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百岁口述育志小学_周有光百岁口述育志小学试读-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传记 > 周有光百岁口述 > 育志小学

周有光百岁口述——育志小学

我长大一点,大概六岁了,进了小学。进小学的印象我到今天还记得,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小学,听说已经创办了两个学校,我们这个小学是第三个。我们的小学叫育志小学。这个小学原来是一个庙,我们家的男工带我去看,把庙里的菩萨一个一个打掉,怎么打呢?把绳子套在菩萨的脖子上,一拉,卟隆冬,就破了。把菩萨都搞光,把庙收拾收拾,就成了小学。那个房子里面都是麻雀窝,麻雀多得不得了。我们下了课,小学生很淘气的,架一个梯子爬上去,把麻雀蛋拿出来,吃了。麻雀就在那儿飞,一边飞,一边骂我们。 还有一个有趣味的事情,提倡男女同学。那时小学可以男女同学,中学、大学不行。小学是这样子的:男生、女生分开的,一进门,女生在女生部,男生在男生部。上课,课堂里一排排的座位,男生先坐好,教师来了,然后,女舍监领了女生坐在旁边;下课,女舍监把女生排了队带出来,男生才出来。虽然在一个课堂里,实际是分开的。还有更麻烦的,中午吃饭叫送饭,家里烧了饭,送去吃的,有女孩、男孩同一个家的,不能一起吃,要分开来吃。后来就改进了,可以一家一起吃。那时候男女同学根本是分开的。 人家一直说,我们那个时候,不论小学、中学,老师水平好得不得了。府城只有三所小学,这是刚刚开头新兴的,了不起了。小学读的课程是国、英、算,那时候小学要读七年,学日本制度,四年初小,三年高小。本来要七年毕业,我的成绩特别好,六年就给我毕业了。其实这样不好,因为许多功课是衔接的,少读了一年,就断掉了,进中学就不方便。 我离开小学就没有常州的家庭生活,到苏州了。我们家过年过节规模大得不得了,客人从早到晚来访。我母亲决定到苏州的原因之一就是家里穷了,常州的生活过不下去了。家里穷了还要顾着面子,这就活受罪。我记得我们家天天要送礼,专门有一个男工,一家一家送礼,这种生活不合理。所以,我母亲决心离开常州到苏州。 我小学毕业以后不久,就搬到苏州。在苏州起初是住自己的房子,我们在苏州有一所很大的房子,好几十间,但是破破烂烂的,后来就卖掉了。我们租人家房子住,租一进,几间房。 常州、苏州、上海很近,但是常州就落后,苏州思想进步一点,上海思想更进步,这个很明显。常州人说:"中学毕业很好了,用不着进大学了。"苏州人说:"中学不行,一定要大学毕业。"上海人说:"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一个地方差那么一点点,思想不一样。地理条件跟社会问题有密切联系。外国的新思想、新生活都是从上海传到苏州,再传到常州。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周有光百岁口述》其他试读目录

• 编辑推荐
• 序:余英时
• 常州青果巷
• 育志小学 [当前]
• 常州中学
• 五四运动
• 圣约翰大学
• 光华大学
• 拉丁化运动
• 妻子张允和
• "流水式"的恋爱
• "举杯齐眉"
• 四姐妹
• 连襟沈从文
• 留学日本
• 抗日战争
• 从上海到四川
• "左倾"幼稚病
• 美国生活
• 和爱因斯坦聊天
• 环游世界
• 美国归来
• 上海的变化
• 文字改革委员会
• 新陋室铭
• 昆曲研习社
• 宁夏五七干校
• "专家专家,专门在家"
• 重游欧美
• 家庭文化
• "周百科"
• 晚年所思
• 长寿之道
• <b>精彩连载结束,欲看全本,请购原书。</b>