取,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但是,O先生却从不这样,他的回答肯定是翻来覆去、死气沉沉的几句。说实话,我去他的住处看他,他不是挠头就是叹气,一副阴郁暗淡的神情,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 那时我深深体会到没有比那种多少有些才华,但自尊心过强的家伙,更令人担忧的了。 正是由于以上情况,就算编辑打电话过去,也得不到想要的信息;由于创作没有进展,编辑便难以再打电话询问,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此一来,O作家慢慢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几年后,在文坛的主流杂志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他在文坛上消失了。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钝感力》其他试读目录

• 我们丧失了某种才能
• 敏感的O先生 [当前]
• 钝感的力量
• 在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 手术进步最快
• 如今仍很健康
• 何为自律神经
• 精神压力的有益与有害
• 浴后一杯酒
• 保持身体的平衡
• 迟钝的五官
• 身体的天气预报
• 损失六万小时
• 随时起床的训练
• 美丽而长寿
• 妈妈桑的一句话
• 因表扬而努力
• 和歌:我创作的缘起
• 不娇惯,常表扬
• 食物中毒
• 希望和大家一样
• 吃些杂菌
• 顽强的生命力
• 没有恋爱学一说
• 不同的生物
• 不屈不挠的追求
• 钝感的肠胃
• 杂乱的房间
• 同居之后
• 无可无不可的小事
• 癌症的成因
• 癌症的遗传
• 如果患了癌症
• 治愈之后
• 单薄的男孩子
• 教科书失灵了
• 弱者的名字是男人
• 女性的身体
• “怕冷”的她
• 分娩的痛苦
• 男人的嫉妒
• 被嫉妒的幸福
• 讽刺达不到目的
• 小小的背叛
• 变为西餐派
• 原谅对方的爱情
• 娇声与香水
• 各种各样的毛病
• 伤口的愈合
• 即使同处一室
• 人体的恒常性
• 适者生存
• 喂奶
• 夜里的哭闹
• 可爱的污渍
• 原谅孩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