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涅瓦火柴盒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_密涅瓦火柴盒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杂文 > 密涅瓦火柴盒 > 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

密涅瓦火柴盒——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

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 在达莱马就任的当天,我从许多报纸上读到了以下消息:根据《新威尼斯报》的调查(其中提到了许多由卡罗·马斯特罗尼法官收集的数据),内政部前秘密事务办公室曾掌握达莱马年轻时初入政界的许多情况。在我看来,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作为情报机构,他们理应掌握政界人士上台、在位、下台等各种资料。尤其当他们掌握了某些骇人听闻的机密情报时,还可以以此来威胁当局。这些我们都可以从间谍小说中了解到,因此根本不值得遮遮掩掩或为此愤愤不平。 那么这个办公室究竟发现了什么秘密,并把它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机密文件夹里呢?原来,他们发现在一九七六年的《国际政治观察》杂志(主编为卡尔米内·皮科勒里)上提到了一份绝密文件,文件中称贝林格(Enrico Berlinguer(1922-1984),意大利政治家,曾任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曾出于“对青年团成员大量流失的担忧”而任命达莱马为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书记。 报纸上读到的消息至此戛然而止。或许有人会认为一份绝密文件应该还包括更深入的内容,但就我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那些情报人员的了解,所谓的绝密文件是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的。事实上,每位读者都能从“007”的情报中发现某些可以直接从《快报》周刊或其他报纸上了解到的新闻。在共产党总书记任命某人担任共青团总书记这件事情上,的确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换句话说,报纸上曝光的所谓“秘闻”无非都是些众人皆知的秘密。 所有这些把戏只能证明一点--或许在间谍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反映,但却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不仅如此,国际范围内的间谍行为都在不断地证明着这个事实。通常说来,所有间谍和特工都是饭桶。他们通过订阅《新闻回声报》或用整个下午来翻阅过期报纸,从中收集若干信息,然后把它们传送给自己的老板。而那些老板通常也根本察觉不到那群饭桶正用一些公开的信息充当秘密情报来糊弄自己。 可他们为什么会对此浑然不觉呢?说他们愚蠢并不是一个充分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在于无论多么精明的人都无法抗拒匿名信的诱惑。匿名信通常不会对某个事件进行详细描述,如“尊敬的先生,您的太太已经背叛了您,她每天早晨五点都会与邻居在一起鬼混”。因为任何人收到这样一封信都会一面咒骂无聊的匿名信作者,一面把它搓成团扔掉。匿名信的真正威力在于让一些我们平时再熟悉不过的事件变得暗影重重,从而令人心生不安:“尊敬的先生,您或许已经注意到了,您的太太有一位来自贝加莫的堂姐,她曾于今年复活节来拜访你们。明人不必细言……”看过这么一封信后,收信人自然会心生疑虑,想知道写信人究竟要告诉他什么秘密。于是,他便会产生种种妄想,疑神疑鬼,说不定最后还会把自己的太太活活勒死。 大家不妨设想一封这样的来信:“尊敬的《快报》周刊主编先生,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几个月以来,贵报的特约撰稿人翁贝托·埃科先生的供稿频率由每周一篇变成了每半个月一篇。您可能还会注意到,在几个星期之后,相同的稿件也会发送至欧金尼奥·斯卡尔法利--请您注意了,那些稿件的题目发生了变化!难道您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两方面是如何建立起这样一种关系的吗?” 好心的读者会说我是在开玩笑。但如果略加注意,就会发现这样的例子在报刊中比比皆是。最近,我就读到了一篇关于贾尼·利奥塔就任《新闻报》副主编的评论文章,其中的语气就与上述“明人不必细言”的匿名信颇为相似。事实上,假如利奥塔要写一部自传,他会很爽快地将报纸上的这些信息明确地告诉读者:他曾与哪些报刊合作,谁是他的朋友,评论界如何评论他写的作品等等。我要强调的是由于这些消息的确是千真万确的,因此自然可以让公众知道。问题在于发布这些消息的方式会让人产生猜测和怀疑。我想,当某个情报组织看到上述这条消息的时候,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将它剪下,随后塞进某个绝密文件夹里的。 一九九八年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密涅瓦火柴盒》其他试读目录

• 人口迁移
• 战争、武力与正义
• 流亡、拉什迪和地球村
• 帝国覆灭的代价
• 晚餐时刻,绞刑直播
• 纽约,纽约,美丽的城市!
• 身体与灵魂
• 政治正确还是政治狭隘
• 科索沃
• 清一色右派
• 我的墨索里尼颂
• 拿破仑凯旋滑铁卢威灵顿落败回老家
• 羞耻啊,我们居然没有敌人!
• 伟大的八十年代
• 姑娘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为何举行反儿童色情犯罪大游行
• 克林顿上过哪所教堂
• 民主如何摧毁民主
• 报纸:你们已沦为电视的奴隶
• 一桩趣闻:尤利乌斯·恺撒在元老院遇刺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