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口述历史明升暗降的政治艺术_张学良口述历史明升暗降的政治艺术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历史 > 张学良口述历史 > 明升暗降的政治艺术

张学良口述历史——明升暗降的政治艺术

笔者不惮烦而写的这段小掌故,主旨只是在解释搞口述历史的困难。它不是像张学良这样的历史人物所想象的,“我讲你写”就成了。其实它的实际工作,比起一般的写作,更为艰苦。何也?因为一般史书的写作,只是根据各种史料,按图索骥,写其“书”而已矣。搞口述历史就要多一层工作了,它在一般史学的著述程序之外,还要加上当事人关键性的“口述”,而这种口述,往往是画龙点睛,与表面上的故事,甚至完全相反。 且举一个陈立夫“口述”的小故事为例: 在抗战开始前,陈奉蒋密令,以国民党组织部长身份,远赴西欧,候命绕道去莫斯科,争取俄援。他密赴西欧,一住经月,俄未去成,忽又奉召返国,回国后,竟“因功”升任“国府委员”。 “陈伯,”我说,“那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官位了!” 立夫先生笑笑说,“我因功升入养老院。” 原来这是当年国民党中,“政学系”官僚所导演,离间他们蒋陈关系的一幕最精彩的演出,“蒋家天下陈家党”,可能也是他们叫出来的。事缘在某次国民党中央的选举上,陈立夫得票,居然比蒋还多出几票,虽然蒋中正的“正”字也被监票人,当成五票,数了进去。 蒋一见此选举结果,顿时大怒,竟举起台上的木椅,向陈立夫砸了过去。其实,这只是政学系一桩高明的阴谋,来离间他们蒋陈的关系而已,当我把这一真实而有趣的小故事提出,向陈公请益时,陈还含笑地说,这不是阴谋,是他当时的确比蒋公在党内,更得人心! 无论怎样,陈从欧洲回来,国民党就面目全非了。不用说他自己被调离组织部,“升官”成国府委员,他手下的得力干部,也大半调差了。只有朱家骅被长成部长。朱原是立夫的副手,现在就成他的政敌了。抗战期间,陈被调任教育部长。CC系在党内的力量,就一分为二,而一蹶不振了。 所以“口述历史”的重要性,往往为“著述历史”所不能及。司马迁的《史记》中很多精彩的章节,都是根据口述历史写成的。这本是我国史学上的老传统,并不是现代洋人发明的。只是搞口述历史要特别小心罢了。你如碰到政学系里高明的政客,你可得防他一手,不要偏听偏信,像蒋介石和陈立夫那样,把政治现象无保留地信以为真,拿椅子砸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张学良口述历史》其他试读目录

• 是非永无定论
• 张公有意下访
• 初晤九十岁的少帅
• 张学良要做李宗仁
• “主观意志”Vs.“客观规律”
• 拿笔杆和拿枪杆的区别
• 完善计划为成功之母
• 陈立夫、孔祥熙、张发奎
• 明升暗降的政治艺术 [当前]
• 一辈子没个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