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入门仪式 柏拉图说,爱是一种疯狂,一种神圣的疯狂。今天我们谈论爱情时,经常把它当做人际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我们关心的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恋爱,如何获得成功的爱情,如何克服其中的问题,如何面对失恋的打击。很多人之所以来接受心理治疗,是因为他们对爱情的期望太高,而实际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很明显,爱情绝不是单纯的。过去的纠葛,未来的希望,以及种种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哪怕与对方只有一点点联系--都会对爱情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时我们会以轻松的态度谈论爱情,却忽略了它强劲而持久的一面。我们总期待着爱情的抚慰,却往往惊讶地发现,它也能在我们心中留下空虚和裂痕。离婚的过程常常是漫长而痛苦的,永远无法真正了结。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确定离婚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就算分手能让心灵获得些许宁静,当初的夫妻恩爱也会存留在记忆中,在梦境里反复出现。没有机会表达的爱,同样会折磨人们的情感。有一位女子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时,他正被送往手术室。当时她非常想告诉父亲,她爱他,尽管他们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但她终究没能说出口,然后,一切都太迟了。每次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她都忍不住放声痛哭。在讨论爱情本质的着作《飨宴》(Symposium)中,柏拉图把爱称为“充实与空虚的孩子”。充实与空虚,恰恰是爱情的正反两面。 我们总是向往爱情,总是期待爱情抚平心中的创伤,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圆满。或许在过去,爱情也曾让我们感到痛苦,但我们从来不在乎。因为爱情具有一种自我复苏的力量,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只要在遗忘之水中沐浴一番,就能恢复贞洁。 每经历一次爱情,我们对它的了解就深了一分。失恋之后,我们总是痛下决心,今后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的心变硬了一些,或许也变聪明了一些。但爱情本身永远是年轻的,永远带着青春特有的愚蠢和笨拙。因此,与其在失恋的痛苦无望中形销骨立,不如坦然接受爱情造成的空虚,因为空虚是爱情本质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刻意避免重蹈覆辙,也不用让自己“变得聪明”。遭受失恋的打击之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驱散心中的怀疑,再度投入爱情,尽管我们已经体验到了其中的黑暗和空虚。 或许我们应该把爱视为心灵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层面。古代的心理书籍采用的就是这种观点。这些书籍告诫人们珍惜友谊和亲密的感情,却绝口不谈如何维持关系。最关键的是爱情对心灵的影响:爱情能使我们的心胸更加开阔吗?能在某些方面启发我们的心灵吗?能让我们脱离尘世,体尝到天堂的意境吗? 费齐诺曾说:“人类的爱情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爱情是一种欲望:和某种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在尘世中享受永生。”俗世的乐趣能够引领我们通往永恒的精神享受,这是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的基本观点。费齐诺把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指引我们通往永恒的东西称为“充满魔力的诱饵”。换句话说,爱情既是两个人之间纯粹世俗的关系,也是通往心灵深层经验的途径。爱情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困惑,因为它对心灵的影响,并不总是和人际关系的节奏与需求协调一致。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说得很简单:爱情不是为这个世界创造的。 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爱情的焦点从杂沓纷扰的生活转移到心灵。他认为,爱情是我们童年时经历的家庭环境在现今感情关系上的投影。在爱情中,父母亲和兄弟姐妹都是隐形的影响力。爱情能够激起我们内心深处原本潜藏的幻想。简单概括弗洛伊德的观点,即我们现在的爱情不过是旧爱的复活。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思考爱情是如何利用记忆和意象,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旺盛的生机。 弗洛伊德提醒我们,爱情牵涉到形形色色的人。大约十五年前,我曾做过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在一间宽敞的卧室里,旁边有一位陌生的美丽女子。灯很亮,分散了我的注意,所以我想把灯关掉。