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鲸之旅2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_骑鲸之旅2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绘本 > 骑鲸之旅2 > 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

骑鲸之旅2——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

这段时间以来,共读(时间依旧是最长的)、涂鸦(时间在三者中最短)、手工(在此三者中,时间延续和专注力增长最明显)开始形成一个互相依靠、彼此承托、良性循环的“钝角三角形”。 来源于有形实相(图画和语言)的共读,其目的朝向不可触摸、不可言传的幻想王国;动作上源于身体活动,内容上反映内心思想与情绪的涂鸦,是从幻想王国折射而来的心象,二者之间发生着相关却并不直接的联系。在2—3 岁这段非常奇妙的人生阶段,语言类与非语言类的表达、沟通、倾诉行为都以“不失混沌”的状态持续发展,它们像两只奇袭小分队,在途径交叉、布满沟壑的“成长山脉”上各自为营。什么东西的存在,能推动它们尽快汇合? 这时候,即使没有大人有意识的指引,孩子的运动能力(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种奇妙的、有如从地层深处喷薄而出的身体使用能力,孩子在竭力运用它,以便更深入地、从每一个毛孔罅隙感受世界。刨除大运动不说,身体精细运动,很容易以幼儿手工的方式,成为2—3 岁后,与共读(包含演绎性共读——具体参看《骑鲸之旅1》)、自由涂鸦同等重要的,孩子理解、表达世界的第三种手段。 在两岁八个月的共读笔记里,我首先要说的,是可以在这个阶段使用,并非常有效果的幼儿手工书—— 1.“ 幼儿能力开发训练丛书”《剪纸基础篇》、《折纸基础篇》:开本小、容易携带,是2—3 岁手工系列书中相对简单明白的。我们两岁半开始进入,接受度很高。 2.“ 公文式教育”丛书(2—3 岁),含《最简单的迷宫书》、《最简单的连线书》、《最简单的色彩书》等:由极简开始,注重从迷宫、连线等线条细部演变拓展幼儿思维,即使两岁出头的孩子也可以胜任开头几页。从自由涂鸦中开拓出另一种游戏可能性,让孩子从中领悟天地的秩序与规则。 3. 多湖辉《手工入门》、《智慧七巧板》:不同情景、不同角度对手工的要求,也在开拓孩子的理解和应变能力。 4.“ 玩美大王手工游戏BOOK”(含《创意折纸》、《创意剪贴》、《创意粘贴》、《创意涂画》和《创意数字》等):质量上乘的经典手工图书。情节设置极强的手工制作,注重孩子的现场感、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这些幼儿手工实操书对像我这样—— 手工基础极差,不知道如何鼓励自己和孩子动手,把手工制作当成“背负心理压力的作业”—— 之父母而言,是放下自我,得以轻松投入的玩具。到某个时候(通常经过一两周时间),原本毫无经验的父母会慢慢有“原来幼儿手工就是这么一回事呀”的感觉。这时,你对手工书的依赖性会慢慢减小,你和孩子可以在许许多多事物上做手工。笨拙如我,都曾和米尼一起剪贴一大叠一大叠的过期杂志,在沙滩上走途径交叉的迷宫,用贝壳做鲜花拼图,用水彩拓大大小小的叶子,以及用大麻绳在有洞的墙上玩“刺绣”…… 这时候,面对孩子涂鸦,父母“究竟能做什么”的茫然感已烟消云散。一些非常有力的感受和可行措施会真正从你心里萌发出来,对这段骑鲸之旅有所加持。你会开始认同:所谓涂鸦、手作,不过是继共读之后,你和孩子的下一个不计后果的游戏;你会在孩子专注涂鸦或手作时,把自己的位置朝后挪开,缄口不言;无论看到多么出人意表的作品,你第一个感觉会从“有分别心地判断”转向“有幽默感地接受”;你会发现一个游刃有余的“摆放自我”的方式。(这事对我来说真是惊喜大发现!)当孩子问你“妈妈,小船(或者某个形象)怎么画”时,你不再需要惶恐地说:“呀,别问我。”或者“你自己想。”或者“不要考虑形象,你爱怎么画怎么画。”……你只需要巧妙转移话题,和他谈手工制作:怎么制作一只小船,它的船舷是怎样的,船身如何斑驳,船上有什么附属物?孩子通过有目的的细节观察,通过自己手的感受,从而完成对形象的认识。 …… 终究,你会像我这样长松一口气,意识到一切都是暂时的。2—3 岁对事物的观察和把握,本身就是混沌状态下的“盲人摸象”。但极具演绎的共读、自由的涂鸦、关照细节的手作所联结成的“铁三角”,已经开始在做着努力。努力协助父母从“后果论”中抽身出来,努力协助孩子经由自己的“空性”,沉浸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腻的万物共鸣之中。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骑鲸之旅2》其他试读目录

• 2 岁到2岁半共读的留白与挑战
• 绘本是童心的剧本
• 涂鸦改变读图
• 感受力的钝角三角形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