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心理学1.10 身份替换_编剧心理学1.10 身份替换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心理学 > 编剧心理学 > 1.10 身份替换

编剧心理学——1.10 身份替换

一些电影利用“身份替换”的故事,来制造现实的父母与儿女角色对调的情节,这通常是为了制造喜剧的效果。在《疯狂星期五》(FreakyFriday,1976、2003)中,母亲和女儿很神奇地作了身份的交换。类似的男性版本也应用在了《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Like Son,1987)一片中。在每个例子里,当儿童突然从他们只被当做小孩的次等地位被提升为成人,并能享受所有成人的特权时,他们都体验了一种自由感和解脱感。当《长大》(Big,1988)中的约什(汤姆•汉克斯饰),利用一个狂欢节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他最初陶醉于这个新获得的独立,之后在一夜之间变得成熟起来。而《小鬼当家》(Home Alone,1990)中的凯文(麦考利•金饰)在摆脱了年长亲戚们的束缚后,突然独自在一个大屋子里成了一家之主,开始享受着他的自由。 父母也能经历一种心理的释放,当他们作为责任在身的父母与工作者的成人角色被解除时,他们就能享受无忧无虑的孩童生活。这样的电影很容易成功,因为它们切入了两个层面的观众的心理。父母与儿女借着对这些角色交换的认同,都能经历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乐趣。然而,因为情节的单纯,导致故事结局缺乏变化的空间。最后,父母与儿女都必须回到他们最初的状态,并且都从他们处于另一个身份的时间里学习到宝贵的经验。他们对彼此的奋斗产生了一种敬重感(例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并学着互相合作来矫正他们正在面对的、难以捉摸的困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编剧心理学》其他试读目录

• 1.1 恋父情结
• 1.2 厄洛斯与桑纳托斯
• 1.3 精神官能冲突作为爱的障碍
• 1.4 恋母情结的对抗
• 1.5 禁 果
• 1.6 奸 情
• 1.7 阉割焦虑
• 1.8 无力感
• 1.9 角色对调
• 1.10 身份替换 [当前]
• 1.11 有支配欲的父母
• 要 点
• 习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