我在墙上发现了一长串开关,总共有20个按钮。我每按一个,都有几盏灯熄灭,而另外几盏灯则亮起来。我尝试了很多种组合,总是无法关掉全部的灯。最后我放弃了,接着就有成群的人走进卧室里。这下彻底没希望了,我原本就关不掉所有的灯,现在连隐私也没有了。 恋爱中的人总是向往那种盲目、热切、没有任何干扰的感觉。在那场梦中,我不愿受到灯光的干扰,也不愿让心灵的其他形象(走进卧室的那些人)介入这个单纯的恋爱机会。我要的是纯粹的无意识状态,绝对的黑暗。事实上,随着爱情逐渐复杂化,恋爱中的人们总会开始考虑一些与爱情不相干的东西。心灵过去的复杂经历,此时就成了爱情的负担。 我曾为一位即将结婚的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她做了一连串烦心的梦,在梦中,她的兄弟总是干扰她的婚事,因为他很爱她,而她的婚姻将会是他们亲密关系的终结。她告诉我,白天醒着时,她也幻想着和自己的兄弟相爱,希望能同时嫁给他和她的未婚夫。最耐人寻味的是,她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兄弟。她的兄弟其实是她心灵中一个强有力的、活跃的形象。他的出现,是要让她思考和质疑这桩婚事。用荣格的话来说,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魄”的角色,对她的行为提出批评,让她停下来反思。他同时也是心灵的代表,提醒她注意,爱情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在一篇探讨婚姻的论文中,荣格提出,爱情总是牵涉到四个人的形象:自己、爱人、魂(心灵的女性气质)和魄(心灵的男性气质)。而这位女士的梦则说明,婚姻中还牵连着更多的因素。 我们可以接受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爱情能激发我们的想象,让它极度活跃起来。“坠入爱河”等于“陷入想象之中”: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昨天还占据了我们的全部思绪,今天却全在爱情的白日梦中消散了。具体的现实完全被想象力的世界所取代。爱情这种“神圣的疯狂”与偏执狂(paranoia)和精神分裂其实十分相似。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治疗这种疯狂?柏顿(Robert Burton)在他的巨着《忧郁的剖析》(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中说,要治疗爱情造成的忧郁症,只有一种方法:不顾一切地投入爱情中。今天的一些作家认为,浪漫的爱情是一种危险的幻觉,我们应该随时保持理智,绝不能信任它,以免被引入歧途。这样的观点是对心灵缺乏信任的结果。爱情是一剂良方,可以把我们从没有幻想的单调生活中解救出来,让我们的想象力不再流于贫乏,让我们过度理智的生活,重新焕发出浪漫的光彩。 爱情给我们以自由,让我们进入想象力的神圣世界,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扩张,流露出原本被凡俗生活掩盖的渴望与需求。我们总是认为,恋爱中的人对爱人的缺陷视而不见,固执地认为对方是完美的--所谓“爱情是盲目的”。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爱情让一个人得以窥见另一个人真实的、纯洁的、神圣的本性。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当然是疯狂和妄想;但是,如果我们能摆脱对理智的依赖,那么我们就能体验和欣赏爱情带来的那种永恒的、柏拉图称为“神圣的疯狂”的感觉。 爱情能让我们的意识贴近梦幻的境界。如同梦境一样,爱情能够揭示很多东西,尽管这种揭示的方式是扭曲的、含蓄的、晦涩的、充满诗意的。我们若想真正理解柏拉图的爱情理论,就应该把其他形式的疯狂,诸如偏执狂和各种瘾疾,视为心灵努力满足渴望的征象。柏拉图式的恋爱,并不仅仅是“没有性行为的爱情”那么简单,而是要在人的肉体和人际关系之中,寻找通往永恒的路径。创造了“柏拉图式恋爱”这一说法的费齐诺,写过一本探讨爱情的着作《欢宴》(Convivium),作为对柏拉图《飨宴》的应答。他在书中简明扼要地说:“心灵一半存在于时间中,一半存在于永恒。”爱是横跨时间与永恒的桥梁,让我们能够同时生活在两者之中。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永恒的感觉,我们通常会感到不安,因为它扰乱了我们的计划安排,撼动了我们原本了无波澜的内心世界。 崔斯坦与伊索德 要理解和欣赏爱情的奥秘,我们就不能把爱情视为一种心理问题,也不能指望靠阅读和他人的劝导,把爱情约束在“恰当”的轨道上。那并不是关怀心灵的方式。我们这个时代太讲究心理卫生,以至于把各种形式的疯狂都视为疾病。然而,柏拉图的“神圣的疯狂”绝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通往永恒的路径。它让我们摆脱种种严苛的精神束缚,从凡俗生活中解脱出来。它是一扇门,让我们得以脱离理性的空间,进入神秘的领域。 传统文化中的伟大爱情故事,可以帮我们探索爱情的永恒境界。这些故事呈现了爱情的诸多面貌,包括“耶稣受难记”(Passion of Jesus,其中passion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创世纪之造物”“奥德修斯的返家之旅”“哈姆雷特的犹豫”,以及“崔斯坦与伊索德的厄运”。 这最后一个故事尤为凄美,十分契合我们目前的话题。它讲的是爱情的悲凉。崔斯坦(Tristan)这个名字来源于“悲伤”(triste)一词。他一出生就有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因为他的父亲在战场上负伤不治而亡,而母亲也因难产而死。如同许多传说和神话中的英雄一样,他由养父母抚育成人;后来,他的舅舅玛尔克王(King Mark)又将他收为养子,可以说他有过三位父亲。