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集诗评选摘(2)   _聂鲁达集诗评选摘(2)   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诗歌 > 聂鲁达集 > 诗评选摘(2)   

聂鲁达集——诗评选摘(2)   

5. 之后的聂鲁达最令人感动的不是偶尔表达响亮刺耳的政治观点,而是他巨大丰盛的想像力和经久不衰的幽默感。"你研究诗歌",1956年他这样说道,"在事物和人之间如何一步步地感动,从不被孤立,而且在爱的盲目扩展中包含着所有。"《全权》是一个关于全包含的扩展的成功的表达。这儿有一座房子,奇异的建造在星星的下面;这儿有一个需要清洁的孩子;这儿有蓟和钟表师傅,朋友和敌人,在最后的使人信服的聂鲁达的宇宙那里,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地方,像里尔克拥有它一样,歌声也有它自己的存在。你读了这些诗句之后有时会问自己:"难道巴勃罗没说过这比其他地方都好吗?"答案是,"也许,不过别介意,没有人曾经说过它更好,永远如此。" --路易斯·伊格莱西亚斯(Luis E. Yglesias),《喧嚷的整体之外》,(《76评论》,1976年,春季号,pp100-02。) 6. 巴勃罗o聂鲁达的《元素的颂歌》特别的有趣。它们融合了相当多的社会准则和传统上被认为是非诗歌的主题,使它们成为感染人的诗歌……聂鲁达对诗歌主题的选择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适宜诗歌的手法。显而易见,拟人化,目录和诗歌的几大部分之间的陪衬者关系的设计(经常为逻辑结构),都是大部分诗歌常用的创作手法。 因此,经常出现在聂鲁达的诗歌中的逻辑结构,和他有着逻辑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原则之间这种仓促的平等(大体上的过程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多少有点激励的将来)显然过于简单化。这些诗歌是颂诗,所以它们的逻辑结构都延用了传统的品达体颂诗的结构法,分成strophe,antistrophe和epode(古希腊抒情诗的三节)。这两种影响会相互补充和加强彼此,颂歌的形式可能提供了一个三部分的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也趋于面对尘世分裂成过去、现在和将来。 --沃尔特·霍尔辛格(Walter Holzinger),《〈元素的颂歌〉中的诗歌主体和形式》,(现代西班牙杂志,No.36,1970-71,pp41-9)。 7. 我认为,当我们将聂鲁达与艾略特、狄兰·托马斯或庞德相比时,他最令人吃惊之处便是与他的想像力相伴而来的挚爱情怀。聂鲁达第一次在美国宣读他的诗作是在1966年6月,纽约诗歌中心,这与那种把诗当作礼物来看待的宣读是毫不相干的。当艾略特进行朗读时,人们会感到这是一次文化体验,艾略特对你是否值得他如此煞费苦心会持有满心怀疑,不过他倒是会随便试一下的。当狄兰·托马斯读时,人们会有这种感觉:他要做出些不可思议并且稀奇古怪的举动,也许就是骑在3匹白马上飞奔时画上一幅圣母像,你也许会从中受益,也许又不会。庞德则总会就听众对他所作所为的不理解而大加申斥。而聂鲁达读时,房间内充溢着听众与他本人之间的深深的情意。 …… 最后,许多批评家都坚持认为诗歌一定得是强硬的、客观的和理性的,以免使之显得不够老练。聂鲁达是泛浪漫主义的,他比休谟和庞德所能想到的都要精明成熟的多。他并未提出过什么文学理论。正如巴列霍一样,聂鲁达希望在人文科学方面有所贡献,并且正因如此,他也希望讲出真理。 --詹姆斯·莱特(James Wright)、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序》,1967年,60年代出版社,pp7-17。 8. 《漫歌》,一首美洲的史诗,这些体现在近500页的诗篇和几乎两万行的诗句的主题都是为了鼓舞人们为新世界中的正义而斗争中,1950年它也成了轰动一时的事件,并且在智利因为政治原因而被禁止。《漫歌》重现这一个伟大的奇迹《二十首情诗和一只绝望的歌》,它是另一个"诽谤的成果"。赞扬和责骂的混合产生了珍品,这个珍品在墨西哥迅速受到了欢迎,发行数量加起来将近有5000多本。对于一本诗集来说这个数目相当可观。在聂鲁达的故乡,一些版本被智利共产党秘密的印制和散发出去。 今天,几乎没人再去质疑这本书在聂鲁达的毕生作品中的重要性。但还是有少数人仍然在争论到底其中的哪些诗是最具代表性或者最有意义的。这种矛盾的情形来源于一个事实:关于这个文本的要旨的看法,评论家分裂成两个阵营,一个阵营反对聂鲁达的这些具有战争气息的诗歌,而另一个阵营则分享这类诗歌。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出发会出现两个聂鲁达,一个好的,一个坏的。从评论家的不同政见出发,早期的诗歌不是堕落的就是艺术的,后期的诗歌不是高尚的就是宣传式的,没有一个中间地带。两边都忘记了有一种艺术也可以起到宣传的效用,特别是它很有影响力的时候。《漫歌》就像《第三居所》那样,在说服和煽动两个方面都起到了作用。(pp105-06)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诗人第一次持久的努力想要创作一部环形体史诗来承载这个大陆上的人们的社会历史,特别的为他们而写并且好像通过他们自己来叙述,而这些并没有被他预期的大众:普通民众所真正了解。就像聂鲁达对《国外书籍》(Books Abroad)的编辑所说的,在这个计划的最初,也就是1940年"为人民而写作,这是一个太大的野心了。"(pp140-3) ……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聂鲁达集》其他试读目录

