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交换与死亡工业仿象_象征交换与死亡工业仿象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哲学 > 象征交换与死亡 > 工业仿象

象征交换与死亡——工业仿象

新一代符号和物体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这是一些没有种姓传统的符号,它们从没经历地位限制,因此永远不需要被仿造,它们一下子就被大规模生产。它们的独特性和来源的问题不复存在:它们来源于技术,它们只在工业仿象的维度中才有意义。这也就是系列,也就是有两个或n个同一的物体这种可能性本身。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原型与仿造的关系,既不再是类比,也不再是反映,而是等价关系,是无差异关系。在系列中,物体成为相互的无限仿象,而且生产物体的人也是如此。只有消除原型参照,才能带来普遍的等价法则,即生产的可能性本身。所有对生产的分析都动摇了,因为人们在生产中再也看不到一种原始过程,甚至看不到所有过程的起源,相反,看到的是吸收任何原始存在、进入一系列同一存在的过程。至今为止,人们把生产和劳动看成是潜在的,看成是力量、历史过程和统称性活动:这是现代性特有的经济能量神话。我们应该想一想,生产难道不是作为一个特殊阶段而介入符号秩序的吗?归根结底,它只是仿象世系中的一段插曲。确切地说,这段插曲就是通过技术来生产无限系列的潜在同一的存在(物体/符号)。 技术、工业和经济所包含的巨大能量不应该掩盖如下一点:归根结底,重要的仅仅是达到这种无限复制性,这种复制性当然是对“自然”秩序的挑战,但最终仍然是“第二级”仿象,它对征服世界而言,是一个相当贫乏的想像性解决方案。总之,再生产的技术和系列的时代,与仿造、镜子、剧院、面具和表象游戏的时代相比,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时代(紧接其后的仿真模式的时代,即第三级仿象的时代,则是一个规模大得多的时代)。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第一次点明了这种再生产原则的基本意义。他指出,再生产吸收生产过程,改变其目的性,使产品和生产者的地位变质。他是在艺术、电影和摄影范围内论证的,因为在20世纪,正是这里展现了没有“古典”生产传统、一开始就被置于再生产符号下的新领域——但我们知道,一切物质生产今天都归属这一领域。我们知道,今天正是在再生产的层面上——时尚、传媒、广告、信息传播网络——在马克思漫不经心地称之为资本意外开支的层面上(人们可以衡量一下历史的反讽),也就是在仿象和代码的范围内,形成了资本整体过程的统一性。本雅明第一个(其后是麦克卢汉)没有把技术当成“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仍然坚持这一点),而是当成中介,当成整个新一代意义的形式和原则。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被简单地复制,原样成为双份,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是一次革命了:这只要想想那些黑人第一次见到两本书一模一样时的惊讶就够了。这两件技术产品在社会必要劳动方面是等价的,但从长远看,这一点不如同一个物体的系列重复重要(这也是个体劳动力的系列重复)。技术作为中介不仅压倒了产品的“信息”(它的使用价值),而且也压倒了劳动力,马克思却想让劳动力成为生产的革命信息。本雅明和麦克卢汉看得比马克思更清楚:他们认为,真正的信息,真正的最后通牒就是再生产本身,生产则没有意义:生产的社会目的性丧失在系列性中。仿象压倒了历史。另外,这个系列再生产阶段(工业机械阶段、生产线阶段、扩大再生产阶段)是短暂的。从死的劳动压倒活的劳动开始,即从原始积累结束开始,系列生产就被模式生成替代了。这是起源和目的性的颠覆,因为各种形式全都变了,从此它们不是机械化再生产出来的,而是根据它们的复制性本身设计出来的,是从一个被称为模式的生成核心散射出来的。这里,我们进入了第三级仿象。不再有第一级中那种对原型的仿造,也不再有第二级中那种纯粹的系列:这里只有一些模式,所有形式都通过差异调制而出自这些模式。只有纳入模式才有意义,任何东西都不再按照自己的目的发展,而是出自模式,即出自“参照的能指”,它仿佛是一种前目的性,惟一的似真性。我们处在现代意义上的仿真中,工业化只是这种仿真的初级形式。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系列复制性,而是调制,不是数量等价关系,而是区分性对立,不再是等价法则,而是各项的替换——不再是价值的商品规律,而是价值的结构规律。不仅不应该在技术和经济中寻找代码的秘密,相反,应该到代码和仿象的起源中去寻找工业生产的可能性本身。每一个等级都使前一个等级服从自己。就像仿造的等级被系列生产的等级捕获一样(应该看看全部艺术是怎样进入“机械性”的),整个生产的等级正在倒向操作仿真。 本雅明和麦克卢汉的分析就处在再生产和仿真的边界上,处在参照理由消失、生产出现眩晕的那个点上。所以这些分析才标志着相对于维布伦(T.Veblen)和戈布洛(E.Goblot)的分析而言的决定性进步:例如,维布伦和戈布洛在描述时尚符号时,参照的仍然是古典形态:各种符号构成一种区分性物质,它们有一个目的性,有一种声望、地位、社会分化的用途。他们展现的策略和马克思的利润、商品策略属于同一个时代,那时人们还可以谈论符号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总之那时人们还可以谈论经济学,因为那时还有一种符号的“理性”和一种生产的“理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象征交换与死亡》其他试读目录

