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交换与死亡易位主题的终结 2_象征交换与死亡易位主题的终结 2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哲学 > 象征交换与死亡 > 易位主题的终结 2

象征交换与死亡——易位主题的终结 2

我们可以假设,快感与这种消解一切实际指涉的做法直接相关。在所指立即作为价值而被生产出来的地方,即在“正常”的交流话语中,在线性的、稳定的、全力投入解码过程的言语中,快感的程度最小。只要超越这种话语——快感的零度,各种组合就都成为可能,其中有一种与所指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一种破译,而不再只是纯粹而简单的解码。比如传统的易位构词法,或带谜底的文本,或漫画期刊《捕蝇纸》中的文本(弗洛伊德借用过这个文本,利奥塔尔又在《梦的工作不思考》一文中对此做了分析),在这里,在一个连贯的或不连贯的显文本的背后,藏着一个有待找回的潜文本。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所指或事情真相都发生了偏差,拉开了距离,都通过能指绕道而行,德里达会说,都有“延异”。但在所有这些情况中,人们都有可能通过一条路径重新抓住那个最终的词语,那个组织文本秩序的表达式。表达式可以是下意识的(在我们将要谈到的笑话中)或潜意识的(在梦中),但它总是合乎逻辑的,是话语性的。它被揭示出来之后,意义的循环就结束了。在所有这些情况中,快感的程度与陈述内容的迂回、延迟和丧失成比例,与为了找回陈述内容而失去的时间成比例。因此,集体游戏中的快感是很有限的,笑话中的快感强度略大一点:解谜的过程被悬置,人们随着意义的摧毁而发笑。诗歌文本中的快感则是无限的,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可以找回的谜底,不可能有任何解谜过程,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束循环的所指。在这里,表达式甚至不是潜意识的(这是一切精神分析阐释的边界),而是不存在。谜底彻底丢失了。这就是密码文件的简单乐趣(这样的发现总是以一个正余数为计算结果)与诗歌的象征放射的区别。或者说:即使诗歌指涉某个东西,它指涉的也永远是“无”,是虚无的词项,是零所指。这种彻底的消解使所指的位置彻底空置,正是它所引起的晕眩构成了诗歌的力量 ① 。“Aboli bibelot d’inanit sonore”(“消除了声音空洞的小摆设”):马拉美的这句完美诗句是对易位书写形式的总结。“Aboli”(消除)是生成性主题词,它沿着诗句伸展,指向虚无。在这里,易位书写的形式和内容奇妙地凝结在一起了。ˇ 在索绪尔假说的范围内,我们还可以就主题词问题提出其他几点看法。隐形书写是一个神的名字或英雄的名字,因此它不是某个“所指”,甚至根本不是所指。我们知道,直呼神名是很危险的,会引发强大的力量。由于这一原因,易位书写法只能是一种隐晦的咒语,它是对神名的既严格又迂回的拼读——一种完全不同于意指模式的影射模式。因为能指的价值就在于缺席,在于对所指的散播和处决。神名从本义上被消灭了,但它以祭献方式显露在这个摧毁的遮蔽过程中。 显然,从这一点出发,索绪尔对自己提出的信任问题,即主题词是否确实存在的问题(斯塔罗宾斯基的全部异议都基于这个问题),就并不重要了,因为神的名字只是为了被消灭才存在的。我们不需要神名的同一性,任何类型的快感都与它无关:快感永远来自神的死亡和神名的死亡,更一般地讲,快感永远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在原来有一个东西的地方,如一个名字、一个能指、一种机制、一个神,现在什么也不剩了。这是对我们的人类学观念的令人痛苦的彻底修正。人们一向认为诗歌是对神或英雄(后来还有许多其他东西)的积极赞美和颂扬,其实正相反,应该看到,诗歌之所以是美的,强烈的,只是因为它把神归还给死亡,它是神蒸发和牺牲的地方,全部的“残酷”(阿尔托意义上的“残酷”)以及与诸神的全部二重性关系都在诗歌中以准确的方式上演。只有像西方人这样天真的人才会以为,“野蛮人”对他们的神的顶礼膜拜和我们对我们的神的顶礼膜拜是一样的。其实他们与我们相反,他们一向可以在仪式中实现与神的二重性关系,甚至也许他们召唤神就是为了把神处死。这一切仍然活在诗歌中。在诗歌中,上帝不是以另一种形式被祈求,上帝之名不是以“扩展”的方式被反复说出(再问一遍,这有什么用?如果是为了重复说出上帝的名字,只需一个转经筒就够了),上帝是在自己的名字中被消除,被肢解,被祭献——我们可以按照巴塔耶的方式说,名字的断续性(话语性)被诗歌的彻底连续性所消除。这是死亡的迷醉。 在诗歌中,神不是陈述内容的主体(哪怕是隐藏的主体),诗人也不是陈述活动的主体。语言活动在自我言说,并且迷失在诗歌中。神的名字也是父亲的名字:父亲用以压制主体,同时也压制语言活动的那种法则(压抑的、能指的、阉割的法则)在易位书写中被消除了。诗歌文本终于以没有残余、不留痕迹的方式消解了一个能指原子(神名),并通过这个能指原子消解了语言活动的机制本身,又通过语言活动的机制本身消解了法则。诗歌文本是这种消解的范例。 诗歌是上帝?名的致命变形。对于已经没有上帝的我们而言,语言变成了上帝(在我们看来,上帝之名的充分菲勒斯价值在整个话语范围内传播),因此对我们而言,诗歌是我们面对语言时的二重性关系的场所,是我们面对语言时的死亡冲动的场所,是代码的毁灭所特有的力量的场所。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象征交换与死亡》其他试读目录

• 1
• 2
• 价值的结构革命
• 生产的终结
• 劳动 1
• 劳动 2
• 劳动 3
• 工资
• 货币
• 罢工
• 工会的剖析
• 无产阶级的堕落
• 为罢工而罢工
• 生产的系谱学
•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1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2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3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4
• 劳动与死亡 1
• 劳动与死亡 2
• 仿象的三个等级
• 仿大理石天使
•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 工业仿象
• 代码的形而上学 1
• 代码的形而上学 2
• 触觉与数字 1
• 触觉与数字 2
• 触觉与数字 3
• 触觉与数字 4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1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1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3
• 常见的轻浮
• 时尚的“结构”
• 符号的浮动
• 时尚的“冲动”
• 改变的性别
• 不可颠覆性
• 标记的身体
• 次级裸体
• “脱衣舞” 1
• “脱衣舞” 2
• 受到诱导的自恋
• 乱伦的操纵
• 身体的模式
•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 身体的煽动性
• 寓 言
• 庄子的屠夫
• 死人的引渡
•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 墓外贫民窟
• 死亡的权力
•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 象征、真实、想像
• 不可避免的交换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1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2
• 化身与人格分裂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1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2
• 死亡冲动 1
• 死亡冲动 2
• 死亡冲动 3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1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2
•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 事故与灾难
• “自然”死亡
• 老年与第三年龄
• 自然死亡与牺牲
• 死刑 1
• 死刑 2
• 死刑 3
• 死刑 4
• 安全的讹诈
• 殡仪馆与墓室
• 疏远的死亡
• 疾病的交换
•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 易位书写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1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2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3
• 易位主题的终结 1
• 易位主题的终结 2 [当前]
•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 语言学的想像 1
• 语言学的想像 2
• 语言学的想像 3
• 语言学的想像 4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1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2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3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4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1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2
• 超越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