• 《世界文学大师纪念文库》编选前言
• 目录
• 诗人自述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1)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2)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3)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4)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5)   
•   聂鲁达的生平与创作(6)   
• 马楚·比楚高峰(一)   
• 马楚·比楚高峰(二)   
• 马楚·比楚高峰(三)   
• 马楚·比楚高峰(四)   
• 马楚·比楚高峰(五)   
• 马楚·比楚高峰(六)   
• 马楚·比楚高峰(七)   
• 马楚·比楚高峰(八)   
• 马楚·比楚高峰(九)   
• 马楚·比楚高峰(十)   
• 马楚·比楚高峰(十一)   
• 马楚·比楚高峰(十二)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一)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二)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三-1)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三-2)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三-3)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三-4)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三-5)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四-1)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四-2)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五)   
• 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六)   
• 诗歌不会徒劳地吟唱(1)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1)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2)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3)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4)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5)   
• 写诗是一门手艺:聂鲁达自传节选(6)   
• 批评与自我批评:聂鲁达自传节选(1)   
• 批评与自我批评:聂鲁达自传节选(2)   
• 在马德里哲学与语言学校对巴勃罗·聂鲁达的介绍   
• 聂鲁达这个人   
• "梦游人的双眼会长久地注视着我们"--奥克塔维奥·帕斯谈聂鲁达(1)   
• "梦游人的双眼会长久地注视着我们"--奥克塔维奥·帕斯谈聂鲁达(2)   
• "梦游人的双眼会长久地注视着我们"--奥克塔维奥·帕斯谈聂鲁达(4)   
• 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聂鲁达(1)   
• 加西亚·马尔克斯回忆聂鲁达(2)   
• 聂鲁达在我们中间(1)   
• 聂鲁达在我们中间(2)   
• 聂鲁达在我们中间(3)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1)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2)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3)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4)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5)   
• 我十二次采访聂鲁达(6)   
• 聂鲁达的诗歌漫谈(1)   
• 聂鲁达的诗歌漫谈(2)   
• 聂鲁达的诗歌漫谈(3)   
• 诗评选摘(1)   
• 诗评选摘(2)    [当前]
• 诗评选摘(3)   
• 诗评选摘(4)   
• 诗评选摘(5)   
• 诗评选摘(6)   
• 诗评选摘(7)   
• 诗评选摘(8)   
• 诗评选摘(9)   
• 诗评选摘(10)   
• 诗评选摘(11)   
• 诗评选摘(12)   
• 诗评选摘(13)   
• 附录:聂鲁达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