• 1
• 2
• 价值的结构革命
• 生产的终结
• 劳动 1
• 劳动 2
• 劳动 3
• 工资
• 货币
• 罢工
• 工会的剖析
• 无产阶级的堕落
• 为罢工而罢工
• 生产的系谱学
• 1968年5月:生产的幻觉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1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2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3
• 作为仿真模式的政治经济学 4
• 劳动与死亡 1
• 劳动与死亡 2
• 仿象的三个等级
• 仿大理石天使
• 自动木偶与机器人
• 工业仿象 [当前]
• 代码的形而上学 1
• 代码的形而上学 2
• 触觉与数字 1
• 触觉与数字 2
• 触觉与数字 3
• 触觉与数字 4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1
• 仿真的超级现实主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1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2
• 冷酷的杀手或符号的起义 3
• 常见的轻浮
• 时尚的“结构”
• 符号的浮动
• 时尚的“冲动”
• 改变的性别
• 不可颠覆性
• 标记的身体
• 次级裸体
• “脱衣舞” 1
• “脱衣舞” 2
• 受到诱导的自恋
• 乱伦的操纵
• 身体的模式
• “菲勒斯汇兑本位制”
• 身体的煽动性
• 寓 言
• 庄子的屠夫
• 死人的引渡
• 死后的生存或等价的死亡
• 墓外贫民窟
• 死亡的权力
• 原始秩序中的死亡交换
• 象征、真实、想像
• 不可避免的交换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1
• 潜意识与原始秩序 2
• 化身与人格分裂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1
• 政治经济学与死亡 2
• 死亡冲动 1
• 死亡冲动 2
• 死亡冲动 3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1
• 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 2
• 准时死亡与生理死亡
• 事故与灾难
• “自然”死亡
• 老年与第三年龄
• 自然死亡与牺牲
• 死刑 1
• 死刑 2
• 死刑 3
• 死刑 4
• 安全的讹诈
• 殡仪馆与墓室
• 疏远的死亡
• 疾病的交换
• 性化的死亡与致死的性
• 我的死亡无处不在,我的死亡在梦想
• 易位书写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1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2
• 作为价值毁灭的诗歌 3
• 易位主题的终结 1
• 易位主题的终结 2
• 九十亿个上帝之名
• 语言学的想像 1
• 语言学的想像 2
• 语言学的想像 3
• 语言学的想像 4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1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2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3
• 笑话或弗洛伊德的经济学幻想 4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1
• 反唯物主义语言理论 2
• 超越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