如此曲折的身世,暗示着他日后的命运多舛。 在故事的开头,崔斯坦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荣格所谓“少年”的化身。他风度翩翩,勇敢无畏,思维活跃,但又总是流连于痛苦和悲剧的边缘。他才华横溢,但又无比脆弱。崔斯坦的故事有几个古典版本,其中之一为斯特拉斯堡(Gottfried von Strassburg)所着,他将崔斯坦描述为在音乐、语言、狩猎、竞技和交际方面都颇有天分的人。每当到达新的地方,崔斯坦总能迅速学会当地的语言,编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冒险故事,一展迷人的歌喉,赢取人们的欢心。如此才情横溢、质朴纯真的少年,一旦陷入千纠百结的情网,就将体尝到人生悲剧的一面。 水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基调。崔斯坦在港里的一条船上,跟一群来访的挪威水手下棋,结果被他们拐走,这就是他冒险之旅的开始。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为了安抚风神,水手们把崔斯坦赶下了船。崔斯坦乘小艇漂流到爱尔兰,遇见了女王和她的女儿伊索德(Isolde)。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把名字改成坦崔斯(Tantris),因为他不想让她们知道,他曾在战场上杀死了伊索德的叔叔。然而有一次在他沐浴时,伊索德识破了他的身份,解开了他的名字之谜。这一幕可以视为一种仪式--两个年轻人接受爱的洗礼。后来,崔斯坦又带着他的竖琴,乘一条无桨无舵的小船重返爱尔兰。按照神话学者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分析,这表明崔斯坦凭着他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放手把一切都交给了命运。 崔斯坦是才华与聪慧的化身。在海上漂流或浸在水里时,他充分显露了他的本性:永远年轻鲜活,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完全不受尘俗生活的禁锢。每当有人告诉我,他梦见自己漂浮在湖面上或是坐在浴缸里,我都会想起崔斯坦。崔斯坦并不会游泳,总是困坐在小船上随波逐流,完全不去把握航向,他把一切都托付给命运,然而,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他的能力不是务实的驾船技术,而是美学和精神层面的天赋。他顺水漂流,但却不会被水打湿。 这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心境,很容易坠入情网。阴差阳错,崔斯坦和伊索德喝下了女王为玛尔克王调制的春药,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这对年轻人在危机四伏、冷酷无情的环境中,不顾一切地追求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爱太强烈了,完全无视社会道德的约束,只是这样的爱是永远无法得到保障的。结果,崔斯坦与伊索德双双惨死,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也宣告终结。即使在两情相悦的短暂时光里,他们也始终无法摆脱悲情的阴影。 可能我们会按照字面意义理解这个故事:不伦之恋得到惩罚,浪漫的爱情是不成熟的,终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然而,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我们就能从中找到恋爱时关怀心灵的方法。 我们总是把心理卫生作为追求的目标,希望能活得健康、爱得健康,任何不符合这种“健康”标准的表现,都会被当成心理疾病。在我们看来,爱情与悲伤水火不容。崔斯坦如果活在今天,一定会被扣上抑郁症的帽子,被迫接受化学药物的治疗。然而,真正面对爱情时,我们的心灵总会陷入矛盾和困境,而崔斯坦的故事正是这种情况的写照。故事中的爱情之所以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是因为我们都体验过类似的悲伤--心灵在坠入爱河的过程中,必将体验的那种悲伤。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少年之心,只有在悲剧性的爱情中才能得到缓解。 关怀心灵,意味着尊重心中的种种情感和幻想,即使这些情感和幻想让我们感到厌恶。阅读崔斯坦与伊索德的故事时,我们的心仿佛要裂成两半,一半是对他们那炽热强烈的爱情的肯定和欣赏,另一半则是对他们这种不伦行为的厌恶和拒斥。法国作家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曾说,任何爱情都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出轨。心灵往往会在道德所不容的地方显现出来。在小说、电影、传记和新闻报道中,充满悲剧性的不伦之恋,总是最能吸引我们的注意。 若要关怀心灵,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悲剧和哀伤在人生中的必要性。如果从道德或心理卫生的角度出发,居高临下看待爱情,那么,我们就看不见它对心灵底层的安抚作用。我们反思自己的爱情悲剧,慢慢摸索着走出痛苦的过程,正是初次探索心灵奥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爱情既是开启心灵的钥匙,也是我们的向导,帮我们在心灵的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爱情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如果能接受和尊重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就可以逐渐步入心灵的底层。在那里,我们变成了崔斯坦,一面拨动着手上的琴弦,一面听凭自己航向未知的命运。他总是在接受洗礼,总是在经历命名仪式,总是与生命源头之水保持着联系。他是如此接近自己的心灵,以至于在不可逾越的爱情桎梏中,仍然能彻底实现他的本性。 如果我们并不把崔斯坦当成恋爱失败的印证,而是把他视为爱之悲伤的象征,那么他的形象就具有了双重意义,既映射出爱情的光辉,也包含了它阴暗深沉的一面。当爱情的悲伤降临,我们如同乘着小舟漂流的崔斯坦,满怀着对命运的信任,航向生命中充满悲剧的一面。其实我们完全不用通过服药或心理治疗缓解这种悲伤,因为这样就等于驱逐了一个重要的心灵访客。很显然,心灵需要爱的悲伤,这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会为我们带来无可取代的智慧。 爱的失败、沦丧和分离 把崔斯坦与伊索德的故事当做神话来阅读时,我们会逐渐领悟,失败和复杂性原本就是爱情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不会那么在乎失恋和分手。许多身陷爱情之中的人,心中都会出现分手的念头,然而,这样的念头与实际行动毕竟不同。分手的念头或许意味着很多东西,但若真正分手,结果就只有一个:目前这种情感关系的终结。 关怀心灵时,我们需要尊重它的种种幻想,但这并不意味着将幻想付诸行动。当然,有时我们不得不采取行动,但行动之前最好三思。比如,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两人之间的关系原本完美无瑕,为何会突然出现分手的念头?这究竟意味着关系的结束,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一位敏感、细心、善良的女士曾来找我,她心里老有一个念头:“我必须跟我丈夫分手。”她很痛苦,但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发生了什么事?”我问。 “他是个好人。”她说,“我爱他,也尊敬他,但我心里就是想跟他分离。我们经常争吵,性生活也变得糟糕透顶。我们有三个孩子,他是个很好的父亲。但我的分离欲望实在太强烈了,甚至超过了我对孩子们的爱。” 我注意到,她反复使用了“分离”这个字眼。我开始跟她谈论她的想法和期望。离婚的想法让她心碎,但分手的欲望又是那么强烈,她知道没人能说服她改变主意。我决定把注意力集中于她的心灵呈现出的意象--分离。 分离(Separatio)原本是炼金术中的一道程序,是把普通物质转化为黄金的必要手段。荣格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这个词语。按照他的定义,分离就是把心灵中需要区别的东西分隔开来,这些东西原本挤得太紧,以至于丧失了各自的本来面目。我在聆听那位女士的讲述时,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些古老的思想。 像她这样的婚姻,之所以会出现对分离的需求,最明显的原因是,夫妻二人之间缺少区别。在两个人相爱、结婚、组建家庭的过程中,他们内心深处的幻想有时会融合到一起,让两个人不分彼此。这样,每个人的个性难免有所丧失。在谈话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她过去也曾有过类似的脱离束缚的冲动。她的父母很专制,不允许她自己选择生活方式。她的一个姐妹也对她的生活多有干涉。 她告诉我,刚结婚时她最渴望的就是建立自己的家庭,彻底摆脱父母的影响。然而,父母却通过经济上的支持,一再侵扰她的生活。她并没有意识到,她竟然以父母对她的态度来对待丈夫,不允许他拥有自己的个性。总的来说,她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需要各种形式的分离,尤其是在她与别人共处的方式上。她的心灵渴望着摆脱多年的桎梏,重获自由。 有一天,她决定从家里搬出去住。她说,她要把分离变成事实。在此之前,我们一直在讨论她的分离欲望所代表的复杂含义。她告诉我,这些话她都记在心里,而她本能地感觉到,必须把话语转化成行动。我认为她的决定是有道理的。有时,为了加深某些方面的认识,我们必须在生活中采取强有力的行动。独立生活或许能帮助她了解,她的心灵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她从家里搬出来,找了份新工作,开始结交新朋友,还跟几位男士约会,新获得的自由让她十分享受。她惊讶地发现,她丈夫对新生活也适应得非常好,她甚至有点嫉妒他,这是多年来她第一次产生这样的感觉。她意识到,离开丈夫的动机之一,就是要惩罚他,至少要让他知道她心中的怨恨。 她终于尝到了与童年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她的父母当然强烈反对她与丈夫分居,但他们的不满反而让她十分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违抗他们的价值观。她结婚很早,这是第一次体验到相对独立的“单身”生活,她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新的方式感受生活,而且很喜欢这种感觉。 经历了三个月的“分离”之后,她决定搬回家,回到丈夫身边。从那以后,算起来有几年了,她的家庭生活一直非常圆满,再也没受分离念头的纠缠。她依然面临着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婚姻问题已经不在其中。 聆听心灵的声音,可能为我们带来一番出乎意料的经历,正如这位女士的故事一般。分离的概念似乎与爱情和婚姻截然相反,然而,或许前者原本就是后者的一个侧面。有些时候,正是为了爱情,我们才必须采用分离的行动。经历了种种不可预知的变故之后,爱情终会找到合适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